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与我国传统金融及其理论的革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传统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金融工程与金融工程学
严格说来,我国的金融和金融学基本上是传统的。我们对现代金融的发展知之不多,这在金融工程和金融工程学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在我们坚持走市场经济、开放经济之路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在金融方面要引进、消化吸收进而进行创新,使金融业成为现代产业的领航产业,使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以实现我国金融及其理论的革命,使金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于什么是金融工程和金融工程学,这首先要从“工程”谈起。简单地说,工程是运用科学知识使资源最佳地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或一项系统性工作。工程学则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运用到物质生产领域中去而形成的学科。金融工程是将本来意义上的工程从物质生产领域向服务贸易领域的一种延伸。这是符合工程的质的规定性的,因此,将那些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具有一个较复杂过程的现代金融活动用金融工程来概括是很合适的。综合现有有关文献,大致可以作出这样的界定:金融工程是新型金融产品(包括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和新型金融技术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是利用金融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对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金融工程学是关于金融创新产品或金融产品组合及其程序的设计、开发和运用,并对解决金融问题的创造性方法进行程式化的学科。由于是新事物,人们对它们的理论概括尚未完全统一,但这并不很重要,因为目前有所差异的诸多提法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它们是“金融”与“工程”的创造性的结合,前者包括金融工具元素(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和现代金融理论元素(如资产定价理论、资产负债组合理论、利率与汇率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等等),后者则涵盖了数理分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特别是系统工程等的综合运用。
金融工程的精髓在于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工程技术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进行创新与创造。金融创新,除了金融制度创新(这里不涉及),主要是指金融产品创新,主体是以“四期”——远期(forward)、 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和调期(swaps, 亦译为“互换”)为主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及抵押担保工具、零息债券等等。创造则不是很好把握,因为它与创新往往难以截然区分开。在金融工程中,创造通常是讲金融交易的方式方法。比如,金融工程师将已有的交易方式设计用于此前未曾运用此种方式进行交易的金融产品上来,这就是创造,像把实物商品的期货交易方式用于金融产品就很有代表性。当然,金融工程中的创造更主要的还是对现有金融工具和交易方法进行配组以达到特定目的。
以上基本上是就微观金融业务而言。国外关于金融工程的研究也基本上限于微观领域。其实金融的宏观管理也在工程化,也应该工程化。近十年来,在数学家和电子计算机专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大受金融界青睐的同时,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组织了数以千计的这类多学科的专家从事金融监管研究,出现了所谓“火箭科学家向华尔街的大规模转移”。这并非危言耸听。为加强金融监督管理,这些多学科专家曾经将美国星球大战项目中识别真假弹头的软件程序用于识别黑钱的流动,这是典型的金融工程。从事这样的创新与创造,需要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人才。90年代以来世界上金融工程业务发展很快,现代金融已得知识经济风气之先。我国应该早为之谋。
二、适应金融工程发展的需要革新我国的金融结构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们不可能在一篇短文中面面俱到加以阐述,这里仅就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两方面作粗线条的说明。
(一)金融业务。迄今为止,我国金融业务基本上还是银行的存、放、汇,以及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发行、兑付、交易,这都属于传统业务,且不说适应不了对外开放的形势,仅就国内而言,它也根本不能满足各经济主体对金融的要求。
