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力建设已走上快车道,特别是特高压工程建设、跨区跨省联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建设复杂性、建设难度不断增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质量、技术、以及整体协调工作等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在该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问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0引言
大型电力建设工程面临多项技术突破、人员短缺、人员工作能力急需提高、现场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设备运输安装难度大等困难,我们必须提高对于这个方面的施工意识及安全意识,以此来促进施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建设高速发展,在安全管理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仍存在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安全事故仍然高发,比如电力系统易发生的人身触电、高空坠落、基坑坍塌等,甚至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比如江西丰城11.24泠却塔坍塌事故、5.7和5.14倒塔事故、主设备火灾事故等,这些事故的发生均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众多的家庭悲剧及重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必须深刻分析深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当前安全形势,国家及国网公司陆续出台了多项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及办法等,从法律制度上加强及推进安全生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的安全形势虽然与工程全面铺开,点多面广有一定关系,但是不能排除现场参建人员情况、设备状态、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有更大的影响。
2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错误的判断及错误的操作,这些都与人的技术能力、身体因素及工作态度相关。目前,因市场需要,基建人员需求量大,从管理、技术、施工、档案资料、信息等各方面都捉襟见肘,反映到工程实际中就是业主及监理管理职责存在重叠,“两层都薄弱、两层都不到”。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高、甚至连基本配置要求都达不到,重要作业点不能做到监护到位、同进同出,有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工作了解深度不够,自己都一知半解,造成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交底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敷衍了事,走过场。项目部管理人员对新文件、新技术的传达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组织学习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监督部到位,甚至不尽职尽责,形同虚设。施工人员同样配备不足、技术操作水平下降、责任心严重不足、对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认识模糊,对安全隐患发现不了,或者发现了也不采取纠正措施。对自己要求不严,安全意识淡薄,交底、作业票中要求的安全注意事项弃之不顾,盲目蛮干,盲目自信,深基坑开挖不打护壁、不使用通风设备,上下杆塔、高处转移过程中工作中不使用必要的劳动保护,临电作业不注意安全距离等。各个环节相互影响,或者单一不安全因素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装备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陷、以及生产场地环境缺陷。设备设施缺陷包括现场操作设备及设施、试验仪器、各种工器具材料、各种劳动保护用品等的不安全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施工现场普遍存在各种物的不安全状态,比如切割机、卷扬机、砂轮机等皮带传动装置缺少防护罩;用电设备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无报警装置;现场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施工用电线缆绝缘不良;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距离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重钢丝绳、吊带断股断丝;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转;安全带、安全帽、防坠落措施等存在缺陷,不能起到保护人身安全作用。还有施工环境勘察不当,隐患等级划分错误,现场布置混乱,气候恶略情况下不停工等等,都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3 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要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就要从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从管理层到作业层通盘考虑。
管理层方面,需要强化各级基建部门的职能管理和各级建设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整合建设管理和工程监理资源,统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解决业主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两层都薄弱、两层都不到位问题。抓住项目管理关键人,将现场三个项目部经理、安全专责、质量专责及施工作业层班组骨干作为项目管理关键人员,通过统一建库、持证上岗、招标核实、现场监督、量化考核,进行全过程管控。
作业层方面,亟需解决现场人员能力不足,没有责任心,工作态度不认真负等问题。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不同岗位必须选用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人员,有责任心的人员,并且在工程中加强针对性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作业层人员工作能力。加强施工单位劳务支撑保障。培育核心劳务分包队伍,通过严格准入、培育支持、择优使用等政策,推动核心劳务分包队伍逐步成长为业务精干、服务优质的劳务作业专业公司,形成施工单位长期稳定的劳务支撑,解决分包队伍多、杂、散问题。
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从物的准入及现场状态控制入手。施工单位要严要求、严把关,保证提供施工现场合格有效、状态良好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安防用品及劳动保护,监理及业主项目部严格审核,现场检查,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设备配置计划、现场实施数量、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进场机械设备、工器具必须手续齐全,检验合格,并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清理不合格设备工器具等,确保物的安全状态。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网络技术也已进入到5G时代,更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保驾护航,根据目前电力建设工程安全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智能管控更具优势,可以实现不间断管控,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及时传送安全信息,辅助管理层及时采取安全管控手段。
4结语
安全管理是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应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有序推进。另外,目前安全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理念的合理创新,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水平,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8号)
[2]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有关配套政策的通知〔2017〕1056号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不安全论文; 作业论文; 状态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