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世纪之交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但全球化至今仍是一个边界难以界定的多元概念,各种认识,甚至包括基本的概念和原则都分歧纷呈,难以弥合。例如:全球化的起始时期,西德人西奥·佐梅认为人类在原始时代走出深山密林的洞穴,全球化就开始了。但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应从资本主义形成和开始扩张,即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起算。还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944年,但近10几年才被人们注意并广泛接受。据此,认为全球化应形成于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80年代中期以后。对全球化起始时间的分歧,实际上是对全球化的本质认识不同的反映,前两种说法没有解释为什么20世纪的今天全球突然关注全球化,而第三种说法则忽略了全球化的制度背景和历史渊源。
对全球化概念的内涵,不同人士的理解差距很大。有的说,全球化指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不断密切,世界各国人民逐渐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过程。有的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世界的扩散,所以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甚至美国化。还有的学者具体列出了全球化内容,例如,由多国学者组成的里斯本小组认为:全球化包括/方面内容,即金融与资本占有的全球化、市场与市场战略的全球化、技术和与其相联系的科研与发展以及知识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以及文化生活的全球化、调控能力与政治控制的全球化、世界政治统一的全球化和观察与意识的全球化。几乎包括了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对而言,经济全球化争议较小,但也只能大体定义为: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受到密切注意,主要是由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三个现象促成的:
一是跨国金融交易急剧增长。1980年全球资本交易量仅为5万亿美元,1992年急剧上升到35万亿美元,预计2000年有可能达到80万亿美元以上。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国际投资公司的最新估计,截至1999年底,全球48个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的市场资本总额达31.7万亿美元,首次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且超过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总值。国际投资也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几乎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高一个数量级。
二是全球贸易量迅速增长。1990~1999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但同期全球贸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却达到6%。联合国预计2000年全球贸易将增长8%,继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3.5%)。此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已达到了20%。
三是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在全球展开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其他活动的发展,超过了世界GDP及贸易的增长速度,其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出口速度。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改写了全球联系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历史。
(三)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全球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一是世界政治环境急剧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冷战结束后,缓和的国际关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促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效仿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原苏联解体后,前苏东国家和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上了改革经济体制的道路。这些变革促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市场化趋势,创造了经济全球化必需的体制前提。
二是科学技术突破性的进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和动力。80~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1990~1997年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通讯成本下降得更多,按1996年美元计算,纽约至伦敦3分钟的长途电话费,由1930年的330美元下降到今天的1美元。廉价便捷的通讯和交通使全球生产布局和管理成为可能。
三是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为全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年的滞胀导致凯恩斯主义被否定,西方各国相继采取了以自由化、私有化、放弃经济管制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以关税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国际平均关税水平在40%左右,乌拉圭回合后,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下降到4%左右,发展中国家下降到14%左右。这就大幅降低了跨国贸易的成本。而政府干预的减弱和控制的放松,则有力地促进了资本的全球流动。
四是跨国企业作为全球化的行为主体,直接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1998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达到了6万多家,创造的GDP占世界的40%,贸易占世界60%,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90%。跨国公司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推动了投资和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形成了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
(四)对全球化的态度
世界是以复杂的心情对待全球化的,各国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西方国家的全球化反对者认为,全球化导致了国内失业增加、工资下降、收入不平等,加剧了世界环境的破坏。1999年的西雅图世贸大会,2000年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大会都受到了大批示威者的抗议,参加示威的有人权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各种工会等等。在发展中国家,支持的意见认为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得到技术和资金,接触新的思想和发展模式,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和技术现代化。而反对的意见则认为全球化实际是“全球化陷阱”,是“跨国资本积累的现代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运作形式,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收益最大的仍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并不会从全球化中得到应得的利益。”(2000年1月,第二次经济学家全球化国际讨论会)
对经济全球化,我国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例如,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美国是始作俑者和主导者,并始终操纵全球化进程,是美国实现霸权的一种工具,因此,应该采取揭露、反对和斗争的态度为主。但主流的意见是,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中性的,因此,主张以顺应和利用为主。
(五)几点看法
1.全球化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但对世界造成巨大影响,并引起全球的关注则是8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才呈加速之势的。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而其他现象和结果则是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或副产品。因此认识全球化,首先要了解经济全球化,但其他全球化现象都会对世界和我国发展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
