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整体实验沿着自己的轨道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健康发展论文,轨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整体实验,是一种着力于教育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着眼于使教育者整体素质更高的教育实验。它的兴起,是由于单项或单科的教育实验明显地暴露出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要求,需要有更先进的实验形式来补充甚至替代。近十年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来,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整体改革实验点遍及城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显示了它的生命力。
当然,面对一种新生事物,难免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对于整体实验也是这样。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目前教育界所进行的整体实验,只是一种准实验。何为准实验?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一种不很够格的实验。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整体实验是一种多因子、综合性的实验,很难控制变量;其二是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往往只能找出因变量变化的综合性原因,而不大可能一一对口隔离归因分析。这些,都不符合现行许多教育实验法书籍的要求。在现行教育实验法的理证看来,教育实验法区别于其它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控制,而且由于它能够严格地控制变量,因而就能够对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作出比较准确的隔离的归因分析。既然现行的整体实验很难做到这些,自然就只能算作科学性较次的准实验!于是,就逼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想一想:整体实验是否就是准实验?它的出现,到底是我国教育实验水平的下降还是提高?而且,人们也不难理解,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整体实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唯物辩证法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由此,我们可顺理成章地引伸出应当用不同标准评价不同对象的结论。众所周知,现行许多教育实验法书籍对教育实验种种要求,基本上移植自学心理学实验法,对于教育心理学实验和简单的教育实验比较适用。然而,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凑合。相对于因子很少的单项实验,整体实验不但是多因子、综合的、复杂的实验,而且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因而也就不能简单化地用现行书籍中对实验法的一般要求去评价它。如果硬要这么做,那就会阻碍整体实验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还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它的科学性如何,应当由实践来作结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真理,就是因为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能够指导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所反复证明。同样,要证明整体实验的科学价值,主要不能看它是否符合心理学实验法的要求,而应该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检验。然而,一旦我们把目光转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就会吃惊地发现:主要应用心理学实验方法,被认为科学性较强的单项实践或单科实验,往往不能顺利地适应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形势;相反,被认定为准实验的整体实验,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应运而兴,并且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落实教育方针,促使基础教育由片面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国民素质培养,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作了大量成功的探索。至此,对于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改革来说,究竟是哪一类型的实践比较适应它的要求,结论不是非常明白了吗?至于整体实验的兴起是标志着我国教育实验研究水平的降低还是提高,只要指出如下两点就清楚了:第一,我们已经有一大批人基本上能操作这类规模和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实验。第二,它已经而且正在继续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而且必须推翻整体实验是准实验的结论。
二
必须指出,用心理学实验的要求来评价整体实验,不仅是用单项、单科实验模式来要求整体实验的问题,而且还是用某种自然科学(心理学属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式来支配某种社会科学(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实验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既然不能用解决某种质的矛盾的办法去解决另一种质的矛盾,那么,用心理学的实验要求来规范整体实验,用心理学的实验模式来支配教育学的实验,不但会阻碍整体实验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主张推翻整体实验是准实验的结论,不但是为整体实验正名,更有一层较深的用意在于希望整体实验,尤其是整体教育实验,冲破传统的心理实验模式的束缚,遵循自己的规律,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是用某种模式去框住整体教育实验,还是让它沿着自己的轨道健康发展,这是影响整体教育实验继续发展提高的又一重大问题。
为了使整体教育实验能够沿着自己的轨道健康发展,至关紧要的一点是应当按照整体实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整体教育实验,根据它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它健康发展。有必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说的整体教育实验是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例如,我所见到过的杭州天长小学,胜利小学,求是小学和安吉路学校的同志们所实施的整体教育实验,而不是某些同志想象中的甚至理想化的“整体教育实验”。愿望再美好,如果不符合实际,也不足为研究问题的依据。
那么,应该怎样才能按照整体教育实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整体教育实验呢?笔者认为,同任何事物的出现有它自己的原因一样,认识当前的整体教育实验,首先必须要弄清它是怎样兴起的。第二,正像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理由一样,应该搞清整体教育实验存在的理由,或者说它所承担的使命或任务。第三,人类的实践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之点,就在于它的能动性,或曰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方面或部分,整体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也很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第四,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实施整体教育实验的具体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中小学整体改革研究会第二届研讨会综述》(见北京宣武区教科室、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汇编《教育科研资料》1990年第2期)就归纳出:“主体式”、“链式”、“综合式”、“主题式”、“抓纲式”、“群体式”等六类模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具体模式都根据整体教育实验的本质特征而由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如果背离了整体教育实验的本质,那么它们就不成其为整体教育实验的具体实施模式了。所以认识整体教育实验,关键是要认清它的本质。抓住了它的本质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至于具体的做法,就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因班制宜地创造发挥了。第五,整体教育实验,是实验实施单位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和有关社会各界的教育改革实践。在这一实践中,人们各自扮演着何等角色,起何等作用,以及如何整体配合等等,也不能不作一番考察研究。关于整体教育实验的兴起,本文开头已经说过,这是改革之必然,群众的创造,这里不再赘述,仅就其余几点,简述一孔之见,意在引玉而已。
