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lcu 454002
【摘 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老龄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 年9 月至2017年9 月我院ICU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 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8.00 %,对照组为20.00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压疮
ICU是医院护理工作最为繁重的科室,ICU患者由于病情较为危重,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压疮是ICU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临床护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压疮一方面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我院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进行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9 月至2017年9 月我院ICU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 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12 例,年龄40~91 岁,平均年龄65.49±3.48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41~93 岁,平均年龄65.78±3.55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即对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给予常规的对症护理,对其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观察,常规设立床头翻身卡,2 小时翻身1 次,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增强患者的营养供给,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压疮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压疮防治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即① 确定问题 护理人员应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相关数据库,对检索到ICU压疮临床护理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进而确定循证医学问题,如何提高患者对压疮的认知水平、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和皮肤护理等;② 围绕着确定的循症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分别从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等文件检索平台中的相关文件进行检索,获得上述问题的循症护理资料,通过对文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③ 循证护理方案 ⑴ 危险因素评估 护理人员应规范使用Braden评分量表对新入院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2],并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就个性化、分级护理干预;⑵ 心理护理 ICU患者自身情感较为敏感,加之疾病的折磨,造成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心理状态活动的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向患者讲解前期成功的案例,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⑶ 饮食指导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建议其多实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4)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骨突出部皮肤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患者的皮肤出现发红现象,可使用50 %乙醇对骨突出部位进行按摩,并增加患者翻身的频率,改善局部受压的情况,若患者的皮肤出行皮损,则给予患者红外灯照射,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被褥的干燥,若患者出现水疱,则使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使用生理盐水对坏死组织进行清洗,待皮肤干燥后使用压疮贴进行保护。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焦虑程度使用Zung焦虑度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抑郁程度使用Zung抑郁度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使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压疮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2 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8.00 %,对照组中5 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20.00 %,χ2检验结果为:χ2=5.980,P=0.014,P<0.05。
2.2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
表1 护理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分,)
3.讨论
压疮是衡量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尤其对于ICU患者而言,由于自身病情较为危重、体质较弱,并伴有多种合并症,造成压疮的创面迁延难愈[3],因此如何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干预是循证医学(EBM)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其核心为“实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运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通过循症方案的实施,给予患者规范性的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后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雅君,林博晓,何丽娟,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809.
[2]王艳,郑国荣,高金华,等.老年患者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的危险营养因素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6):487-488.
[3] 王艳,郑宁,袁芳,等.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高龄高危压疮患者营养评估的临床价值[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685.
论文作者:张姗姗,孟明哲,孙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焦虑论文; 程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