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葛万青1,王亚超2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葛万青1,王亚超2

1.身份证件号:41092219880205xxxx;2.身份证件号:41022419890416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逐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深入讨论,首先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具体分析了其优势特征,进而从专业角度介绍了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原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稳定性及强度高的特征,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逐步加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视,全方位监控原材料的质量属性,严格把控施工工序的合理性,从本质上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内容介绍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性材料,但由于其承载负荷力有限,使得其无法充分保证建筑的安全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钢筋的结构力学,增强施工结构的强度,满足现代化建设标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已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取代的施工技术之一,不仅能够强化建筑质量,还能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特征

2.1增加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钢筋、钢板、混凝土对于房屋结构的质量有深远的影响。单独的混凝土结构虽然其抗压能力较好,但抗拉能力有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充分满足抗压抗拉双方面的要求。钢筋结构与之恰好相反,虽然抗拉能力较强,但抗压能力不达标。针对此,将钢筋与混凝土按照科学的比例混合,能同时满足抗压抗拉两方面的需求,弥补二者结构力学的缺陷,增加原材料的利用率。

2.2强化整体结构性

综合上文提到的内容可知,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合了钢筋的抗拉能力和混凝土结构的抗压优势,与此同时,该结构中应用的其它原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强度,突出了整体的优势特性。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具有其它工程结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抵抗地质灾害能力及防爆能力等。

3混凝土施工技术简介

3.1基础施工材料

3.1.1砂石材料

石材料是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材料,在选择砂石品种时,要重点掌控的内容主要包括:质地、物理属性、含水量等。且根据钢筋混凝土的等级,选择质地及颗粒直径适宜的砂石材料,尽量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砂石的纯净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另一个关键指标,一旦砂石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会极大的影响结构的强度。基于此,应严格监控砂石材料的纯净度,首先要清除杂质,确保纯净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再投入使用。其次,砂石的含水量也直接影响了后续施工,在投入使用前,要先对其含水量进行系统的检测,确保满足要求后再投入使用。

3.1.2加强水泥的管理

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水泥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如果水泥品种的选择不恰当,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凝合效果,并对施工质量构成不利因素。在选择水泥过程中,要着重考量水泥的化学反应情况。因为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及速率,关乎到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结构强度。所以,要尽量选择水化热放热反应小、反应平缓且硬化后强度达标的水泥。

基于水泥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在采购环节中,要加大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查力度。部分生产规模较小的厂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造成其质量属性不符合实际建设需求,因此,要尽量选择规模大、市场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要全面落实原材料的入场检测,在水泥达到施工现场后,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实施检测,一旦发现质量缺陷,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与商家取得联系,或返厂调换货物,或直接申请退款。

3.1.3适当使用外加剂

在混凝土结构中,外加剂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实际作用却不容小觑,通常加入少量的外加剂,就能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提高结构强度、降低水泥的放热反应速率,避免由于放热反应剧烈导致结构开裂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针对主体结构的施工

依据工程实际结构特点和工期要求,综合评估施工现场资源使用状况,工程项目部决定在平面上划分四个区域,其中,两个区域主要开展平行流水作业,竖向划分按设计楼层及架空层联系梁分层施工,首先,确保柱体浇筑的高度超过梁顶20毫米,之后,采取浇筑梁板的施工手段,确保建筑多方面满足实际要求。

3.2.1模板制作及安装工程

(1)制作安装柱模板

在制作安装柱模板的过程中,依据施工设计图纸中相关尺寸的要求,利用九夹板,配合100毫米长、50毫米宽的木方制作定型模板。在实施安装工艺前期,应在柱底外围及墨线划出柱模内边线和支模控制线。在支撑模板时,将脚手钢架调整成“井”字形进行加固。在校验柱模的垂直角度过后,用拉杆紧固相邻柱模。

(2)安装梁板模板

在柱上画出中轴线、水平线及梁体位线,依照梁体的准确位置搭建模板支撑架,首先,确保支撑架的支撑杆所在位置稳固,并铺设厚度为50毫米左右的木垫板。将梁底模板支撑立杆的间距控制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水平横杆的间距在1500毫米到1800毫米为宜,且底部扫地杆距离地面的高度要达到200毫米。保证其形成稳定状态的受力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加设数量恰当的斜向支撑,进一步提高整体架构的稳定性。

从专业角度分析,梁侧模的安装工艺流程如下所述:待钢筋绑扎完毕并结束校验,再按照一定顺序安装梁侧模,并实施加固。搭设梁底模的支撑系统应当与梁支撑架同步进行,至于其它工序环节则完全按照标准规范执行。

(3)安装楼梯模板

在安装楼梯模板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施工现场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设置大样,经反复核算后,再配置模板,进而依照传统的支模手段开展施工。为了进一步提高楼梯踏步线的规整度,在施工阶段,需保证楼梯踏步立面退缩30毫米。

3.2.2绑扎钢筋的注意事项

在绑扎钢筋前期,应深入解读施工设计图纸,检验钢筋下料单及料牌,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种类、规格及数量。为了简便钢筋安装工序,要保证基本位置互相对准。在实施绑扎前,准确画出钢筋位置线,框架柱钢筋的竖向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且保证接头相互交错,同截面的接头数量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3.2.3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流程

(1)浇筑柱混凝土

在浇筑施工前期阶段,首先要针对柱底部与混凝土级别同等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如果柱高超过4米,应在柱体中间接近2米的位置开设一个振捣孔洞。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遵循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原则,并且保证每层下料的高度在500毫米以内。通常,控制方法都是利用一根标注刻度的标杆,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测量,等待一层振捣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按照这样的顺序直至工艺结束。

(2)浇筑梁板混凝土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应分段进行,尽量保证一次成型,加强连贯性,争取不留施工缝。在浇筑过程中,按照混凝土的自然流向,由一侧逐步推进施工,也被称之为赶浆法,先将梁分层建筑成阶梯型,在浇筑到楼板位置时,与板浇筑同步运行,在梁体中采用插入振动棒的方式实施振捣,而板则采用平板振动器,之后,利用不锈钢尺确保水平尺度,及时做好收水及收光处理。

(3)浇筑楼梯混凝土

楼梯混凝土的浇筑要与梁板同步进行,施工顺序采取由下至上的原则,首先确保底板混凝土的充分振捣,待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共同实施浇筑。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技术可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还能满足人们对住房多样性需求,最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

论文作者:葛万青1,王亚超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葛万青1,王亚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