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工作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针对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来加强管理与控制,尤其要注重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从而促进整个道路的建设质量。全监督管理主要是在立足于正确的施工标准的前提下,确立施工中各项程序的优先次序,保证施工的效率和有序性,以求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工程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基于此,文章对市政道路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以便更好的做好市政道路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市政道路;安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1、前言
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就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现今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逐渐提高,不安全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不仅仅会浪费巨大的资源与资金,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今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威胁因素,不利于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成为现今市政道路施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我国施工企业在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并且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下,更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的施工管理尚未形成有效的体系,相比于世界上其它先进国家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其上升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以下将是对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的总结。
2.1政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在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政府的监管模式相对较传统和单一,同时还存在着执法不严,对安全事故的调查敷衍了事,调查不仔细等情况。虽然我国已经设有许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但许多执法队伍在其监督管理力度上仍然与工程规模的扩大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一些专门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其存在着人员和配备都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造成政府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不能完全覆盖。对于部分地区,其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经费来源和人员都存在着不足的问题,造成了许多安全管理职能相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准确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设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主要是根据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管理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开展的。在一些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其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只是遵照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等情况。例如一些企业将自身定位与安全检查部门,习惯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和评定,做了许多本应由安全员进行的工作,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此外对于一些安全资料的审查工作,一般应只是由企业负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宏观控制。
2.3安全监督管理的个人技术水平不高
一般情况下,有许多的市政道路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是兼职的,他们一般理论知识较多,但实际经验却很少,有的人员知识结构也相对较传统老套。面对施工现场专业性质较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一种许多监督管理人员边干边学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管理人员更是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代替规范管理,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一些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其技术水平有的较低,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力度也不够,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很难提出高效的管理意见,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3、提高我国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监督管理的疏漏,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发展潜力。为了规避此类现象,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安全监督管理的改进方法。
3.1健全运行体制。强化安全监管
(1)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就要求安全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运行体制,明确监管机构的执法定位,鼓励监管机构执法;预防出现多部门集中执法的情况,对安全监管机构应实行垂直管理,预防行政干扰,从而促使监管机构能充分发挥国家规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作用。
(2)安全监管部门应注重提高人员队伍的工作水平与素质,增强安全监管意识,加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优化安全监管手段,探索适应各种实际情况的安全监管模式,从而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3)排查重大的危险源,突出安全监管重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安全,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应是有效控制危险源,努力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事故,也应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施工现场重大的危险源正是发生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的根源,只有排查好重大危险源,才能避免发生重大的工程安全事故,才能使市政道路安全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2定期轮班检查,强化日常监管
首先,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安全巡查监管的力度,尽可能减少施工的危险因素,确保能有效开展市政道路安全监管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将定期开展市政道路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每一个月甚至每一个星期都要定制检查日期,以便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时刻掌握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的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在明确安全问题的前提下依旧疏于防范,应及时将相应的安全监管报告交给建设管理部门,适当给予施工企业行政处罚,或勒令其停工整改,避免发生危险事故。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施工后有责任告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次,应当积极改变以往只针对市政道路安全强调专项大检查的不当做法,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强安全监管,做到主动出击,将每一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都纳入到安全监管范围之中;摒弃单一运动式检查的做法,从强调市政道路企业施工实体安全尽快转变成强调监管企业是否具备安全措施到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检查企业建立、实施安全责任制的情况及执行安全生产法律与标准的情况;在企业开工之前应落实审验安全条件的工作,禁止发生无证施工的现象。
3.3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监管信息化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凭借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的市政道路工程活动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可能。通过建立该信息系统的重大事故处理、事故伤亡统计、安全生产信息及许可证管理、安全信用档案等平台,加强收集、传递、处理、反馈市政道路安全事故信息,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机制,实现市政道路安全的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有的地区已经针对市政道路施工现场采用了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视频信息网络监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即专门建立视频网络,将施工现场的影像资料实时传输出来,现场监控高危作业,并在线预警纠错,形成覆盖全面、监控实时、运行高效的安全监管平台,使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违规行为得到改善。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安全监管分布广、力量不足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实时监管重大的工程项目,且在应急抢险中能第一时间获取现场信息,快速组织救援工作,提高市政道路安全应急抢险能力,实现信息化的市政道路安全监管。
4、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对关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市政道路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是综合多方面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永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1:26.
[2]夏徐.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江西建材,2016,05:215+217.
论文作者:潘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机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