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更是如雨后春笋班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使建筑管理方法更加科学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建筑部门需要关注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管理基础和建筑管理方法,排除建筑管理发展中的障碍,制定出最合理有效的建筑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管理方法趋势思考
一、建筑管理方法发展前景分析与研究
建筑业的发展对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国内建筑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中国入世的契机又使国内建筑管理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建筑活动中,加强建筑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推动建筑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应通过服务于企业,消除束缚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障碍和体制性障碍,进一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新的方式和途径。
2、进一步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一是应当建立市场监管的“预防”机制,积极营造社会化的监管体系。随着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提出,政府与社会各层面通过合作、协商、听证会、网络媒体平台民意调研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从而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二是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由于政府在以往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其淡出传统的行业管理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过一种有效的退出机制保证行业发展的稳定,国家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就是对政府退出机制的有力补充。三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诚信建设。应把政府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相结合,从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入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重组、规范和优化行政流程,既可以加大政务透明度,又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运用市场化方式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模式,提高投资质量。随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国家投资将退出一般的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重点保证公共服务领域的需要,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政府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管理或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制,既可以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更好的优化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项目建设本身的经济性,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化的力量为政府服务,把政府从具体的技术性、专业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问题的探究
1.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第一,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上至管理层,下到普通的施工人员,都应该将安全施工意识放在首位。将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作为关系着施工生产效益的工作狠抓落实。第二,明确施工安全责任,加大奖惩力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作岗位、每道施工工序上,使人人明白安全,时时有人管理安全。适当的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管理者、施工人员等相关当事人员进行奖励。对于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员,应该从严、从重、从快进行责任追究。这样才能树立全员安全责任意识,规范施工管理行为,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1.2构建安全应急机制,降低安全风险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构建建筑施工安全应急机制。一是明确应急预案中人员的分工,确保物质保障到位,应急措施科学得力。二是加强安全应急预演,增加突发安全事故应对能力。在建筑施工中,应该组织全体成员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如进行安全用电、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从而增加其快速应对的能力,达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的目的。
2建筑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问题的探究
2.1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2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
2.3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四是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
3建筑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问题的探究
确保成本的最小化,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只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法,依靠全体员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包围式管理,才能真正使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1从技术角度入手,追求成本管理的技术创新。一是根据施工实际,对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规划,确保人员分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分配协调到位,既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设备有效使用率,又能够节约施工成本。二是结合自身优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想方设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施工工序,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3.2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管理,降低机械设备成本。一是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配备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机械利用效能的最大化。二是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将定期维修和不定期保养检修相结合,以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机械维修和购买成本。对于无法使用或不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时做好报停或清退工作。
4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探讨
4.1从技术方面做好现场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是核心。一是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流程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优化施工方式,结合实际,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二是做好技术储备工作。如技术管理员、技术操作员。做好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不同工序之间的技术交底工作。
4.2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结语:施工管理是贯穿着建筑施工工程全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管理效果的好坏与施工企业的近期利益的获得和长远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建筑企业在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安全管理,使建筑管理方法更加趋于可靠,提升建筑管理质量,这样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许波.《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景分析》[J].建筑经济,2013(04):112-115.
[2]梁立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广东建材,2011,27(2):103-105.
[3]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22-42
论文作者:乔明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建筑论文; 政府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方法论文; 一是论文; 质量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