关于整体教育实验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实际上指的是教育改革要求整体教育实验承担的任务、使命,或者说要求它实现的目标。因为如果教育改革的实践不需要整体教育实验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命,实现一定的目标,整体教育实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么,什么是整体教育实验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同志有过回答,而且回答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恐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它为优化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全面素质,高质量地实现国民教育任务,探索规律和对策,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正是由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整体改革教育实验承担这些艰巨任务,而整体教育实验已经或者正在承担起这些任务,所以整体教育实验才得以存在和发展,才有生命力。
关于整体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或理论武器的问题,应该肯定系统论在给予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对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面的功绩。可是,不能不注意到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少数同志以为指导教育研究“新三论”灵,“老三论”不灵了。不说别的,许多同志在接触系统论之前就知道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要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还有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研究问题。这些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明显是学了唯物辩证法得到的。更何况,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包括系统论在内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当我们肯定系统论对整体实验的指导作用时,千万不可忘却了唯物辩证法。另外,有必要指出,系统论的整体观,虽然能整体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处理诸实验因子的关系,但不能给整体实验以方向和内容,也不能指导整体实验按照怎么的社会要求处理好各构成部分的关系等等。从许多整体教育实验的实践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和教育方针,以及科学教育学的许多原理,都实际指导着整体教育实验的健康运行,忽略这一点,是不公道的。
说到整体教育实验的本质,从大教育的观点出发,整体优化教育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外部条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联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笔者主张,整体教育实验的实质是:以端正教育思想为主导,通过改革,转变基础教育的模式,优化它的整体结构功能和外部条件。组织整体实验的实施,具体的措施尽管可以放开,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结构的功能等方面要控制好。
最后,关于实验的动力问题。据我不完全的了解,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育实验要成为科学实验,就必须在它发展的每步都有严密的设计,然后由实验人员和教师去操作。在这里实验的主导力量是教育科研人员。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根据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该让广大师生和群众成为实验主人,成为推动实验健康发展的动力。浙江绍兴的柯桥实验区就是这样做的。在那里,课题负责人出思想出思路,教育科研人员是参谋,具体的课题设计和操作,是那里的教育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同志。那里的同志们认为,只有这样,指导实验的先进理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深深扎根,推动那里的教育健康发展并且才有可能造就一支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队伍。我在这里提到柯桥实验区的做法,并不希望其它整体教育实验都这样做,只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以上是我关于整体教育实验的意见,我以为只有实事求是去认识和驾驭整体教育实验,才能使它沿着自己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它的任务不仅要正确地反映实践,而且主要应该指导实践。既然来自心理学实验的理论已经不适应整体改革教育实践的需要,不适于指导整体教育实验的实践,那么实践就会呼唤并推动新的实验理论出现。这就是整体教育改革实验给予我们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命令和机会。停滞的论点和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我们中国的教育科学工作者,不但善于吸收引进国外的、其他学科的适合于我国教育工作实践的理论和方法,更有决心和魄力抓住时机,努力研究适合于我国整体教育改革实践所需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包括整体实验的理论和方法,以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建议,有志于此的同志着重对下列问题作深入研究:
(一)整体教育实验的性质特点。包括对“整体教育实验”这一概念的界定,它的内涵外延的揭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异同之比较,单项教育实验与整体实验异同之比较,中外历史上整体教育实验包括柏克赫司特的“道尔顿制”、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与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实验之比较分析,以及整体教育实验实质的揭示。
(二)整体教育实验运动规律和存在模式的研究。包括对整体教育实验产生和发展原因的分析,它的几种存在模式的共性和个性的研究,实施整体教育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对整体教育实验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整体教育实验与教育内外相关因素联系的研究。
(三)整体教育实验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的研究。首先要搞清实际指导整体教育实验到底有哪些理论,这些理论为什么能和怎样指导整体教育实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同时还应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以便指导整体教育实验。
(四)整体教育实验的操作研究。包括操作方法论的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实施过程的控制研究,实验资料积累和处理研究,对实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此外,还包括实验目标设立的研究,实验力量调配的研究,等等。
笔者深信,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协作攻关,锲而不舍,一门源自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实践,并能指导教育改革实践的新的教育实验学一定会建立起来。
收稿日期:199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