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科护理中通过加强陪护管理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感染疾病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感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该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陪护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最初平均陪护人数相当,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强陪护管理后,患者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因此需要进行陪护的人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感染科中加强陪护管理,可减少陪护人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陪护管理;感染科;护理;效果
感染科是各类具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所聚集的医疗科室,该科室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因此该科室护理人员的疾病感染风险较高,因此保障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也成为该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在感染科进行陪护管理,可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深刻的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本次研究将针对在感染科护理中加强陪护管理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感染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感染疾病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45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5.27±0.13)。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17±0.22)。两组患者的一般线性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感染科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期通风,做好病区环境的管理,严格落实好患者病房的隔离消毒,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等;观察组患者在该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陪护管理。
1.2.1加强陪护前的培训
陪护人员需在陪护之前接受专业的陪护培训,主要学习医院感染科的规章制度并提升陪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陪护技能培训提升陪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并且自身的职责,同时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传染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而能够更有效的开展陪护工作,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
1.2.2保障陪护人员的手部卫生
为了防止陪护人员在陪护过程中与传染病患者在接触过程中增加被感染的风险,陪护人员需要严格保持手部的卫生,这也是最简便而快捷的预防感染的方式。陪护人员在每一次接触患者的前后均需要严格的进行消毒洗手,特别是接触两个患者的之间更要加强洗手,确保手部卫生,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洗手消毒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养成健康的洗手习惯。
1.2.3以医德教育陪护人员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所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均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真诚的关怀,通过良好的护理行为影响陪护人员,通过自我加压等方式医生陪护人员的道德水准,增强其对患者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而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陪护。
1.2.4完善传染科管理制度
传染科需要对陪护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并统一着装,要专门制定完善的陪护管理制度,对陪护人员的陪护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但要注意,禁止陪护人员替代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性护理操作,以确保护理的安全性,维护患者权益。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陪护人数及最终陪护人数;自制调查问卷,与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0分为满意,60~70分为比较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调查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态度及护理方法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陪护人数比较
通过表1可知两组患者的最初平均陪护人数相当,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加强陪护管理后,患者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因此需要进行陪护的人数明显减少,少数人的陪护即可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传染科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也要保障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通过加强陪护管理能够使陪护人员更好的掌握陪护技能,提高陪护人员的科学陪护意识,降低感染科陪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护理及陪护服务[2]。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能够看出,通过加强陪护管理,患者能够有效的增强治疗康复的信心,进而减少陪护人员的数量,这对于提高传染科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都有重要作用[3]。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加强陪护管理,观察组的最终陪护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加强陪护管理,患者能够在较少陪护人员陪护的情况下积极的配合治疗,不仅提高了传染科陪护工作的效率,并且对于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通过陪护管理,陪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显著提升,陪护工作的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这表明通过加强陪护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这对于提高医护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传染科当中加强陪护管理可行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通过在感染科中加强陪护管理,可减少陪护人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巧灵,施建女,项英美.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3):60-61.
[2]杜益民. 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6):59-61.
[3]成秀玲. 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强化陪护管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6):100-101.
[4]李洁洁,侯静涛. 加强陪护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1):149.
[5]文小静. 风险管理应用于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568-3569.
论文作者:雷正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患者论文; 人员论文; 人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