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论文_王立群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论文_王立群

身份证号码:34011119750906xxxx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征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规划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的表现形式。它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美化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城市的地域特征问题开始成为了设计师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地域特征概述

1.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等地理特征,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特征,植被、动物等生物特征,以及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征等。就我国的自然环境而言,从古代所说的“九州大地”就知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之各异,如中部平原地区,北方的雄健山峦,南方的江河蜿蜒,山岭葱郁,西北的沙漠戈壁,归雁胡天等等。

1.2人文传统

人文文化是一种历史延续发展的现象,每一个社会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支撑,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而风景园林设计中所认为的地域特征人文传统是地区文化在该空间地域中,以特定人群为载体的凝聚和固定,也是所谓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有地域性,构成了城市与景观的相互融合的鲜明地域特征,从历史、人文、民俗、社会等各个方面综合交错,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最好伴随社会发展而形成强烈的地域烙印。

1.3经济技术

对于风景园林而言,经济要素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制度等方面,技术要素主要有建造技术、材料加工手段和装饰工艺。在具体地区发展过程中,虽然经济和技术仅仅是手段,但却常常成为城市、建筑、景观发展的原动力。因为经济实力越发展的地区,可选择的建造技术范围就越广,创造的空间越接近理想的状态,因此,经济技术确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略的现实因素。

2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了解方式

2.1对城市的自然特征进行调查

城市的自然特征是风景和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绿色植物的应用设计,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中的一项重点要素。为了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景观效果进行优化,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单位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先从某一城市的自然天气档案和水文资料等因素入手,对城市的自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植被进行合理选择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科学性进行提升。以前文中提到的贵阳十里河滩园林项目为例,设计方对香樟树、柳树等树种的应用就是建立在对当地的自然特征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的。

2.2对城市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文化特征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让风景园林规划的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提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某一城市的城市文化进行深入了解。阅读城市史志资料、与当地文史学者进行座谈,是风景园林设计者对某一城市的城市文化进行料基地的有效方式。只有某一城市的城市文化特征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让风景园林景观的独特性得到有效强化。例如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乌喇大型山水实景灯光演绎公园就是依托清代吉林城的历史文化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清代吉林城是清军水师的一个重要基地,仿古城楼和仿真古炮的应用,对这一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特征的强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杭州宋城和开封清明上河园则是与南宋北宋的时期的历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北宋都城东京为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位于今浙江杭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中,宣德殿宣和殿对北宋东京帝宫的景象进行了复制,东京码头则对北宋时期汴河风情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这就通过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情境进行模拟的方式,对风景园林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充分提升。

2.3对园林设计的投资问题和应用目的问题进行了解

为了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化进行保障,园林设计师还需要对城市风景园林的投资数额和园林景观的应用目的两大问题进行探究。在对投资数额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可以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合理应用。在对园林景观的应用目的进行充分了解以后,设计着在对园林基本模式进行确定以后,就可以让园林设计与建筑要求之间的一致性得到充分保障。以昆明、西安、上海三地的世博园项目为例,又由于这些景观项目主要是以世博园与99年世博会、10年世博会和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因而设计人员在这些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既要对我国的文化特性进行展示,又要对景观园林自身的观赏作用进行发挥。以西安世博园为例,景区中的长安园对中国传统的竹文化和药草文化进行了展示,太空作物的展示,也让这一区域对航天科普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秦岭园对秦岭的自然山水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关中园则对关中地区的农民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和民族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对非行列式的不对称树木种植方式进行了应用,在将嘉善、草地、花境和岩石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以后,对具有英格兰风格的自然田园进行了展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则对主从分明、秩序严谨集合网络化设计模式进行了应用。世博园建筑的设计就是让园林设计与建筑要求相符合的一种表现。

3地域特征表现形式

3.1选择合理的原材料

园林景观离不开原材料,简单分成植物类和硬质类。对于植物材料的应用应结合地域性的自然景观中原有植被植物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要根据当地特色的颜色、叶子大小等等进行配置和排序,力求做到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与区域植物融为一体。硬质材料方面,应尽量考虑当地可以采用的材料,这些地方材料体现了该地域园林特点,比如大理石等是地方人文的一种延续和人文情感回忆。在园林景观中配合地方特色的材料的颜色、大小、性能等特征,使该园林景观在周边的地域环境中更加融合,有利于地域特色的创造和协调。

3.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

风景园林设计大部分是面向住宅小区、商业、工厂、公园、广场等建筑开发项目开展,因此,要求该项目与周边地域整体景观特征相互协调。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首先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周边自然环境,如地形、河流、绿化草木、气温、日照等等,做到心中理想的区域自然环境。掌握当地区域特征的景观要素和自然演替规律,从而营造与当地领土景观整体协调的氛围,如在南方雨水充沛、日照良好、草木四季如春的地区,园林造景就不能选择落叶木,这样会格格不入。因此,融入地域特征的景观园林,不仅是整体景观布局的要求,也是因地制宜表现区域自然环境的手法。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要素构成多元化、立体化以及特色的景观空间。

3.3渲染地域文化

所谓的地域文化,经历了年代长久以来与之相融合所形成的传统、礼仪、民风,习俗、房子放歌、园林样式等,以上这些能唤起对该地域的人们历史或者说情感。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大同小异,模板化趋势,甚至对项目地域文化的蔑视和无知,形成了人们与很多建筑产品造就的景观在文化情感方面的隔阂。我们认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理解区域的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标志,而是充分利用场地内历史遗留的痕迹,梳理区域人文发展脉络,重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结语

人与景观的和谐统一是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所尊遵循的一个主要目标。对人文情怀和地域特征的强化,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综合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成邠,陈冬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析[J].现代园艺,2016,(24):102.

[2]高婷.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22):196.

[3]张晓莹,王相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智能城市,2016,(1):47-48.

论文作者:王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论文_王立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