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论文_邹延君

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论文_邹延君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市 163714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在修复满意率、不良反应率、总体效率、治疗效果等方面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成型技术能够提高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患者修复后牙列间歇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快速成型技术;口腔健康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applied in prosthodontics. Methods:8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April 2017 to accept the oral rehabilitation,the computer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as control group,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Prosthodontics;another group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for oral cavity repair by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repair. 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adverse reaction rate,overall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al cavity repai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oral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restoration of posterior column intermittent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dental repair;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oral health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口腔健康,也开始重视口腔牙齿与面容的协调。但是,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间隙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修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患者修复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为了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了快速成型技术和常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接收口腔修复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80例患者均存在口腔疾病(包括颌面损伤、颞下颌关节症、牙周病、牙列缺失、牙列缺损、牙体损伤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8~81岁,平均(48±5.5)岁。对照组患者当中有21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年龄39~85岁,平均(47±5.3)岁。两组患者对其修复方案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血压、体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口腔修复患者要接受医疗人员对其口腔的扫描,通过CT检查患者的颌面部,来采集患者的口腔修复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模型重建,通过分层处理建立三维模型,产生加工路径。然后采用分层处理方法修剪其轮廓,在计算机控制下一层一层地堆积材料,最终得到原型产品。其后,医护人员还要再对产品进行打磨、抛光和繁杂的二次固化,进一步提高其强度。最后患者要定期复诊,根据患者的使用感受进行调整和修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口腔修复患者修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总体效率观察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总体有效率和患者对修复结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修复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效修复39例患者(占97.5%),37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比较满意,修复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有效修复32例(占80.0%),效果满意者30例,修复的满意率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修复后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占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主要目的是使基牙处于平衡的状态,患者在通过进行口腔修复过程中局部义齿必须要处于平行状态。部分口腔修复患者的基牙倾斜程度比较严重,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的修复。此时若使用常规的修复方法完全由手工操作,而因为传统成型技术的各个环节都由人工操作,过程中都很可能受到人为因素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会影响模型的精确度,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若是误差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到修复体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戴用的舒适度和修复体与口腔的平衡状态,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快速成型技术具有快速、灵活以及适合任何形状、高度柔韧性、高度集成化等优点。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只要通过使用X线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拍摄分析患者具体的口腔疾病,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快速成型尺寸及模型。然后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模型重建,通过分层处理建立三维模型,产生加工路径。然后采用分层处理方法修剪其轮廓,在计算机控制下一层一层地堆积材料,可以方便、直接的将精准的产品、模型制造出来。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修复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修复率97.5%,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修复率80.0%。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修复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效果满意率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结果显示,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常规成型技术少。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患者修复后牙列间歇的满意程度较高,且患者修复后不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巧玲,袁家侃.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上海口腔医学,2017,26(03):343-345.

[2]丁斌. 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制作口腔修复体矫正口腔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01-103.

[3]万英明,许宁. 快速成型技术和常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3):270-271.

论文作者:邹延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论文_邹延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