2.全球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原因,是世界科技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必然性。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说美国等西方国家炮制和操纵全球化,证据似嫌不足。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加紧形成自己的全球优势,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则是言之有据,是可信的,也是必须要警惕的。
3.世界各国对全球化的高度关注,说明了这一现象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对全球化不能漠然待之。各类专家和各种政治势力认识和态度的巨大分歧,说明了全球化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视之,不能轻易地用“好”或“坏”加以肯定或否定,也不能简单地选择“反对”或“支持”态度。
二、世纪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的挑战不仅仅是对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全人类的,差别只是不同国家受冲击的程度不同,造成的影响不同而已。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在经济领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首先,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按照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国际交换可以促进按照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其次,全球化促使各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例如国际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的有效结合。第三,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联合国工发组织估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其中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将占有19.2%。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从1960年占劳动者总数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第四,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竞争,推动世界性的企业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促使企业突出核心业务、组成战略联盟、加大R&D投入和改革管理,以增强竞争力。无疑,这些活动都有力地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区域化,加速两极化
区域化是一个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现象。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推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区域、次区域集团化组织已达110个以上,其中有1/3是在1990~1994年间建立的,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三大区域性贸易联盟。今年全球区域内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50%。区域化可以说是小范围的“全球化”或阶段性的全球化,它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是随着区域性组织的壮大和差别的缩小,走向更大范围的全球化。
全球化确实使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了,但分配却更不公平了。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西方利用全球化对全世界进行了“有组织的剥削”。全球化所引起的两极分化既表现在国家之间,也表现在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至目前的60多倍,贫困国家的债务已超过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0%。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国家10年前是36个,5年前是42个,现在增至48个。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以美国为例,1980~1996年,最富有的5%左右的人群实际收入增长了58%,而最贫困的60%左右的人群实际收入仅增长了不到4%。两极分化对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稳定都是严峻的挑战,这是世界上一些学者和团体反对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全球化影响的不对等性
全球化对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影响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总体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样也感受到压力。1994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会议)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导言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它宣称:“现代技术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传播对高工资国家有反工业化的作用:资本流入第三世界,而这些国家低成本生产者以低廉的制成品洪水般地涌入世界市场。这种趋势将逼迫高工资国家未来只有在降低工资与增加失业之间做出选择。”这就是发达国家一些工会反对全球化的原因。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复杂的多。全球化固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中孕育和发展的,面对西方国家全面的压倒性的优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和极大的不确定性。最近联合国有一个报告称:“全球一体化造成60个国家经济比过去倒退。”(《北京青年报》,2000年4月16日第10版)但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地位相差很大,粗略地可分为三类:少数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和发展比较快的国际具备了较强的工业基础,已经积极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并成为受益者。多数低收入和中下收入国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全球化进程,正通过经济改革扩大开放,争取趋利避害。还有相当数量的最不发达国家至今仍被排斥在世界发展的主流之外。
(四)增大全球经济风险
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因其在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面临的风险更大。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目前,24小时电子化交易的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国际市场上每天投入交易的1~2万亿美元的资金,80%都被用作短期套利,随时准备流向地球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之处,但世界对这种明显过度的自由化状态和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世界银行副行长桑兹卓姆就直接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称为“第一次全球化危机”。市场自由竞争失控带来的危险,远的有30年代的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近的有亚洲金融危机,都是人类永志难忘的惨痛教训。投机大王索罗斯也呼吁要建立金融秩序,以遏制金融市场失控的危险势头。德国学者格拉德建议征收“托宾税”,以降低资本的流动速度,减少外汇投机活动。
跨国公司的急剧膨胀也使不少学者担心:出现了一个“独立于议会和政府的强大的权利集团”,这样一个缺乏制约的力量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危险”。据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3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销售额将会达到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目前,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是在3000家跨国公司中进行的。全球最大的20家电脑企业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的计算机市场,10大跨国化学公司、10大跨国半导体公司和20大跨国汽车公司,垄断了90%以上的世界市场。
