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郑赤溪

平江县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平江 414506

【摘 要】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 例,依据基础心率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 例患者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为房颤,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结构、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各项指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0.00 %,对照组为6.67 %,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对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临床治疗中应予以关注,并及时给予临床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CM correlation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Methods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CM,differ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heart rate,30 patients in sinus rhythm,as control group,30 ca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eft heart structure,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eft hear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ach index,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as 20.00%,the control group was 6.67%,P < 0.05).Conclusion DCM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heart does not affec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bu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and in a timely manner to give clinical intervention,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 Key words 】 DCM;Atrial fibrillation;Ventricular arrhythmias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心脏疾病,其多以患者的心室出现对称性和弥漫性扩大、EF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主要的病理特征,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由于病变部位累及患者的起搏传导系统[1],可能会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猝死、心源性晕厥等不良后果,早期临床干预对于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对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为早期临床干预的实施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0 例,依据基础心率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 例患者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为房颤,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44~63 岁,平均年龄52.46±7.51 岁,NYHA心功能Ⅰ 级4 例,Ⅱ 级 7 例,Ⅲ 级13 例,Ⅳ 级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41~67 岁,平均年龄52.85±7.23 岁,NYHA心功能Ⅰ 级5 例,Ⅱ 级 6 例,Ⅲ 级12 例,Ⅳ 级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符合第8 版《内科学》中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2];②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1 个月内为接受过扩张型心肌病治疗;③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 并发急性感染患者;② 存在严重肝、肾疾病患者;③ 存在缺血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肌病或限制性心肌病。

1.2 方法

1.2.1 24 h心电图监测 使用博英BI-9800 记录仪对患者的24 h心电图进行同步监测,主要记录患者24 h心脏搏动总数、24 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PVC)、基础心率、PVC负荷量、持续性室颤、室速和非持续性室速。

1.2.2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 使用G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D)进行检测[3]。

1.2.3 血浆脑利钠肽(BNP)检测 采集患者静脉全血样本2 mL,置入EDTA抗凝管中,摇匀,取250 μL EDTA抗凝全血样本,置入BNP检测板中,使用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进行检测,15 min后诊断仪自动打印BNP定量检验结果。

1.2.4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左心结构、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其中左心结构和功能分别以“1.2.2 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和血浆BNP水平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左心结构、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左心结构、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左心结构、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房颤患者由于R-R间期不等,导致患者易出现长联律间期,进而诱发PVC和房性期前收缩,由此所产生的长代偿间隙又可在下一个期前收缩,从而出现所谓的二联律法则现象。研究发现,部分室性心律失常与房颤所致的长短周期和二联律法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可显著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房颤造成患者的心动周期延长,导致心室肌和浦肯野纤维的不应期的时间均随着心动周期的延长而出现显著增加,离散程度也相应增加,最终造成局部组织间的不应期也出现离散,从而易于心律失常和折返的形成,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的患者应予以高度关注,可考虑从心房颤动方面进行临床干预,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对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房颤不会导致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对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临床治疗中应予以关注,并及时给予临床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代秀.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4):53-55.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2-277.

[3] 蒋建宇.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32(4):424-425.

[4] CHEN L Y,SOTOODEHNIA N,BUZKOVAP,etal.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J].JAMA Intern Med,2013,173:29-35.

论文作者:郑赤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郑赤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