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_风险因素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_风险因素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风险论文,我国证券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防范、化解风险是我国证券监管的长期任务。要防范化解风险,管理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行为依据。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认清什么是宏观管理层需要控制的风险,风险反映在哪些方面,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监测体系,以实施长期监控。本文从风险的定义、本质入手,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提供构建风险监测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证券市场风险的定义及其特性

由于对风险定义角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风险的不同学说,美国学者海尼斯(HaynesJ)早在1895年所著《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美国学者佩费尔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合体”,这一学说将风险与人们的利益相联系这一观点明确表示出来。威廉姆斯和海因斯对风险所下的定义是:“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动。可能产生的结果越多,变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变动,意味着猜测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或偏离”。麦尔和柯梅克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与损失相关的不确定性”。

按照风险概念的不同学说理论,很多学者对证券风险也做出不同的定义,认为风险是实际收益对期望收益的偏离;是资产价值的损失;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实际上这些风险定义是从投资角度考虑的,是对“投资风险”概念的解释。什么是宏观管理意义上的风险(即管理层需要加以控制的风险)?我们认为从宏观监管角度看,证券市场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市场价格非理性巨幅波动,资产(证券)迅速贬值(或虚假增值)的可能性,即市场总体价格走势对政府管理目标——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偏离。这种风险一旦爆发,将造成金融秩序严重混乱,宏观调控机制不能正常运行,经济发展脱离正常轨道;企业融资、经营面临困难;投资者资金严重损失,信心遭受挫折;进而还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证券市场风险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证券市场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证券市场风险是由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影响和决定的,由证券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尽管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可以认识和控制风险。

第二,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着多种表现形态的事物属性。由于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如交易人心理上的不确定性、证券制度中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等;加上证券投资工具所引起的投机活动,证券市场风险的发生就具有了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统计方法识别、度量不确定性,从不确定性中寻找风险发生的规律,以防范、消减不确定性。

第三,风险的可变性。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性质和数量可转化的特性。由于风险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任何风险因素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风险性质和风险数量的变化。因此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促使风险因素的变化,来改变风险赖以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减少影响程度。

二、证券市场风险的本质

证券市场风险其本质上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

(一)证券市场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件赖以发生的客观条件。在现实证券市场中,哪些因素可能引起风险事件?对此,我们需要从证券市场运行的机理去认识。

证券市场是一个涉及筹资者(政府、企业、机构)、证券商、证券专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证券交易所、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筹资者通过证券商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金,同时,也可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实施配股方案,再次筹得资金。投资者可以在一级市场上从证券商手中买入股票、债券,也可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炒作,以获取红利和差价。证券商是联接筹资者和投资人的桥梁和纽带,在一级市场的发行、申购和二级市场的代理、委托交易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同时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又可直接进入市场进行操作。因此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商、证券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操纵者,其利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一主体行为的不规范,都会引发市场风险。同时,证券市场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系统外部环境如国家政治、政策、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因此,证券市场风险的形成有来自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系统外的原因,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我们将这些因素按照其对市场的影响范围具体划分为系统因素与非系统因素。由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对市场整体发生影响的风险因素,我们称为系统因素。具体包括市场行为风险因素、政策、制度风险因素、利率风险因素、汇率风险因素、通胀风险因素和政治风险因素等。非系统因素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只影响某种或某类证券的价格。这种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体包括公司财务风险因素、违约风险因素、流通风险因素和偶然事件风险因素等。

