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影响论文_孙洁

(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淮安 211799)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7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7例实施综合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误吸发生率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缩短吞咽功能恢复时间。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卒中;误吸;吞咽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68-02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食物、口咽部分泌物或胃食管返流物进入声门以下的气管、支气管或肺内。资料显示,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达20%~78%,极易发生误吸事件[1]。一旦发生误吸,可致患者发生呛咳症状,诱发吸入性肺炎,重者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是脑卒中患者最严重、最危险的症状,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猝死原因。因此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对于促进患者整体康复、保证医疗安全与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2016年起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误吸事件,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6±11.9)岁,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性脑卒中28例;47例实施综合护理作为观察组,男32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3±12.4)岁,出血性脑卒中18例,缺血性脑卒中29例。上述患者均经CT、MRI等确诊脑卒中;排除昏迷、存在食管胃手术、COPD、胃食管反流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构成、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降压、营养脑细胞、脱水等规范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对病情与吞咽功能进行详细、全面地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吞咽功能评估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该试验将吞咽功能分为1~5级,1~2级患者饮水无呛咳症状,可以经口进食,3~5级患者饮水存在呛咳症状,予以鼻胃管进食。(2)认知教育[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误吸认知宣教,宣教内容包括误吸的原因、发展过程、危害及对病情的影响、防范与处理方法等,使其重视误吸症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预防误吸,如配合鼻饲营养、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等。(3)经口进食患者[3]:依据患者吞咽情况选择合适食物品种,如吞咽安全患者可选择进食糖浆样粘稠度食物,出现吞咽不安全征象时进食布丁状粘稠度食物;避免进食高危险度食物,如菠菜、芹菜、豌豆、没有混合完全的稀饭、干果以及含皮食物等。进食时端坐位或30~60°半坐卧位,头稍前屈或向健侧倾斜30°;缓慢进食,每次摄食入口量不超过20ml,食物放在舌中后部用匙背轻压舌部,促进吞咽反射;出现气促、呛咳等症状时立即停止进食;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坐卧位10~20分钟,30分钟内勿进行翻身、吸痰等操作[4]。(4)鼻饲护理:鼻饲管插入深度55~65cm,固定牢固;鼻饲前进行口腔护理,床头抬高30~35°,注入营养液前先注入20ml温开水冲洗后再注入营养液;营养液温度38~41℃,鼻饲量150~200ml,3~4ml/口,每日5~6次。进食后30分钟内勿进行翻身、吸痰等操作。(5)误吸处理:患者痰量过多、呛咳时,将床头放低,取侧卧体位,自下向上叩击背部,指导其用力咳嗽排出异物;处理效果不佳、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窒息时及时采用痰器吸出痰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出现呛咳或吸痰操作时可因紧张、恐惧等而出现呼吸急促,加重症状与病情,因此对此类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6)吞咽康复训练:如采用冷冻的湿棉签反复刺激患者咽后壁、舌根,舌向前、左、右方向反复伸展训练,闭锁声门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误吸发生率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误吸判断:在吞咽、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出现呛咳、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3%、发绀、窒息等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时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3.讨论

脑卒中患者误吸与以下因素相关[5]:(1)病史与卒中部位:癫痫、痴呆、重症肌无力、COPD等患者误吸发生率高;大脑皮质、脑干、小脑、延髓部位损伤吞咽障碍与误吸发生率高。(2)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增加11倍,同时因吞咽困难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与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增加误吸发生率。(3)年龄:年龄增大,咀嚼、唾液分泌、咽喉部感觉减退,吞咽协调功能下降,吞咽反射减弱,加之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高,故误吸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进食方式与体位:长期卧床、仰卧位进食均增加误吸发生。(5)其他因素:机械通气、鼻饲方式、食物粘稠度等。由此可见,脑卒中误吸发生影响因素较多,仅从单一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本组患者依据误吸发生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误吸发生率为10.64%,明显低于对照组29.79%(P<0.05),且吞咽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同样邹宇鹏[6]研究显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为7.5%,低于常规护理组25.0%(P<0.05);吞咽功能恢复时间为(10.52±3.88)d,低于对照组(16.58±4.17)d(P<0.05),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浦苏颖,王慧,郑徽,等.品管圈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误吸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3):349-352.

[2]梁赋,胡少敏,黄达,等.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营养改善的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8):742-745.

[3]王晓娟,常红,姚辉,等.经口摄食管理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 (7):486-489.

[4]张岚.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10):121-123.

[5]陈良清,张钦缔, 潘速跃,等.脑卒中患者预防误吸的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27-30.

[6]邹宇鹏.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效果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19-20.

论文作者:孙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影响论文_孙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