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展现“多媒体”的全貌——简评《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媒体论文,简评论文,全貌论文,及其相关论文,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千年之交的历史转折关头,“多媒体快车”正沿着“信息高速公路”向我们驶来。新闻记者、作家们以伦勃朗式的笔调描绘着多媒体应用的绚烂风姿;工程技术专家们从自身知识领域(如通信、计算机专业)出发把多媒体当作技术发展的“新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则将多媒体视为产业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变迁的导火索,呼吁新时代的来临。在铺天盖地使人无所适从的“多媒体”“爆炒”风潮之外,一部力求展现“多媒体”全貌,可读性与可信度很强的学术与普及兼而有之的,近八十万字的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吴乐南先生执笔总撰的《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以下简称吴著《多媒体》)一书,以广阔的视角、论述的历史感、内容的丰富性、检索的方便性等特点,受到了海内外出版界的青睐,我国大陆和台湾省同期推出简体字和繁体字本,成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上乘之作。
首先,吴著《多媒体》力求全面描绘多媒体广阔的研究领域。作者没有狭隘地将多媒体理解为某些产品或单一技术,而是从信息系统融合的角度,揭示其信息表示与显示媒体(电话、电视、电脑)的“三电集成”和传输媒体(话务线、电视线、数据传输线)的“三线合一”这“三个方面军”的会师,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深刻和长远的“数字化革命”。它类似于20世纪初期的“电子化”和40年代以来的“计算机化”的进程。据此,吴著就可以成为多媒体新技术领域的“三合一”选择性教材:它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快速浏览全面了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提高决策水平的入门指南;它是一般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理论与应用的基本教材或参考用书;它是研究与开发专业科技人员深入探索,继续钻研多媒体的科学基础、技术应用、市场拓展、未来发展的文献资料。吴著《多媒体》正确地将讨论的主题界定“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竭力体现这一崭新时代的整体技术风范。
其次,吴著《多媒体》力求精心刻画多媒体的由来与发展进程。吴著《多媒体》书中不仅有多媒体的发展简史、研究课题和前景展望等章节,为读者提供多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来龙去脉,而且更重要的是全书站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的高度,展示出一幅多媒体思想进化的鸟瞰图,揭示这一进化的逻辑必然性。全书在内容编排上从“技术硬核”逐渐拓展至社会应用大致分为五部分:基础→平台→服务→网络→应用。基础篇论述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况、组成结构、技术支撑以及具体媒体的接口形式与处理方法,平台篇讨论多媒体的硬件环境、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开发步骤,服务篇介绍了多媒体数据库、超文本与超媒体以及信息服务,网络篇评析了从现有网络支持到新型网络发展、分布式信息处理、通信终端技术和数字广播系统等诸方面,应用篇涉猎了多媒体的工业和军事应用以及最高境界虚拟现实的前景展望,作者通过精心的材料加工和逻辑梳理,展现出多媒体研究、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凝聚的智慧之光:人类开发信息技术的艰辛足迹,我们今天所处的坐标方位,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征,这三者之间亲切而活跃的对话,给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读者以深切的丰富的知识与深切的启迪。
最后,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是吴著《多媒体》依照学术研究的要求,编制了引征的参考文献和缩略词的索引,据此为读者提供进一步了解多媒体重要成果和最新动态的通行证。三百多篇注明出处的参考文献不仅有力地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也显现了作者尊重他人劳动的科学态度。如今学术著作与国际接轨,尤其是高技术方面的著作更是大量使用国际通用语。特别是多媒体是一个崭新领域,涉及专业词汇数量颇多且现行工具书又难以查询。因此,英文的缩略词及其全称、语汇译文,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这极大方便了读者学习、查询。如果吴著《多媒体》的索引也能严格遵从国际规范,配上书中出现的相应页码,则为读者更清楚全面理解有关概念提供方便,这或许需花一番功夫,也算是我的“苛求”吧!这样,读者才能更方便、迅速地把握“多媒体”的全貌。
吴乐南《多媒体与其相关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台湾儒林图书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