1.公司金融。公司对金融的要求是尽量降低或避免风险,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单一的、传统的银行信贷自然无法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那么,我国目前的证券业务又如何呢?就多数情况而言,由于我们现在开展的证券业务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或单纯的买卖发行,缺乏系统工程意识和知识,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遗憾和教训。1996~1997年间,中外投资银行为两家利益有纠葛的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就是一个令知情者难以忘怀的案例对比。对比的一方是中国内地一家投资银行——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它为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燕啤集团”)服务,策划“包装”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啤股份”),发行A 股并上市;对比的另一方——香港百富勤公司和美国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它们为北京在香港的公司京泰集团策划拼装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在香港上市。上市倒是都成功了,但各自为集团公司带来的利益却有天壤之别。严格说来,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起到现代投资银行和金融工程师的作用,它为“燕啤集团”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单一的,除将“燕啤集团”中最精华最能带来利益的一块“包装”出去以外,并没有为其做任何增加利益或避免损失的系统性工作,“燕啤集团”在对原本属于它的、占集团绝大部分的优质资产失去控制权后,几乎成了一个空壳集团。相反,百富勤公司和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则真正发挥了金融工程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精心策划搞了一项很漂亮的金融工程:第一步,由京泰集团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北京企业投资公司(Beijing Enterprises Investements Limited);第二步,用这个空壳公司的49.63% 的股权同国内优质企业搞所谓“股权置换”,实际上大多是收购,其中用10%的股权给“燕啤集团”作为对其中外合资公司——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简称“燕啤有限”)的投资,占公司股份的80%(事实上这个所谓合资公司的资产全部是“燕啤集团”的,而且是“燕啤集团”用于啤酒的全部经营性资产);第三步,以北京企业投资公司49.63 %的股权置换来的资产为主包装成立北京控股公司(简称“北控”)在香港公募招股上市。这样一来,它用空壳公司不到一半的股权,控制了两家上市公司:通过拥有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80%的股权,轻而易举地得到A股发行后的“燕啤股份” 股权的54.28%(而“燕啤集团”让出“燕啤股份”股权的54.28%换来的不过是间接拥有“北控”股份的6.9%); 得到在香港上市的“北控”股权的69%。为清晰计,将以上所述图示如下:
由此可见,境外投资银行帮“北企投”(BEIL)搞的所谓“股权置换”其实就是收购,而且是最廉价的收购。与此相关,两家境外投资银行还策划了由“北控”占八成股权的“燕啤有限”与“燕啤集团”签署一系列利益天平完全倾向“北控”一方的协议,比如将“燕啤集团”拥有的“燕京”商标由“燕啤有限”独家使用30年;“燕啤集团”以每平方米每年4元的租金向“燕啤有限”提供工业用地30年; “燕啤集团”向“燕啤有限”承诺,从后者成立之日起,“燕啤集团”(包括集团下属公司及其代理人)30年内不同其竞争;等等。(注:参见胡舒立《“燕啤”权杖是怎样易位的》,《CAPITAL》,1997年12月号) 撇开其中政治干预因素不说,百富勤与摩根斯坦利策划运作的“北控”筹建上市过程,就是典型的金融工程。我们最缺乏或亟需发展的就是这一类金融业务。目前在我国,在衍生金融产品业务基本上禁止做的制度下,为企业提供金融工程服务主要就集中在这些方面。
2.居民理财。居民投资于金融资产,要求风险低、盈利多、流动性强,但现在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满足居民要求上差距更大。比如某一居民想通过银行将他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行员只能向他提供“活期”或“死期”存款,偶而也有推销大额可转让存单(CDs)的,仅此而已。 总之,迄今为止,传统的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单一,以至居民投资渠道、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收益不高。即使是新近推出的某些品种,如附息债券,这种理论上存在的复利的好处,似乎比清一色的不计复利的银行存款或债券对居民要有利一些,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居民事实上很难享受得到,因为很多居民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在到期日的当天就取出利息并能立即用于合适的再投资。从帮助居民理财满足居民要求来看,金融工程也提到议程上来了,因为同样是这笔钱,怎么用,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或产品组合最好,需要有人根据居民的风险/收益偏好替他策划,当然现在开拓这类业务有一定困难,既缺乏制度安排,从总体上说也缺乏能从事此类创造性工作的人才。比较省事的办法,就是从具体国情出发,有选择地逐步引进(或借鉴)国外一些较成熟的金融工程业务,由专业人员帮助居民理财或做储蓄一投资设计。比如上面提到的居民得不到附息债券的复利好处问题,金融机构通过使附息国债转换为零息债券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3.政府投融资。至于政府的投融资,虽然较以上两方面简单一些,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政府筹资,尽管都是利用发行债券的形式,也有一个如何降低成本的问题,像我们这样几十年一贯制的简单品种,而且利率搞得比银行存款还高,能达到目的吗?
