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秀英,刘志光(通讯作者)

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联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38%,FEV1、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IL-6、IL-8、TNF-α、CR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系统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erosol inhalation combined with system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 136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o got med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March to 2014 Ju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aerosol inhalation combined with system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Compare the pulmonary function,blood ga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se patients was 93.38%,the FEV1 and FEV1/FVC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PaO2 and PaCO2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System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 could enhance the acute exacerbati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cute exacerbation;glucocorticoid;system applic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气肿和(或) 慢性支气管炎[1],其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发全身的不良反应。本病主要症状为阵痰、咳痰、胸口憋闷、呼吸急促以及喘息,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常见慢性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的病死率高达9%~10%[3,4]。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式很多,糖皮质激素是其中疗效确切且应用最广者,然而目前有关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方式特别是给药途径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我院对进行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共纳入明确为肺功能Ⅱ级和Ⅲ级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6例,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者,糖尿病伴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血糖控制差等激素禁忌症者[5]。其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3岁,平均(61.2±5.8)岁;肺功能中度80例,重度56例;吸烟情况包括吸烟者103例,不吸烟者3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先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扩张支气管治疗。抗生素治疗方法为:重度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5.0 gQ8h,轻度患者静脉滴注0.6 mg左氧氟沙星,1次/d。扩张支气管治疗方法为:常规静脉滴注多索茶碱,0.2 g/次,一天两次。随后为所有患者均采取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雾化吸入方案为:入院第1~7 d,以5 L/min的氧气流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合液+异丙托溴铵,2 mg/次,2次/d。系统应用方案为,入院第1~3 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次,2次/d,第4~7 d减量为,40 mg/次,1次/d。

1.3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肺部CT正常,啰音消失,不适症状消失;②有效:痰量与啰音明显减少,不适症状显著好转,但仍需进一步治疗;③无效:痰量与啰音未见明显好转,不适症状依旧较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6]。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同时抽取患者早晨空肘静脉血进行炎症因子测定,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计量软件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加比较计量资料,利用χ2检验比较计数数据。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136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76例,有效51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8%。

2.2 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FEV1、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t=17.9580、9.6436,均P<0.01)。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病情较长、反复发作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们卫生条件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患者人数多、病程长、花费巨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而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抗炎作用,2007年我国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建议将其作为常规用药[8]。然而传统的雾化吸入方式较为繁琐,且临床效果一般,患者抵触性较强,因此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给药方式[9]。

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中心环节,长期迁延不愈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和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异常表达。在急性加重期,大量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可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由此恶化病情,增加死亡风险[10]。本文研究发现,经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高达93.38%,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而炎症因子也显著低于治疗前,由此可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确可以更好发挥药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尽管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但吸入的药物不能及时控制支气管壁的渗出与水肿。系统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能够更好的减轻支气管壁水肿与粘液分泌,还可促进支气管壁炎症细胞浸润与炎性递质的释放,阻止炎性细胞的激活与趋化,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有效的预防粘液分泌和支气管壁水肿,减轻肺过度充气,修复气道炎性损伤的上皮,恢复纤毛运动,进而消除咳痰、咳嗽等症状[11]。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救治,患者的病情会迅速恶化,而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联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遏制,说明此用药方案确实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糖皮质激素的药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金波,万群芳,吴小玲.NRS2002预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9):10-15.

[2] Lange P,Marott J L,Vestbo J,et al.Prediction of the clinical cours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using the new GOLD classification:a study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2,186(10):975-981.

[3] 杨智,刘晓慧,符晓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 239 例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1):37-42.

[4] 杨林瀛,何权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会诱发肺结核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2):150-151.

[5] 刘青.加强指南学习规范 AECOPD 的急诊管理[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12):1072-1075.

[6] 张钰,徐丽萍,王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4,40(20):2416-2418.

[7] 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与 Foxp3、T-bet、GATA3 表达失衡有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30(7):1871-1874.

[8] Leuppi J D,Schuetz P,Bingisser R,et al.Short-term vs conventional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he REDU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3,309(21):2223-2231.

[9] 王海峰,李建生,余学庆,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及结局指标的系统评价 [J][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11-2915.

[10] 蒋延文,庞莉,方秋红,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4(12):904-908.

[11] 李雅敏,刘双,米玉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4-178.

作者简介:李秀英(1981.10-),女,籍贯:湖南武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中级;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

Δ通讯作者:刘志光(1962.04-),男,籍贯:湖南娄底;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呼吸道疾病的介入治疗。

论文作者:李秀英,刘志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雾化吸入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秀英,刘志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