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第七中学 5109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本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本地区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开展情况及现状,为“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依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建议教师对演示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并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青年专项课题。
关键词:演示实验 课堂现状 改进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年前就一直提倡重视实验教学,为了了解现在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开展状况,笔者在任教地区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在2018年3月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教师问卷是通过广州市从化区初中物理教师微信群发放,有71位教师参与了答题。问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了解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出情况,以及教师们不能开出所有演示实验的原因和对不能开出的演示实验的处理方法;教师认为教材上有哪些演示实验需要进行改进创新。
学生调查问卷是在笔者任教学校中,给105名初中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了有效调查问卷97份。问卷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对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喜爱程度,以及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态度;了解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了解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堂演示实验进行主动有效的分析。
二、调查分析
1.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展情况教师问卷分析
(1)参与调查的教师人员分析。本次参与调查的教师共71人,教龄10年以下的14人,10-20年的30人,20年以上的27人。参与答题的老师中80.28%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反应的问题是极具代表性的,能够很好的反应出本地区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展的真实现状。参与答题的教师中,60.56%是乡镇中学教师,39.44%是从化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乡镇中学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
(2)学校及有关部门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2011版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实验室”。当被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时,选择“是”的概率达到100%,说明本地区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视的,与新课程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但遗憾的是,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是否有专业的实验员?”时,只有60.56%的老师表示学校有专业的实验员,多达39.44%的老师表示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员,说明实验员的专业水平还是不够的。教师教学任务较繁重的情况下,极其需要实验员帮忙准备实验器材。如果实验员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将会影响到准备实验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教师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实验而取消课堂演示实验。
(3)教师对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重视程度。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开出率并不能达到100%,只有8.45%的教师表示能全部开出的;54.93%的教师表示几乎全部开出,只有一两个没开出;30.99%的教师表示开出超过一半;只有5.63%的教师表示开出不多于一半的。从中可以看出物理教师对演示实验还是比较重视的。
(4)教师不能开出所有演示实验的原因以及对不能开出实验的处理方法。
教师们不能开出全部实验存在以下原因:83.08%的教师选择实验器材太陈旧或实验器材不好操作,不能用;53.85%的教师认为学校实验器材欠缺,实验室没有对应的实验器材;46.15%课本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只有少数人认为实验存在危险和任教多个教学班工作量太大,没时间准备。
从这里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都比较陈旧或实验器材不好操作,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甚至欠缺实验器材;有些课本上的实验效果不明显,不能达到演示所要求的目的;有部分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而没时间准备实验。
面对不能在课堂上直接演示的实验,教师们并没有直接放弃实验,大部分教师都会想其他方法代替实验,由此可将见,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80.2%的教师用多媒体动画软件,播放演示实验;或者播放微课程代替不能直接演示的物理实验;52.3%的教师会结合课本上的实验介绍,教师在课堂上“陈述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过程”;只有46.2%的教师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代替。
(5)教材上需要改进的物理演示实验。当被问及课本上要求的演示实验有需要改进吗?84.5%的教师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答题的教师认为,教材上这些实验需要进行改进:演示声音的频率、音调;用示波器演示声音的波形;关于比热容的演示实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实验中如何更直观体现出温度变化的问题;利用铅块体现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玻璃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实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焦耳定律实验;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物态变化里的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真空不能传声;光学实验中透镜的折射规律;热机的工作过程;飞机升力演示等。
2.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展情况学生问卷分析
(1)学生对待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态度。当问到“你希望老师多做演示实验吗?”87%的学生表示希望老师多做演示实验,其中74%的学生强烈希望老师多做演示实验。
当老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实验时,45.2%的学生表示更喜欢看老师做演示实验;45.2%的学生认为既喜欢看老师演示实验,也喜欢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只有9.6%的学生认为更喜欢多媒体演示实验;没有学生表示不喜欢演示实验。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多么希望老师课堂做演示实验的,教师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实验相比较,学生们更喜欢教师直接演示实验,当然当实验无法演示时,学生们也是很乐意接受多媒体演示实验的。
(2)物理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41.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物理演示实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45.1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22.6%的学生认为“探索新事物的欲望得到增强”,没有学生选择收获很小。被调查的所有学生都认为物理演示实验对他们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对实验的分析情况。全部学生都认为“做演示实验前,老师介绍观察的重点、相关的仪器、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但其中29%的学生认为“偶尔有介绍”,说明有些教师在实验前的介绍还是不到位的。
只有51.6%的学生会对“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现象主动进行分析”,48.4%的学生由于不知道怎么观察、不理解等原因没有主动去分析。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其实不太会对实验现象原理进行分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对于有趣的实验现象、神奇的实验过程、美妙的实验结果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对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有重点分主次地进行思考分析的话,物理演示实验将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当问及“在老师做演示实验前,是否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时,51.6%的学生偶尔有,22.6%的学生认为很少,只有25.8%的学生是经常预习的。有效的预习,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对实验进行有效分析,对学习新事物有很大帮助,但是从调查中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没能好好的预习,需要教师与家长相互监督。
三、调查总结以及建议
通过调查,清楚了解本地区的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展现状,与以前的调查相比较,物理实验越来越受关注、被重视。为了使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开出率更高,使物理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教师、学校和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实验的开展,但是由于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器材陈旧,设备更新换代慢;一些损坏的实验器材,不能及时修理;甚至是欠缺相关实验材料,使得有些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不能在课堂上开出。如果要让教师开出全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及实验员配置一定要跟得上课程的需求,跟上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设备、维修损坏的器材。
其二,对确实没办法演示的实验,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包括微课、多媒体软件等,现代先进的多媒体甚至可以做成3D立体演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乐意接受多媒体代替演示实验,多媒体资料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实验,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化,丰富课堂内容。平常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可以把一些较难演示成功的实验摄制好,制作成微课,提高课堂效率;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发新软件演示实验。
其三,对于教材中要求的但存在演示效果不明显、危险性等问题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设计新实验代替。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等优点;除了实验室专业的实验器材以外,教师还应该做教学的有心人,设计效果更明显的实验作为补充,甚至代替教材中的实验,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
其四,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引导。教师是实验的引导者,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参与不容忽视。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被同学们深深喜爱着,但同学们看到老师演示实验时,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准确深入地分析实验现象及原理。POE 演示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是针对演示实验教学提出的,将演示实验教学分为预测、观察和解释三个阶段,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质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应要求学生上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预测;演示实验的前,应该详细介绍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过程中观察的重点、注意的事项等,使学生观察时能主次分明,注意到重点地方;演示实验后,先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再解释实验原理,并明确提出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掌握的效率会迅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4-119。
[2]耿森林 李望 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5),86-87。
论文作者:夏小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演示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论文; 实验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