(二)金融机构。业务的变化自然涉及机构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国外有一种说法:“商业银行是20世纪的恐龙”,这当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是,如果我们的商业银行在即将来临的世纪里仍然只是存、放、汇那一套,那它的前途的确堪忧。我想,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在新世纪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扬弃现在这种分业经营模式,一定要以利用金融工程为企业与居民服务作为新的增长点,在行内设立金融工程部恐怕也是大势所趋。与商业银行不同,投资银行与金融工程有着某种血缘关系。从国外的金融发展看,从现代投资银行从事的主要业务来看,投资银行完全可以叫做“金融工程公司”。我认为,投资银行将在21世纪成为主导型金融机构而领风骚。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具备这种功能的投资银行。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中外投资银行在为企业服务方面的差距,大体上可以说明这一点,尽管这种对比的代表性似乎存在着不无可进一步探讨之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证券公司应该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加抓紧金融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在制度和政策环境具备时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
金融工程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某类金融业务,其实质是要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来武装我们,引导我们学到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理论和金融科学技术,掌握提高资金资源配置和资本经营效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新技术、新方法,从而创造出强大的智慧型资本力量,将我国的金融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业务运作提高到适应时代要求的水平。只要我们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我国就能逐步形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金融结构。知识经济在金融领域的标志就是金融工程,对于金融业来说,21世纪将是金融工程的世纪。我们要准备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创造新世纪的辉煌。
三、 我们应研究和引进金融工程对现有金融理论进行革命性改造
大家知道,在我国,迄今为止,在金融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上还是传统的《货币银行学》。而且在我们现在的货币银行学中,讲的还是几十年前传统的货币信用理论,主体是存(存款)、放(货款)、汇(汇兑、结算),再加一点金融市场(相当于西方早期的证券发行与交易)和国际金融知识。但是,在当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金融机构种类繁多,这决非《货币银行学》所涵盖得了、统率得了的。因此,理论难以指导实践。直到1997年,《金融学》才取代《货币银行学》而成为应用经济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对于“金融”、“金融学”应涵盖的内容,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87年英文原版,1992年中文版)第二卷中,对金融(FINANCE )有大约3万字的概说, 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不是研究实物经济中所发生的问题,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营运、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并在“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和“整体是部分的总和——公司融资”这四个标题下对金融的主要内容作了具体说明。其中,在“替代与套利”部分,就较详细地给出了作为主要贡献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一索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这应该对我们有革命性的启迪,因为在这里,金融工程已呼之欲出了。特别是自公式提出以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金融工程和金融工程学在西方蓬勃发展,其对经济的影响远非他物可比,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从研究金融工程问题切入,发展我们的金融理论,加强金融学科建设,革新我们的《金融学》(或《金融经济学》),它至少要有辞典提到的四项内容,还要有金融工程方面的内容,以及新建《金融工程学》,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金融理论。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到金融学中的数学运用问题。按照传统的科学分类,金融学属于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一支。金融学是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它天然离不开数学。但我们在金融中运用的数学,基本上停留在利用加、减、乘、除去处理存、贷、汇、兑,最复杂的也不过是普通函数、指数,全都属于初等数学。而国外差不多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成功地应用了高等数学——如果我们从国际公认的哈里·马柯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算起。更何况现代金融学已不是简单地运用数学工具。我们知道,本世纪70年代发生了导致金融理论与实践革命性变化或发展的两大事件——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者使国际通胀加剧而使利率风险大大增加,后者导致汇率浮动使经济交往中蕴含着巨大的汇率风险,为了避免利率特别是汇率风险,在金融创新中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出现了。当然,在金融中,任何时候都不是单打一的防止和避免风险,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也是内在要求。要兼顾这三大目的,就需要综合运用金融学、数学以及工程技术知识对金融产品(包括基础性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进行系统性或组合性设计、开发和实施,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金融工程。因此我们认为,没有数学在金融中的成功运用,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金融科学。我们必须以金融工程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姻对原有的金融理论进行革命性改造,才能实现金融科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