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云
(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8)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8)患者按照急救流程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HR、PaO2、pH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积极的急诊抢救治疗,能够维持患者呼吸稳定,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抢救
【中图分类号】R562.25;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13-0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症状,反复发作,夜间及凌晨加重,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控制,可能引起呼吸衰竭。本文将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96例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急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24±4.92)岁。对照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36±4.85)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支气管痉挛、抽搐患者进行解痉;对喘憋患者进行雾化祛痰、平喘;适当进行氧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按照急救流程进行处理,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参数,吸气压力12~18mm H2O,呼气压力4~8mm H2O,呼吸频率15次/min,氧浓度35%~45%,时间不低于6h,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维持全天通气治疗。
1.3 评价标准
根据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呼吸频率(RR)、pH值等指标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可独立生活;有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改善,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合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χ²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等症状,可出现三凹征[2],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发生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因此,应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避免呼吸道持续痉挛,引起脑部及机体缺氧性损伤,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舒张气道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气道上皮纤毛摆动,控制病情进展,临床疗效较好[3]。但由于部分患者对治疗药物敏感性较差,因此,避免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具有无创、快速、高效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PaO2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临床上的一致肯定。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R、HR、PaO2、pH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按照急诊抢救流程处理,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提升抢救效果。应注意的是,在通气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积极的急诊抢救治疗,能够维持患者呼吸稳定,减少缺氧对机体的损害,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佳泉,黄东雅,饶广浩.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2):107-108.
[2]郎江华.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2):14+16.
[3]张金涛,施润良,张森.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140-142.
论文作者:张玉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呼吸论文; 哮喘论文; 重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