(五)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经济全球化存在着一个发展的极限——形成一个全球所有国家参与的一元化的世界经济。但事实上,目前要达到真正理论意义上的全球化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从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看,目前主要是北美、西欧与日本、东南亚这个三角地带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仍然被遗忘在全球化进程之外。从全球化的内容看,真正可称得上全球化的目前还只有金融和信息市场,生产、商品要达到全球流动还有不少的距离,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几乎没有大的进展。从参与全球化的企业看,目前主要是西方跨国公司,大量的中小企业参与程度还不高。从对全球化的认识看,各个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和期望相差甚远,要弥合这些差距,需要克服的不仅是利益冲突、制度规则缺陷以及技术手段的欠缺,更艰巨的是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的南辕北辙。因此,可以断定,全球化的真正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谈论的全球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六)几点结论
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中,现在评价它的影响也许为时尚早。但从已有的现象观察可以知道:
1.全球化有着全面的、深刻的内涵。不仅将世界从过去的贸易市场一体化带入了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从而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组织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急剧变化,而且影响人类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说,经济全球化表明了人类社会正走向新的社会经济体制,其意义不亚于当年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工业革命。还有人已直接把经济全球化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显然,仅仅关注经济现象是不够的。
2.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的弱化。世界超越国界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资本、技术、信息、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全球领域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激化了竞争,从而给国际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全球化使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提高。因此,很少有国家实际采取拒绝全球化的态度。
3.毕竟人类在“国界”的后面生活了几千年,人类已经习惯于按照“国界”组织生产,安排生活,习惯于在“国界”的保护下跨国交往。因此,“国界”的迅速“消失”必将给人类带来心理上和实际上的挑战和不安。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推动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的机制,在越来越宽广的领域里以平等身份进入世界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全球化又是强者的全球化”。既缺乏公认的平等规则,也缺乏认同的裁判和准则,参加“游戏”的又是不对称的选手,这样的“游戏”必然会带来先天的弊端和风险。
4.“把经济全球化看作世界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或看作导致差距和不平衡的罪恶之源,都不是客观的。”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被全球化强制地推进了全球竞争之中,难以逃避被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给每个国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和政策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却大相庭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大。
5.经济全球化还在继续发展,命运注定我们将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更加市场化的世界中生存发展。不断增大的对外开放程度,将会带来与内部制度、观念越来越大的冲突和摩擦,各国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表现为制度和体制的竞争。如何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同时,改革不适宜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全球化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走向开放——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
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21世纪论坛”,其主题就是“经济全球化:亚洲与中国”。朱总理在讲话中宣布:“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全球化进程。”这就是中国政府对待全球化的明确态度。我国选择了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姿态,是由这样一些因素决定的。
(一)走向开放——历史的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在20年里扩大了约16倍,从开放初期的占世界第32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9位,贸易依存度从1978年的10%增加到1999年的36%。1978年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几乎是零,20年来,中国所吸收的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三,仅低于美国和英国,相当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开放,进一步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开放,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其次,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考虑发展空间的新阶段。短缺经济的结束和传统产业普遍过剩的出现,使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还将延续到21世纪30年代以后,由此形成的对就业、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把整个地球整合成了一个“地球村”,我国只有顺应这一潮流,突破国界的局限,把视野和目标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建立一个在全球化环境中同样能够取得成功的经济体系,才能确保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远持续的发展。
(二)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地位是不相等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应该说中国在全球化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首先,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中国不仅国土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而且经济实力在过去的20年里迅速增长。绝大多数中外专家都相信,中国在今后20年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将从1992年的1%上升到2020年的4%,按购买力平价,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将从4%上升到8%。”
其次,2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不仅是世界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积极的一员,未来也仍可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将会增加到1992年的3倍(达到10%)以上,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12%)。”
第三,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经过50年的建设,中国建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在轻工、纺织、家电、重化工等加工业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今后,依据巨大的本土市场,在劳动密集和中间技术制造业,以及部分高技术产业中,中国仍将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全球化有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从总体讲,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实力弱,不掌握技术和战略竞争的主导权,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产业规模和结构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总的态势是要被动接受国际分工的安排。二是我国还缺乏市场机制运作所必需的基础制度、能力和经验。全球化的制度基础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锻炼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制度、行为范式、经验和组织体系。中国要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三是我国只能接受和遵循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和标准,在一个时期内还缺乏规则制定修改的主导权。现有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更多地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则很少考虑,世界围绕争夺制定规则主导权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
