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下使用导学案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徐国栋

“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下使用导学案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徐国栋

摘要:在近几年全校“过关式”实施模式教学的“岗位练兵”和“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们在将“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搞得有模有样的时候,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多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中进行调研,并且多次召集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为了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高导学案的导学质量,现就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一起商榷。

关键词:“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

“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抓手和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第一段“自学新知”(包括明确目标、前置自学两个环节)、第二段“交流点拨”(包括两个环节: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第三段“巩固训练”(包括最后一个环节:达标拓展)。在近几年全校“过关式”实施模式教学的“岗位练兵”和“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们在将“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搞得有模有样的时候,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多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中进行调研,并且多次召集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为了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高导学案的导学质量,现就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一起商榷。

一、目标表述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

学习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因为,教学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要以学生为中心,呈现出来的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像“说出”“标出”“划出”“找出”“编写”“设计”“预测”“关注”“尝试”“参与”“追求”“整理”等这样的动作。要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隐性目标的设计。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写明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并且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是隐晦的、笼统的。

2.导学案中问题设计肤浅、零碎。首先,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其次,缺乏开放性。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于课堂知识上的生成,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问题设计零碎化。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要会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无从着手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实行难度分解分层。

3.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试卷化,缺乏“导”的功能。这个问题在我校的导学案教学中最为严重,而且,部分教师对其爱不释手,不肯更改。教师用导学案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变为“以练为主”,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后是测试题,导致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这仅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反馈手段。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学”,强化学法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动手实践能力的设计,体现导学案“导”的功能。不要把“导学课”上成传统的习题课。不给学生时机探究,即使探究,也草草收场,浅尝辄止,不给或少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等,教师失去“导”的作用。 “合作探究”环节要安排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乃至动手操作演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完成。如果每个环节、每节课人人都是从头到尾动笔做题的话,学生肯定会厌烦。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时,老师不能做其他的事,而是要下去巡视或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以便准确把握学情,及时调控上课节奏,不失时机地进行精讲、点拨。

4.“机械照抄式”导学案。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不深挖教材,不研究教材,只是完任务式的把课后练习题或网上抄些习题编成导学案,还有些机械照搬课本内容,将本学科的五环节模式都不能归于应在的位置,就草草了事,完成任务,更有些教师只是借用兄弟学校的导学案,不加整合就着急印发给学生。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师生提前不预习,不收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就会常常出现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现象。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因此,编写导导学案,一定要为“导学”服务,要引导学生怎样去探究、去思考,要在怎样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海洋中下功夫,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明白导学案的用途。

5.导学案容量超载,与学情不符,完不成任务。导学案容量超载,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无法突破重难点,造成节节拖堂,难以做到“堂堂清”。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编导学案时眼中无学生,不调查学情,大部分内容是教师想当然预设的,所以使用过程中学生学不会,做不完。因此,编写导学案时不能贪多求难,要注重“一课一得”。根据文本(本节课教材内容)和学情(学生的基础、能力)特点,突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兼顾训练,编制时容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精选问题和习题。若难点无法突破时,可分解成若干目标,分课时完成;同时,要为学生的学习预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时间,预设生成问题讨论解决的时间。

6.以导学案代替“书本”。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以导学案代替教材文本。导学案就其实质而言,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文本的东西。我们不反对对教材文本的改造与整合,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对教材文本研究与关注。完全脱离教材文本,仅仅凭靠一张导学案而丢弃教材,就不可取了。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必须深钻教材,课本上有的东西不要再大面积的搬运到导学案上。充分整合教材上和教辅资料上的有用习题,合理设置探究问题,用导学案搭好“脚手架”,准确把握启发、诱导、点拔、精讲、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教材进行学习。

7.复习性导学案太少或不及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新授课的导学案编写及时,而缺少必要的复习巩固案。一周原则上允许有一节复习巩固训练课(主要是语数外理化科目),但必须是由学科组长(或备课组长)确定的全年级统一使用的新编的复习导学案(由知识点回顾、测试题、当堂评改反馈这几部分组成)。

8.编写导学案的态度有问题。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多听取,少抵触;多一些虚怀若谷,少一些固执己见;多参与,少等靠;多及时根据组员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少拖拖拉拉甚至原封不动,以免影响大局;同时,学科组长要带好头、把好关,认真审阅,真正落实组长签字制度。

总之,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是“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抓手,以“先学后教,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为,导学案是课堂“施工”的图纸,也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导学案要明确指示如何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真正落实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 730600)

论文作者:徐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下使用导学案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徐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