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全面发展论文,进人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素质(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是新中国教育的一贯方针。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甚至愈演愈烈,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其原因何在?如何正确对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社会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最根本的思想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把教育事业完全从属于市场竞争,而忘记了它的神圣使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能够概括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及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意义的科学概念。下面试阐释一下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就教于教育理论界的同仁。
一、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精神,传统教育中也包含这种因素。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家,他所教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启迪意义。古希腊思想家也很重视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则针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精神,而且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素质教育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正是继承了传统教育中的合理因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提出来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且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主体条件,促进社会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只有在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即“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在前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谈不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受到种种束缚,人的发展是不自由的、片面的,甚至是畸形的。但人也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在努力贯彻发展的全面性。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今天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但也应该以它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及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实践的需要及其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条件。比如,大学谁都想上,但能上的毕竟是少数,那么,没上大学的是否就不能全面发展了?否。青少年不一定都能上大学,但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党和政府都在努力提供一定程度的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了这方面的丰富内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相关理论和观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邓小平倡导的对全国人民和干部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及近年来党中央和我国教育界倡导的素质教育都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条件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包袱沉重,国民素质偏低,创新能力低下。因而,我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就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人的综合素质包括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层次。自然素质主要是指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禀赋;社会素质或叫社会一般素质,指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和劳动实践素质六个方面;专业素质是专门的社会素质,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自己所承担的专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平,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审美、职业情感,有些专业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特殊的政治素质或身心素质,此外还有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等等。素质的三个层次及其组成因素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具体化与展开。人的综合素质并非三个素质层次的简单相加,综合素质的高低既取决于三个素质层次及其组成因素各自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三个素质层次及其组成因素的相互制约与补偿的情况。
人的综合素质集中表现为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广泛的内容,不仅仅是智力的高低,其深层含义在于人自身对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坚定掌握和创造性运用。其底蕴是一种卓越的人格力量。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发现了化学元素“镭”,这项发现固然与居里夫人过人的智力素质密切相关,但如果她不具备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无与伦比的毅力,则必然不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在教育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是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人的综合素质任何一个方面的短缺都将成为人才成长过程中的“短板”(根据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其次是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才能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不是说人人都是通才,没有专家,而只是说人人都是在通才基础上的专家,而不是才能狭窄的片面专家。当前,人才的专门化程度提高了,但这决不意味着人才的能力从全面到片面的发展,人才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才专门化的基础。第三是人所从事的专业由于基础教育宽广而易于随着本人的愿望和社会需要发生转换。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永远都是一定程度的全面,不可能是绝对的全面。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素质、能力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仍然还会存在差距或问题。应当说,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均为动态的永远追求的过程;同时,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则是全面发展的体现与展开。教育的任务就包括发现、尊重、爱护和发扬学生的个性。因此,不能用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当然也不能用个性发展来代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素质教育的特征在于:它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是只有利于少数人而去破坏或损害多数人的尊严和前途;它着眼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而不是片面素质;它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主动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奴隶;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不是培养因循守旧的“书呆子”;它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最直接的实践意义在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因而其本质特征也在于纠正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片面性,而倡导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的诸特征都是素质教育本质特征的展开或表现。
在我国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还在于:
首先,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实力或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科技、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谁就拥有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超越传统教育,才能在国际教育舞台上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主动权,以期培养出新一代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在国际事务中为国增光的中国人。
其次,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落后,突出体现在人口包袱沉重,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把沉重的人口包袱通过素质教育这一有效形式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来看,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惟有素质教育才能担当得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任。事实反复证明,“应试教育”不可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有碍于培养其创新精神,不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剥夺其快乐的童年,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僵化了他们的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虽然我国恢复高考在改革开放之初为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应试教育”倾向,其弊端越来越凸显出来。我们必须经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打造真正高质量的教育。新世纪所需要的新教育,就是指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之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自古以来,教育的本质或宗旨都在于培养人的素质,只不过对于培养什么人、培养什么素质及其培养方法在观点上存在一定差别甚至大相径庭。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的本来之义就是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缘故,教育事业中广泛出现了一些弊端,导致党的教育方针得不到真正落实,这些弊端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教育模式,人们称之为“应试教育”。