(三)直面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世界
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全球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可能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锁定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程,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化将使我国更直接的面对国际竞争,在2000年6月“21世纪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论说:“中国企业家即将面对的全球化竞争,其残酷程度将是空前的。”而我们各方面的准备还嫌不够充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成为拥有一个国际市场、一个国际品牌和一个国际采购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公司”。
四、迎接挑战——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全球化与“入世”
经过了13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我国“入世”在即。中国“入世”谈判的承诺主要是两条,一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二是开放市场。这些承诺具体地规定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骤和路径,敲定了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表。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将迫使中国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必须强制性地向国际惯例靠拢,从而从制度层次上加快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入世”使中国走上了全球化的不归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承诺都有确切的时刻表,与中国具体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无关,就是说,时间表是刚性的。例如,根据中美谈判的结果,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将在2005年降到9.44%。其中,汽车2006年7月1日降到25%,大多数信息技术产品由现行的平均关税税率13%降到2003年零关税,化工品现行平均关税为10.57%,到2008年将降到7%。这正是“入世”所带来的紧迫感之所在,从这一角度讲,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首先是通过“入世”具体体现的。
(二)跨国公司与民族工业
“入世”使跨国公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工业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序列的国际分工构架的形成,按照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位置,各个国家被区分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国——最重要的主机生产国——生产和加工装配国——原材料、人力供给国——市场销售国。世界性的产业重构和企业重组,就是这样从按地域和国家发展到了以全球为目标。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由全球化获利的多寡由其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地位决定。因此,弱势国家很难在高层次的产业序列中同强势国家争高下,只能被迫在较低的层次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可能要长时间地忍受这种国际分工的安排。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位置是什么?在这个分工体系中,中国可能的最有利的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根据中国的比较优势,各个产业,各种产品,各个企业难以避免地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带来了资金、现代管理经验、管理观念和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样要正视跨国公司挤占中国市场,对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到1997年,国内轿车制造业的100%、软饮料制造业的99%、胶片制造业的99%都有跨国公司的投资。方便食品和肥皂、洗衣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7.7%和89%。一些行业、企业在与“洋”企业竞争中失利的报道,引致了“民族工业”这个老概念的复活。
“民族工业(企业)”近几年在媒体出现的频率日趋增多,但它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规范概念,也不是市场经济通用的概念,从媒体登载的文章看似乎也没有一致认同的界定,一般中外辞典和经济学书籍中,都难以找到这一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只有词条“民族资本(national bourgeoisie capital)”。其解释如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商合办企业相区别。稍后的文献中,它们又常被称为民族工业,以区别于买办性企业。民族资本一词应用稍晚,大体是相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官僚资本而言,而非相对于外国资本而言;但民族资产阶级一词早见于重要文献,该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即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还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来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显然,这是一个产于中国本土,且早已成为历史的概念。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民族工业(企业)”显然不是这个意义,其实质,一是指产业或企业的“所有权”,即“国籍”问题,二是指非中国籍企业对中国长远发展和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生产全球化时代,界定企业的“国籍”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着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但国籍的作用却会变得不那么重要,除了在公司组建与法人资格方面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则这一正式角色外,运用公司国籍作为公司划分依据的做法将会越来越少。”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概念的内涵更模糊。到中国投资的外商中相当部分是港澳台同胞,按理也应归为“民族工业”,但他们与大陆的“民族工业”又不一样,划作同类显然欠妥。目前,有学者建议划分“民族工业”的标准,应按股权比例、经营决策权、技术控制权和产品增值比例等四项加以界定,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有困难。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类产业、企业受跨国公司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对引入跨国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差别很大,各类产业和企业的世界竞争力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差别也很大,很难用“民族工业”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跨国公司把技术和创新活动引入东道国,对东道国企业提高生产率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即它能否掌握引进的技术并使之适应当地的条件。
(三)“全球化”与“全国化”
全球化的前提是国内和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和区域内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才能提高竞争力,也才能以最有利的态势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在论述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关系时写道:“国内竞争促进了创新与技术传播,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很大的情况下。”“最近对6个欧洲国家、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和美国成功的工业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国内竞争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Porter,1990年)。在日本,几乎所有跻身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部门都有许多国内竞争者。”“一些阻挠内部竞争的障碍——用发放执照来限制进入市场的规定,定价政策,有关破产和劳工法的规定,加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往往使企业不愿进行技术革新。”在实践中,我国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都同时存在着,但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我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有形成,行政分割仍然是资产重组、企业并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障碍。许多产业和企业不要说“全国化”,有的连“地方化”、“部门化”都难以做到,要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国内区域间的相互开放,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形成“全国化”的环境和条件。
