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付强

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付强

(山东省临朐县冶源卫生院杨善分院;山东临朐262601)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 例脑中风瘫痪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 FMA)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DL) 。结果 护理前,两组 FMA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护理后,观察组 FMA 评分、ADL 评分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脑中风瘫痪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中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中医结合;康复护理;脑中风;瘫痪运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根据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脑卒中患者数量已经超过 7000 万,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脑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病发后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其中瘫痪是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导致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由此,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将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逐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采取中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方式则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 2017 年本院收治的脑中风瘫痪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47 ~ 81 岁,平均年龄( 62. 32 ± 3. 08)岁。观察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48 ~ 82 岁,平均年龄( 61. 23 ±4. 37)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72h 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护理。

(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1)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被动肢体练习,同时以健康一侧肢体辅助患侧做练习;2)被动肢体练习结束后,帮助患者进行站立练习;3)适当进行负重练习;4)为避免患者出现足部下垂症状,采取足板固定;5)生活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进食、如厕、穿衣、清洁等日常生活动作练习。

(2)实验组护理方法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结合中医护理方法。1)上肢穴位按摩。患者坐位、俯卧为宜,护理人员与患侧,选上肢穴位,包括曲池、合谷以及内关,右手紧握患者右手,以指腹按压穴位,其中中指对应内关、拇指对应合谷,左手拇指对应曲池,中指对应少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患者上肢抬起后,进行肩关节的练习,逐一做弯曲、旋转、上抬等动作。每个动作 10 次到 20 次之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2)下肢穴位按摩。患者俯卧,护理人员于患处,选患侧穴位,包括昆仑、照海、承山以及涌泉等,指腹按压穴位,由另一位护理人员将患者下肢抬起,进行旋转、伸展等动作,重复 10 次到 20 次;停止按压穴位,紧握小腿,继续按压承山,弯曲膝关节、髋部部位,重复 10次到 20 次。5 次 / 周。将穴位按摩的方法教授给患者家属,在患者出院后由家属进行,同时门诊护理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随访,进行指导和监督。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 FMA 以及 ADL 评分。采用 FMA 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 ADL 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s)表示,以 t 检验,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 FMA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护理后,观察组 FMA 评分、ADL 评分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3 讨论

根据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脑卒中患者数量已经超过 7000 万,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脑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病发后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其中瘫痪是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导致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由此,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将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重点,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逐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采取中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方式则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另外,患者中枢神经是系统受到损害之后,突触就会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被代偿使用,而利用功能锻炼以及被动运动,则能重新组合神经环路网络,并促使大脑功能快速恢复。因此采用中医针灸、按摩以及康复护理脑中风瘫痪患者,能够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 FMA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护理后,观察组 FMA 评分、ADL 评分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可以看出,采用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 FMA 评分、ADL 评分,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艾斯卡尔买买提.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8):131-132.

[2]吴爱芳.探讨中医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38+343.

[3]刘仁芳,徐双双,姜波.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3):91-94.

论文作者:付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