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杨龙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杨龙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各类工程建筑主要使用的技术之一,企业与技术研究人员纷纷加大了技术研发的力度。随着技术的开发,这项技术运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城市内的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工程等,都得到了好的应用效果,也让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引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1水利水电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1分缝分块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诸多项目中,大坝的建设需要历时多个阶段,这其中体现到多种混凝土施工技术,如分缝分块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的速度加快,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加快施工的效率。具体而言,这种技术指的是混凝土浇灌中需结合施工时的钢筋结构方向进行,需要保持一致的高度及方向,并且错缝浇灌的优处在于所浇筑的水泥块过小,无需考虑浇注温度,将水量控制在理想状态即可。另外,通仓分块浇筑亦属于一种浇筑方法,在长度长且面积大的水坝建筑中应用广泛,这种浇筑施工使用机械设备的概率极高,且整体施工速度快,受外界影响轻。总体而言,分缝分块浇筑不仅能使施工时间缩短,还能加快工作效率,并且在控制好混凝土比例的前提下,能使施工任务尽快完成。

1.2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建设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若其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体工程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包括后期投入使用。开敞式与涵洞式是建设水闸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应用在场地空旷宽敞的建设中,后者则常用于较为狭窄的山间,如此不仅能使空间得到节省,还可使工程建筑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浇筑水闸底板时,混凝土需铺设在最底层,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持,还可避免建筑下沉;另外,浇筑混凝土时需提高控制力度,尤其是底板面积,若水闸底板面积大,需提高混凝土总体强度,使底基坚固性得到保证。

1.3接缝灌浆技术

接缝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属于隐蔽性工作,其对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均较高,并且在施工时,工作人员需严格遵照接缝顺序进行。如先对横向接缝灌浆,其后再对纵向接缝灌浆,如此方可使施工后水坝完整性得到保持。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

2.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由于施工过程混凝土会产生大量水化热,因此,在选用原材料时,应尽可能选用水化热程度低的水泥材料。与此同时,还应控制好混凝土施工使用材料的配比,即根据工程结构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有效控制。具体而言,为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问题,应对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运用,以强化混凝土的质量效果。对于混凝土搅拌作业,应对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否则,搅拌时间过长或是过短,均会对混凝土结构作用的整体性造成影响。此外,在实际运用混凝土前,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即达到预期性能质量标准后才可运用于施工现场环境。

2.2混凝土封面的浇筑处理技术

要控制好基岩面处理与新浇混凝土缝面处理操作质量。在基岩面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部位要采用人工作业方式来进行缝面清理,即利用撬棍将基岩上发生松动的石块撬除;利用锤子将尖角石块凿除,以避免结构内部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该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当开挖完成后,揭露的地质条件,并未得到设计使用要求,因此,施工技术人员要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处理。此外,在回填区域浇筑混凝土浇筑部位时,技术管理人员应按照碎石垫层强度与厚度的设计要求,来提高碎石垫层表面的平整度。在处理完混凝土缝面后,要利用清水进行冲洗,以保护缝面不受焊渣与油渍等污染物的影响。而新浇混凝土缝面的施工处理技术,则要针对浇筑部位继续浇筑混凝土与施工部位的差异,采用冲毛方式来进行处理控制。通常情况下,要在收仓后的24~36h以内,来进行冲毛,以将压力控制在30~50MPa。值得注意的是,冲毛施工操作,要控制好仓面周边与钢筋密集区的冲毛质量,以避免漏冲与过冲现象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

为提高大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应采用分块施工方法来提高建设效率。具体来说,为控制碾压混凝土作业的效果,施工人员需从材料设备的运输工作角度入手,即在使用自卸卡车设备前,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清洗。对于混凝土碾压铺筑面积与强度的需求,应与铺筑层的间歇时间进行适应性分析。此外,碾压混凝土的作业,还应采用大仓面与薄层连续铺筑的方式,来提高施工控制的合理性。这里铺筑作业方法,应采用最具效用的平层通仓法与斜层平推法进行铺筑。具体的施工控制工作开展,应将铺筑层以固定方向对铺筑进行逐条作业,以保证平仓方向与坝轴线的平行控制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浇筑前,应在模板周边测量出各层的压实线,以将每层的施工控制在30cm左右。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碾压施工质量,需通过保证自加水拌和与摊铺作业在2h内完成,来进行优化控制。对于振动碾压的频率、激振力与振动频率,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结合,以满足碾压混凝土碾压施工的工艺参数要求。

2.4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对于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中发现的混凝土密实度未达到工程建设预期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解决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类型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控制工作的目标应为,是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至周边环境气温,以缩小养护措施运用的温差环境,进而控制温度应力的影响。实际养护操作,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以降低结构表面的收缩程度,进而防止龟裂现象发生。此外,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控制时,因块体内外温度差异,导致强度不一致的问题,会造成表面开裂。因此,养护人员应尽可能晚的拆除模板,并在拆除作业完成后立即覆盖或是回填,以避免其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

3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水平的措施

3.1注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严格的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施工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每项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设计

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设计是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水平的重要举措,只有合理的设计水利水电施工,才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强化施工设计主要是确保各个施工步骤不存在矛盾与冲突,确保施工流程顺畅。

2.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平与素质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束语:水利工程质量关系水利建设成效、水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体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质量监督工作责任重大,凉州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落实质量监督责任,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监督能力水平,提高质量监督效能,推动全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肖,伊长周.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12.

[2]任洪梅.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实践微探[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202.

[3]王红宾,慕建刚.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135+137.

[4]杨旭东,安曼.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6(12):54-55.

[5]李福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应用解析[J].低碳世界,2015(34):73-74.

[6]阮林峰.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5(22):134.

论文作者:杨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杨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