(四)开放与保护
世界银行在它的发展报告中这样描述贸易保护情况:“在工业革命前的若干个世纪,有些国家就已懂得保护国内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业国的平均关税降低到6%以下,但是从60年代起,采用其他保护性措施,如配额、补贴、资源出口限制以及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已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1966~1986年间,进口中受所有非关税措施影响的份额,美国增加20%以上,日本增加将近40%,欧洲共同体增加160%”。“在1980~1985年间,美国对农业的补贴增加了80%,加拿大增加了60%,日本增加了21%,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共同体和美国提出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案件数目则增加一倍以上。”对此,世界银行不无忧虑地指出:“工业国在过去30年里增加使用这些措施的情况,为发展中国家采取报复性行动和以立法形式制定类似措施提供了令人不安的先例。”这些话说明了两点,一是开放和保护从来就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二是随着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的变化,保护的手段和程度是变化的。最近,30名美国参议员写信给美国电信管理部门,反对德国电信公司收购斯普林特公司,理由是德国电信公司属国家控股公司,所以这一交易“违反”美国法律,并“威胁”美国安全(新华社,2000年7月3日电)。看来,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保护,而在于怎样利用各种规则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中国却缺少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并不是国门大开,不加设防。随着“入世”,改变了的是“游戏”的规则和裁判。因此,随着传统保护手段效能的急剧降低,必须代之以其他符合规则的措施和手段,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当然,最有效的“保护”是帮助和督促企业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毕竟,今日世界仍然是强者纵横的天下。
(五)全球化与新经济
“新经济”是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一个现象。美国《商业周刊》曾载文称:“美国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新经济时代,”认为“新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基础上的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在新世纪的黎明之时,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外在的明显标志植根于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包括了高性能的个人电脑,高速通讯与互联网。在过去15年来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及其他发展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风险社会’等。把这些包捆在一起,常常被简称为新经济。”美国商务部的报告认为:“自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平均达到2.8%,比1973年到199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其中一半以上归功于信息产业。”2000年6月28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题为“世界认可新经济理论”的社论,说:“国际社会承认了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提高生产率、提高增长力、实现低通胀的新经济理论。”
新经济的出现,给全球竞争带来新的内容,也给其他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但是,“新经济正是长达400年的一种现象——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美国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技术创新、公开市场、取消管制、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每年增长4%且几乎没有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的经济,从而为资本主义奠定了新的基础。”([美]《商业周刊》,2000年1月31日社论)就是说,新经济是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是在强大的实物经济基础上发展,在信息技术获得普遍应用基础上运行,并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竞争并获利的。而这几点恰恰是我国缺欠,并正在努力完成的任务——即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加快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改革以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无疑,这些任务无法超越,由此而产生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正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要缩短这一差距,不仅需要正确政策和战略,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提高创新能力,还需要努力加快改革缩短转轨的过渡期,创造更完善的制度和环境,以利于“新经济”在中国的兴起。
(六)全球化与全球竞争战略
全球化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和竞争态势,要利用好全球化的机遇,趋利避害,减少风险,建立和保持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国家全球竞争战略和企业竞争战略。这一战略所涉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对我国各产业竞争力现状的估价,优势、趋势及风险分析,世界竞争态势分析,战略竞争和联合分析,各产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及目标,开放条件下企业和产品发展战略,国家重点产业及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等。近年来,我国已陆续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决策,例如,争取“入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政策,“走出去”战略等。全球化为世界资本创造了更广阔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也要以全球思维确定。新的经营战略思想。
全球化和新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的冲击,就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作用急剧增大,导致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减弱。对此,中国也不例外。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在本年度报告中的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下降2位,列第31位。国际化程度由1999年的第20位急降到第35位。这个结果既说明了世界竞争的剧烈程度,也表明了中国令人担忧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变化着的世界,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例如外资政策。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国内储蓄及外汇储备的增加,我国依靠外资弥补建设资金和外汇短缺“两缺口”的紧迫性已不突出,而通过外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获得技术许可和转让,培育自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的迫切性随着“入世”更显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重点利用资金投入转向重点利用技术、知识等先进要素的投入,利用外资的形式也要从吸收股权投资转向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一些强势产业目标的转换更应加快。又如,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入世”的的适应能力,要适当调整改革的具体步骤和管理政策,使“民族工业”尽快进入竞争状态。国家要给与必须的指导和帮助,使企业顺利渡过“入世”前后的适应、调整和重组阶段,从投资、技术引进、政府采购等多方面的整体安排和系统政策上给企业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