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_陈林志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_陈林志

温州市致庭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 浙江台州 325014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这不是时尚,是必须,更是中国不断朝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具体包含生态经济、生态制度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大力发展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参考标准。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本文结合我国乡村建设的实际发展状况,并深刻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指出美丽乡村建设如何与生态文明很好的结合,以资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引言:加(大背景阐述下为什么要推行生态文明)乡村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必须立足国情农情,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防范误区,有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弘扬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如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为生态文明理念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提出具有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全面性的工程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要使村民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提升。十八大报告会议上就曾提出过要“建设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会议上被提出,在全国大环境下打造美丽乡村,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基础上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1 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1.1 美丽乡村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是我国农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导产业,土地就是农民获得财富的根本,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为土地带来一定的营养补充,这些农作物的发展离不开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只有这些资源都具备的前提下,才能使我国的农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此外,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帮助乡村提高农业的竞争优势,作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保证安全性。符合当前社会对无公害、无污染等绿色有机食品的需要,是现代社会的消费的主流。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文化建设作为支撑。使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丰富而又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上所提出的重要内涵。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引领农村新风尚,改变乡村原有的从落后的生态观念,避免人们自私的心理,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生态文明建可以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农民在生态理念的引导下,可以正确的认识到生态保护对对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而使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变农民原有的生产方式,建立一种主动实用型的生活原则,更好的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追求[1]。

2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美丽乡村是一个带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不仅要求农村建设的环境优美,还要提高村民自身文化素质。从全国范围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就像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细胞工程,只有将一个个细胞工程做好,才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城乡一体化发展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已经是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美丽乡村建应进行积极配合,没有了统筹城乡发展,也就无法展开成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加快对乡村的建设,努力缩小与城市的差别,使农民都可以过上小康生活,因此,应必须建立弘扬城乡发展理念,始终如一的走城镇化道路,对未来乡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中心城市来以点带面的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体系;还加大城乡改革力度,通过工业来农业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使城乡资源得到合理流动;还要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建立城乡共享制度,让更多的城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以及现代文明逐渐朝着农村发展蔓延,使农村人口更加集聚,产业更加集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城乡人们都能享受到改革的硕果[2]。

2.2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由之路

美丽乡村作建设的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农村社会。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方式也渐渐粗狂起来,使得我国农村资源环境日益恶化,而通过加快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改变农村原有的经济结构,转变人们的生产消费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要素,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应与生态文明相结合,使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只有统筹好城乡发展的要求,使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推进,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中国建设[3]。

3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3.1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文化

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城市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使得农民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因此应不断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每个公民的思想意识中,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促进今后生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还要将乡村文化进行推广普及,培育村民文明新风尚,让村民可以真正的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并与自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使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得到提升。

3.2建立和谐统一乡村生态文明

和谐统一的乡村生态文化是传统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农业不断朝着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经营,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改变个体经营的模式。各个地区的乡村应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经营道路,让乡村群众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新时代下的文明成果。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理念,让农民可以生产出优质的蔬菜水果以及各种农作物,将生态文明理念很好的融入到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4]。

3.3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政府部门应乡村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朝着环保节约方向发展,使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地方政府官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乡村发展的现状来规划具体工作,稳固乡村的基础建设,发挥出人民群众的主导力量,将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只有使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满足,才真正的实现乡村富裕。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使群众在积极健康的思想下,更好的展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使美丽乡村建设有着良好的环境基础,开创建设美丽乡村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振晓.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前线,2017(6):64-66.

[2]田志婵.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J].河南农业,2017(32):64.

[3]刘振晓.将生态文明理念注入美丽乡村建设——山东省烟台市实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5):56-57.

[4]周国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人民日报,2012—8—6(2).

论文作者:陈林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_陈林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