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必有法,教无定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我发现课堂上巧妙地设计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学习。他认为教学应是“循循善诱”,要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探求知识。其后,《学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拽,要激励而不是压抑,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做结论。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完全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学生的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但是,课堂上的提问不能流于形式,随意的、粗糙的和不讲究质量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我们面对的是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趣味性的提问在于能起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并使其学有所获。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首歌《七子之歌·澳门》,学生们欣赏歌曲,吸引了注意力。然后我提问:“你知道歌词“妈港”指哪个地区吗?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什么?”在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图总结:“七子指的是被列强侵占的七块领土:威海卫、旅顺、大连、广州湾、香港、澳门、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威海卫、旅顺、大连、广州湾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香港、澳门的回归》。”在导入新课中采取的激趣提问,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内容上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提问,主要是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向和学习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总是提问一些过浅的问题,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缺乏思维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思考、探究,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西安事变》时,我设问:“我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看书思考后还不太明白,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启发学生:“在西安事变中,如果你是张学良、杨虎城,好不容易抓住蒋介石,你会怎么办?”大多数学生回答:“杀掉。”我问:“为什么要杀掉?”学生回答:“因为他杀了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我没有马上反驳学生的看法,而是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问道:“当时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大威胁的是谁?”学生很快回答:“日本。”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杀了蒋介石,内战一旦扩大,对谁更有利?”学生回答:“日本。”我接着说:“如此说来,我们还能杀蒋介石吗?”学生恍然大悟,更容易理解中共为什么主张放了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从而看出我党以民族大局为重,联蒋抗日的博大胸怀。
三、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在讲每一节课前,总是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指向明确,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课时,先把自制的教学目标框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这一课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我围绕着教学目标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逐一思考回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这一知识,我首先让学生回答出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理论,学生很容易找出。然后我换另一种形式问:“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学生迷惑不解,不知从何答起。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分解成简单明了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通过有意识培养学生适应题型的变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诱导,通过精心设疑化难为简。比如,学生对评价秦始皇这个问题感到比较困难,我就采用化零为整法,从秦始皇的功与过来提问学生:“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秦始皇的暴政表现在哪里?后果如何?”学生解决了问题,就能把秦始皇的功与过结合起来,对秦始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课堂上精心设问及巧妙引导,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论文作者:牛丽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0
标签:学生论文; 澳门论文; 西安事变论文; 始皇论文; 香港论文; 这一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