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到“品牌”的跨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牌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务院国资委1月3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提高品牌建设水平,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末,涌现一批品牌战略明晰、品牌管理体系健全、品牌建设成果显著的企业,形成一批产品优质、服务上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毋庸置疑,国资委的举措具有战略意义,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障。
企业树品牌的战略意义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在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说:“加强品牌建设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选择。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一流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是高品质的象征,是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的集中体现,更是高附加值的重要载体。”
纵观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这些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将品牌作为企业的最高竞争战略。通用电气秉承品牌高于一切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所在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将“发现世界需求、着手去创造”的品牌战略,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做成了百年老店。
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将“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在全世界的本土化进程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多年来品牌价值持续领先。
中央企业虽然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逐年增多,2013年达到45家,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缺少在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这是中央企业最突出、最严重的短板。在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英特品牌”公布的榜单中,还没有一家中央企业入围“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没有一流品牌,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中央企业实现做强做优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全球80%的市场已被20%的著名品牌垄断,没有品牌的企业,只能成为卖苦力的加工厂。美国雷神公司经过80多年的发展和创新,不断累积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品牌优势,成为了军工技术、公务飞机和特殊任务飞机等行业的龙头老大,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
三星公司一度被视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上世纪末将经营核心转向品牌建设,通过持续创新,开发高品质产品,重塑品牌形象,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短短十年内,近20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及数字媒体领域独领风骚。
反观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过去支撑我们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能过剩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单纯依靠拼规模、拼资源、拼价格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央企业要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变。
企业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据调查,82家中央企业认为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势资源的聚集与高效配置;80家中央企业认为品牌代表企业形象,是基于共同理念的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通过树立和维护品牌信誉,能给客户留下正面、积极的品牌印象,提高对企业的认同度;87家中央企业认为品牌是建立企业和消费者牢固关系的载体,有利于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部分企业已经将品牌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移动、一汽集团、宝钢、中粮集团等企业制定了符合本企业特色的品牌战略规划,以此引领和推动企业的发展。国家电网、中国华电、中国国电、恒天集团、国机集团等企业将品牌战略融入发展规划,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协同。中国建筑与国际上知名的咨询公司合作,加强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部分企业将品牌作为做强做优的利器来谋划。航天科工、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国商飞、农发集团等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中核集团、中国电子、中交集团、国旅集团、中国黄金等企业重视以良好的品牌理念吸引外部人才,凝聚内部员工。中国海油、中远集团、中国海运、中化集团、招商局等重视依托品牌的影响力实施国际化经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企业文化里的品牌文化
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做企业就是做品牌,一流企业要有一流品牌”,“品牌也是生产力,自主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三大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全员品牌意识。
一个品牌不只是它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包含着与消费者的“契约”、对消费者的“承诺”和给予消费者的“信任”。品牌的形成主要依赖于3个要素:产品的知名度、企业的社会形象、经营者的能力和个人魅力。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是品质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也是对渗透在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团队风格的体现。因此,当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上越来越不能制造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品牌文化正好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所以说,未来的企业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之间的竞争。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价值认同打造卓越企业品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包括企业的基本信念、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管理风格、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企业文化是可以控制、管理或改变的,它是一种过程,而非仅是静态的结构,除鼓励企业成员主动参与群体目标实践,并期望个人恪尽职守,用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引导组织成员行为,也提供成员行为的准则,使成员对自己行为产生自我监督的效果。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不可或缺的土壤。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为国家电网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理念和一大批优秀文化成果,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的社会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知名企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从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中国移动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落实于企业经营与日常行为中,追求企业与产业、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繁荣,其责任意识不断被认同。
中国移动铸就诚信服务品牌。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中国移动将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持领先优势的目标落实到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作为评价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的重要标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是建设和谐社会与世界的重要基础。创建卓越品牌的本质是需要在消费者大脑中根植企业积极、正面、独特的品牌联想,企业是建立品牌资产的重要载体和杠杆,而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则更容易在消费者大脑中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形成良好的品牌关系。作为央企来说,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社会责任。
无数实践表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品质提升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通常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受到社会的尊敬。
例如,中国移动在2009年和2010年均位居全球最有价值500品牌排行榜中国内地公司之首,这与中国移动高度重视践行社会责任是分不开的。
深入拓展农村工程。中国移动是国家“村村通电话工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截止2008年年底,中国移动“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已累计超过60000个偏远村庄新开通了移动电话。中国移动“村村通电话工程”不但为当地人民带来现代化通信手段,更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力强化生命工程。保证网络稳定和应急通信畅通,是中国移动作为网络运营商最直接的社会责任。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以及南方洪涝灾害中,中国移动以出色的应急通信保障和全方位的灾害救援为灾区和民众做了积极贡献。
投身社会公益,关怀弱势群体。帮助贫困人口、关注弱势群体、提升生活水平是中国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中国移动在国家的同意安排下,对口支援西藏改则县,从2002年起,公司共4次派出援藏骨干,累计投资8196万。2007年12月,中国移动与全国妇联合作开展“中国温暖‘12.1’爱心基金”,旨在为万名艾滋病致孤儿寻找爱心家庭,中国移动捐款5000万为启动金。在湖北,实施“特困单亲母亲安居工程”,从2005年到2008年,每年捐款20万元。
支持教育发展,关注祖国未来。中国移动始终将教育作为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关键领域之一。根据中国教育现状,公司在继续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捐赠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专项公益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中国移动获得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等联合颁发的“公益典范助教育人奖”。到2008年年底,中国移动开展的爱心图书馆捐助项目已经为中西部23个省区的1000所农村中小学建图书馆,累计捐书231.7万册。
查封“黄毒”网站,履行社会责任。2009年,中国移动响应国家号召,全员动员铁腕查封“黄毒”网站,花大力气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卓有成效。中国移动作为国有骨干企业,不为追求经济收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为经营发展而姑息纵容手机色情网站。其严厉打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清理整治各种不良信息的活动,体现了从事网络运营的电信运营商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央企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地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结合在一起。许多央企都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例如,作为央企中首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企业经营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协调推进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建设和运营电网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要求,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促进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提高利益攸关者的满意度,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衡量企业品牌强弱的重要维度和关键指标。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实践和研究表明,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始终走在前列,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管理能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确立领头羊地位。如丰田汽车以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用自身的低碳实践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品。为了实现“通过汽车为创造富裕社会作贡献”这一丰田的基本理念,丰田力求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环境、安全、交通堵塞等课题,实现并向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品。自1997年,在世界率先推出油电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以来,丰田已经在世界各地销售了超过140万辆的混合动力车。
办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工厂。丰田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活动”,以“充分利用自然、建设与自然相协调的工厂”为概念,努力使生产与自然循环相协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工厂,丰田正在积极推动建设降低环境负荷的环境工厂。
同样,通用电气的卓越管理创新为提升其品牌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通用电气作为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一个仍在榜上的大型企业,在其发展中依托了很多次管理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