沈方方(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属医院淮河医院 影像科 47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方法:择取于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的方式先后进行超声诊断与CT 诊断。结果:CT 诊断梗阻性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优于超声,p<0.05。
结论:CT 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率高,可以将梗阻性黄疸的发病原因以及具体梗阻的部位作有效地区分,CT 诊断梗阻性黄疸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病因;影像学检查;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0-01
对梗阻性黄疸进行临床的影像学检查是对梗阻部位进行判定以及对诱发原因进行判定的关键[1]。本研究主要探究梗阻性黄疸的病因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方式,内容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于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 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的方式不同对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先后进行超声诊断与CT 诊断。
基本资料:50 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年龄在41 岁~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3±3.33)岁,50 例研究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为27:23。
患者患有黄疸的时间为3 天至2 年,其平均患病时间为(1.01±0.03)年;患者的总胆红素为34.22μmol/L 至489.65μmol/L,其平均的总红胆素是(201.54±54.11)μmol/L。其中有16 例属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有9 例属于胆总管下段癌患者,有11 例属于胰头癌患者,有5 例属于胆总管狭窄患者,有6 例属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患者,另外3 例属于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入选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其临床症状均表现出腹部具有剧烈的疼痛感,有发热迹象同时排陶土便;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出其ALP 以及ALT 出现明显增高的情况[2];研究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患有精神疾病历史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诊断方法1.2.1 超声诊断:所有参与研究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进性B 型超声的诊断,再给予CT 诊断检查。其中B 型超声使用来自美国通用的Logiq9 超声机进行诊断,诊断前的10h 至12h 患者需要禁食;诊断时,患者选择平卧位或者是仰卧位,使用3MHz 至4MHz 的探头进行扫描。
1.2.2 CT 诊断:使用来自美国GE 公司的16 排螺旋CT 进行扫描诊断,扫描前患者禁食8h,口服造影剂后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如有需要可以服用泛影葡胺进行增强扫描[3]。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1.4 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将参与本次研究的50 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相关情况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 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χ2 检验;其中95%被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 值在0.05 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CT诊断结果与超声诊断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梗阻部位的准确率比较:CT 诊断的临床诊断患有梗阻性黄疸患者为45 例,其准确率是90.00%;超声诊断患有梗阻性黄疸患者为35 例,其准确率是7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值为6.250,p 值为0.012,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发病病因的准确率比较:CT 诊断检查的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胰头癌等诱发梗阻性黄疸的准确率相较于超声诊断检查的准确率要高,其中χ2值为9.890,p 值为0.002,差异显著,p<0.05。
3.讨论临床对梗阻性黄疸进行造影检查主要使用的方法有超声、逆行胆管造影以及CT 诊断等。其中逆行胆管造影存在着重复性差以及具有创伤性等缺点,适用范围不广。而超声则具有花费低、操作简单且快捷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对梗阻性黄疸进行诊断时其应用的范围较广[4]。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研水平与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研究认为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准确率与患者个体因素以及疾病发生的原因存在着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对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梗阻性黄疸诊断时,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而多层螺旋CT 在对梗阻性黄疸进行诊断时,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并且图像清晰,能够为梗阻性黄疸的恶性肿瘤诱因提供实质性的判定依据[5]。
本次研究中,CT 诊断的临床诊断患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准确率较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p<0.05;并且在对诱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探诊时,CT 的准确率明显要高于超声,p<0.05。本次研究说明CT 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较超声更高,并且,各种诱发梗阻性黄疸疾病的原因中,胆总管结石为首要诱因。
综上所述,CT 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率高,可以将梗阻性黄疸的发病原因以及具体梗阻的部位作有效地区分,CT 诊断梗阻性黄疸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杨辉.梗阻性黄疸的超声与CT 诊断的影像学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5-527.[2] 赖小伟.B 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7):554-556.[3] 张雷达,别平.外科梗阻性黄疸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选择[J].腹部外科,2013,26(1):12-13.[4] 靳国庆,刘玉霞,李勇池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的CT 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09-110,114.[5] 王树松,韩明宏,刘春林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90-91
论文作者:沈方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黄疸论文; 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准确率论文; 总管论文; 病因论文; 影像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