(二)证券市场风险事件

证券市场风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决定着市场的风险程度。如果这些因素正常合理地发挥着调节证券价格的作用,那么市场将按照它必然的规律运行。问题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成长期很短,发育很不成熟的市场,随时都会有风险因素的非正常的、非合理的变异(如投资者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是一种风险因素,理性的心理预期将会对市场正常地发挥作用,非理性预期则是心理预期这一风险因素的非正常非合理变异;又如,证券法规、制度是一风险因素,健全规范的法规制度可以起到抑制风险的作用,而不健全不规范的法规制度则是制度风险因素的非正常非合理的变异),一种非正常非合理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在时间上的累积或者多种变异了的风险因素聚积必将产生风险事件。风险事件是由风险因素产生,并直接导致风险结果的事件,可以把它们看着是一些不确定的随机事件。在证券市场中,市场人士(交易者)心理、行为的变异如错误或非理性预期、恶性炒作将使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证券市场走势严重偏离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制度的变异如信息发布制度不规范不健全,将使信息虚假传递,市场效率低下。这些是风险因素产生的主要风险事件。

(三)证券市场风险结果

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变异所产生的市场价格对其价值的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走势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严重背离、市场低效率,它们将会直接导致市场风险发生——即证券市场总体价格水平非理性巨幅波动,这是风险事件所引起的直接后果。

三、风险监测体系构建

通过对证券市场风险本质的分析,我们知道证券市场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递进联系的,风险因素是风险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风险事件则是它的充分条件。这也就是说,风险结果的发生必然要受到风险因素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因素都会产生我们所说的风险,只有那些产生了风险事件的变异了的风险因素才最终会导致风险的发生。比如利率变动,市场价格随之相应变化,可以看着这是市场价格对利率这一风险因素作出的正常反应,是利率杠杆作用下证券市场的必然运行规律,而不是宏观管理意义上需加控制的风险。只有当市场对利率的反应超过合理限度,利率这一风险因素才会通过市场交易人行为的变异产生风险事件——市场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不协调,最终导致市场非理性波动。可以看出,风险事件是联接风险因素和风险结果的桥梁和媒介,它潜伏在市场中,风险事件一旦显露,说明市场存在着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危机的种子已经埋伏。因此,从控制防范化解风险的目的出发对证券市场风险进行监测,就是要监测是否市场风险事件已经显露,从而决定市场是否有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存在。通过改变风险因素变异的条件和性质,可以达到控制、消减风险目的。

在证券市场中,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单个作用或综合作用产生的风险事件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事件:(1)市场价格大大背离其价值。 这主要是由市场心理、行为变异如非理性预期、过度投机炒作产生的。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价格应围绕着其价值上下波动。证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价格由于包含着对未来的预期,可以与其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但背离程度不应过大。如果证券市场价格大大偏离其价值,则市场必然潜伏着巨大风险。(2)证券市场低效率。 这里的低效率是从证券市场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映程度和速度来考虑的,它主要是由市场行为因素变异和制度因素变异共同作用产生的。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证券市场的经验,证券市场作用与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其具有市场有效性为前提。如果市场是低效的(从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看,价格没有完全反映相关信息;从对信息的反映速度看,价格延迟或过度反映),则信息将是不对称的,那么在利益的驱驶下,必然有人利用内部信息人为操纵市场,引发市场风险。(3 )证券价格变化趋势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变化趋势不协调。如果证券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不表现为一种随机游走(Random Walks)态势,而是呈现出某种趋势(如牛势、熊势),那么这种趋势应该是由经济景气变量如公司业绩、利率变化等因素影响和决定的,应该受到宏观经济背景的支持,因此,从长期看证券价格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应该基本协调。如果证券价格变化趋势偏离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表明市场有非理性行为变异存在,则市场必然隐藏着风险。

由于证券市场风险从本质上讲直接由上述三个风险事件引起,因此对市场风险的监测可以归结为对上述三个风险事件的监测,从而形成我们的风险监测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宏观管理层需要控制的证券市场风险是产生风险事件的异化了的风险因素导致的市场价格的非理性巨幅波动。要控制风险,必须时时对市场中的风险事件进行监测,以确定是否市场有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存在,从而通过改变变异因素发生的条件和性质,达到防范化解风险的目的。

标签:;  ;  ;  ;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_风险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