准确地说,对应“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应为“全面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并非没有培养人的素质,但它急功近利地把教育局限于智育,又把智育等同于得“高分”。本来,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与水平的一种手段,升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结果它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违背了全面素质教育的精神,培养出一些有才无德甚至高分低能的人。“应试教育”的出现不单纯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但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市场经济注重竞争,竞争并不是坏事,关键要弄清楚:竞争什么,怎样竞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便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或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过去南开中学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她的校训就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建国后我国教育方针努力贯彻德才教育,正是继承了传统教育中的全面教育的因素。在我国现阶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不仅如此,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所以,教育必须面向广大劳动阶层,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要旨,同时,还应着眼于培养一批对国家前途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精、尖人才。所以,人才的竞争应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竞争,应是在全面素质教育和实际工作中的竞争。然而,我国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所谓“应试教育”,却把竞争限于智育,又把智育等同于获取高分的本领,竞争只在考试中进行,让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满足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国民素质和人才的需求。
素质教育是个历史范畴,随着我国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也随之丰富与发展。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仅仅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言;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不仅针对基础教育,还涉及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等;第三次全教会以来,素质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考虑,素质教育不是空想的理想主义,而是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是适应时代、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是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现科教兴国精神实质的高水平教育。
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实行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个不断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过程。因而,要实现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势必遭遇的障碍和问题。经过认真调研与思考,我们认为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应进一步加强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教育,使学生、教师、家长和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这种思想中有合理因素,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封建思想是违背素质教育思想的,这些思想使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难以理解和接受,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将来是否成为人才,认为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
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不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和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得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结果是,作为教育过程环节之一的考试变成了教育最高原则。这导致升学率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数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精神仍然理解不透,不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及素质教育与各种教育行为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洞悉时代特点及素质教育与国运兴衰的关系,因而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这些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第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理顺各种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进一步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尤其是中考、高考制度。目前,高考指挥棒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对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辐射或导引作用也十分明显。此外,评价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关于如何减轻中小学的升学压力和改革高考制度,有两种典型意见:一种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取消高考是不现实的,但必须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考试内容应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淡化其选拔功能,强化其造就功能,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不要追求考试内容的偏、难、繁;考试方式不要太死板,要扭转一张考卷决定命运的局面,可以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也可以尝试国家统一考试与各大学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等;考试的时间、地点可以多样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尝试高考跟中小学教育脱钩的办法,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即中小学教育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追求合格率,不追求升学率,即不以升学率的状况来评价学校、教师等。二是进一步健全教育投资体制,并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拓宽与理顺教育集资和捐资的渠道。现阶段,政府对教育的总体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够,并且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中,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偏低;同时,教育集资、捐资的制度、渠道或政策也存在一定问题。基础教育的经费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甚至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进一步健全国民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应当赋予人们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上学的时间、地点,学校的性质、类型,学习的方式与适合自己学习的速度等。对于一个区域来说,亦可健全区域教育体系,以便素质教育在本区域内顺利推进。根据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一块短板,制约了初中后学生的合理分流,加剧了进入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升学竞争。实践证明,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确实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第三,要从政策和制度着手,努力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认同和来自社会的正确评价,同时也需要营造适宜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家庭环境问题。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不注意教育方式与自身榜样的作用,如有的家长追求吃喝玩乐、迷恋赌博等,自然起不了好的表率作用;离异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孩子问题也较多。
2.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学校周边不同形式的商业活动尤其是网吧(充斥黄色与暴力内容)的存在,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3.社会大环境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及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媒体精神污染的存在、媒体对高考状元或奥赛冠军的造势等社会大环境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存在不良影响。
4.学校的工作环境问题。学校以外的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不够,有些部门将权利部门化或个人化,以至造成工作上的冲突。有些职能部门还存在对学校乱收费、乱罚款的情况。再者,由于学校的安全责任(即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责任)不明确,即缺乏可具体操作的法规,给学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5.市场经济的负面导向。近几年出现的“学校经济”、“高考经济”对强化“应试教育”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产业”应是义务教育以外的问题,但是学校的经费不足促使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校长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争取社会资助上,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6.我国当前的用人制度及人才标准、就业渠道也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各行各业的人才标准缺乏科学定位,唯求高学历;就业岗位与需求缺乏必要的预测性和计划性。社会用人制度导向使得千军万马都挤高考“独木桥”;经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与教育脱节,导致就业渠道不畅,并由此导致升学竞争激烈。
营造推进素质教育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要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和用人制度。此外,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密切配合与真情关怀,如给学生提供实践、服务与观摩基地,优先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各种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天文台、动物园、植物园等)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