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赵场中心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067-02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课堂上能师生互动,学生能够获取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教师还可以获取反馈信息,达到合理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
我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来实现的,而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的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收获。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入深思的教学提高,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如何避免多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设计问题精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思维活动往往从质疑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巧设疑问。善于设疑的教师,往往都是在课前经过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而产生问题。要做到设计问题精当就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重点突出,切合实际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如,在教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时,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的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这句话中的“杰出”和“爱国”提出课文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设问,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强了。设计问题时应以教学关键点为线,把问题串联在这一主线上,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二〉、难易适度,浅中见深
问题太易,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思考;问题太难,又高不可攀,学生也不会动脑筋。只有难易适度或者真正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思考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比如,教师在教〈〈最后的姿势〉〉,这篇讲述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生命保护四名学生的动人故事的课文,教师只提出“谭老师怎样的伟大?”这样的提问使学生不知所答。而问题太易也不行。比如,在教《钱学森》时,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人?被称为什么?”这样又细又琐碎的问题,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提问又过太易。
问题要浅中见深,提问 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例如,教师在教四年级的《九寨沟》这一课时,就可以提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为什么称为“九寨沟”?较难的——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更难的——为什么会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采用的提问方式,应根据班级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
二、激励学生,有效提问
如:教《陶罐和铁罐》这课时,师:对于寓言故事,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两个罐子:陶罐和铁罐,老师不知道这两个罐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
生1:我认为陶罐非常谦虚、有礼貌、友好、还很善良呢。你们看,当铁罐傲慢地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时,陶罐却谦虚有礼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许多年代过去了,被铁罐奚落的陶罐被人们在宫殿的废墟中掘出来了,而这时善良友好的陶罐还是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生2:我觉得陶罐它很有价值。虽然陶罐在荒凉的场地上饱经风霜,但是它被人们掘出时却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又如:“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生3:我讨厌铁罐。它是那样的骄傲、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陶罐处处忍让,但铁罐还是咄咄逼人,无休止地奚落陶罐。
……
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即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化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使我们向课堂提问的有效迈出了一大步。
三、着眼于文章的“矛盾点”提问。
“矛 盾”的描写手法也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技巧,作者常常用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看似矛盾,实是统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 有不少这样的描写,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矛盾点设问,形成一种认知冲突,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比如, 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就可以抓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提问:“‘焦急’是着急的 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学生思维火花被激活了,通过讨论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背后蕴藏的感情。教 师抓住这对“矛盾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想快一点见到总理灵车,又无论多久都要等到总理灵车到来的矛盾心情,反映崇敬总理的情感, 总理的伟大形象在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四、优化提问方式,增强提问的实效性
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我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第八课《月亮的心愿》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
1.揭示课题——采用引发性提问方式
这一环节的提问,我是通过引发性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一开始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先板书“心愿”两个字,然后问学生;“你们的心愿是什么?”接着在“心愿”的前面加上“月亮的”三个字,再问学生;“月亮能有什么心愿呢?”、“看到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就一下打开了,“月亮怎么会有心愿呢?”“月亮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
2.初读感知——采用疏导性的提问方式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扫清课文中的障碍,初读理清文章中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划出不认识的字,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③找出郊游前一天的晚上月亮看到两个小女孩家的情景,④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认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定向阅读,可以又快又好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3.精读理解——采用探究性提问方式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重点、难点、分清事情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读了课文你发现月亮的心愿了吗?”“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我就围绕着“心愿”进一步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欲望,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发现;①月亮看到第一个小女孩已经做好了郊游的准备,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②月亮又看到了第二个小女孩,听到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为什么又希望下雨呢、③为什么月亮一会希望明天天气晴朗,一会又希望下雨呢?④两个小女孩都去郊游了吗?他们玩的开心吗?⑤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探究发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读懂了月亮的心愿的不同方面的知识,还明白了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由此可见,在精读理解环节中,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只有遵循了有效性的原则,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有效提问能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大大促进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只有潜下心来,在课前研究学生、研究文本;在课堂把握好、运用好新的理念;在课后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在往后的每一堂课上,我们都能用上全新的理念指导其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论文作者:李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学生论文; 陶罐论文; 月亮论文; 课文论文; 铁罐论文; 这一论文; 心愿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