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网络构架,承担传输电能的重要作用。建设质量优良的电力线路,对电力系统意义重大。笔者从事电力工作多年,分管农网工程建设管理,多次参与农网建设施工质量检查,认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特别是线路隐蔽工程部分要想确保获得优质工程建设必须从质量体系建设、质量管理措施、施工验收管理、持续质量提升等多维度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
关键词:电力线路;隐蔽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电力线路隐蔽工程是指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将被后继工序施工所隐蔽或覆盖,而无法进行质量检查或整改的工程项目;它可以是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隐蔽工程有两个要素,一是被后续工程完全覆盖,二是除非对覆盖其的后续工程进行破坏,否则无法检验其质量情况。可以说电力线路隐蔽工程是涵盖多工种的复杂的工作,它有着专业性强、施工环境复杂、作业点多面广等特点。而对于电网建设项目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工作,质量体系建设(设计)、质量管理措施(检查、评价)、施工验收管理(签署手续)、持续质量提升(整理归档),是确保电网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根据电网工程特点,以架空线路为例,重要电力线路隐蔽工程类别主要有:1.基坑、基槽隐蔽;钢筋隐蔽;基础隐蔽;埋置于基础砼、建筑物中的的管线、管路、预埋件;接地装置隐蔽等。
1.质量体系建设
电力线路隐蔽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要把好几个关口:第一、完善施工组织。组织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的熟悉,进行施工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并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检验,准备施工所需的施工机具和计量器具,实施准入制度以确保获取对应的上岗资格证才能够进场施工。第二、设定质量样板标准。在开展工序施工时,首先要选定某一处施工为“样板”,建立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工序和质量进行施工,同时让施工人员观摩该“样板”施工,对基础工程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及质量通病防范措施宣贯,等到样板施工完成之后,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设计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及评价,现场明确每一道工序流程。按此标,每一处施工及工序必须按照“样板”的标准开展施工。第三、贯彻落实质量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级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第四、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制度,即实施“三检制”——内部要施工人员的自检、不同工序之间的互检、项目部门的抽检;在外部要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旁站检查、在施工期间的中间验收、工程完工后的竣工验收,如有特殊施工或者工程有特殊要求,则需要实施特殊检查。第五、构建施工质量考核制度,按照公司制定的考核制度以及工程项目的相关质量考核制度,制定出施工质量和经济相关联的质量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施工单位诚信评价体系进行评价与责任追究,以此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管理质量。
2.各种类别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基坑、基槽隐蔽
一是在地基加固处理(包括加垫层、换土、夯实等)以前,对开挖、平整后的基坑、基槽的尺寸、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在基础施工前,对地基加固处理以后的施工质量或者开挖、平整后的基坑、基槽的尺寸、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查验收。
2.2钢筋隐蔽
要检查钢筋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原材料及焊接取样试验、钢筋数量是否足够、搭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3基础隐蔽
要检查基础浇注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质量是否存在缺陷,是否满足回填条件。
2.4埋置于基础砼、建筑物中的的管线、管路,预埋件等
要检查预埋管线埋设是否牢固、布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预埋件的规格、标高、轴线是否正确;涉及压接工艺的要进行压前压后尺寸检查。
2.5接地装置隐蔽
要检查接地体的材质、规格,接地装置的连接方法,接地体搭接长度及焊接面数,焊接的防腐处理,接地装置距地面高度,接地沟回填情况。
所有隐蔽工程施工结束之后,检查基础质量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可以回填隐蔽。如可以回填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恢复到原本的地形地貌。
3.施工验收管理
所有隐蔽工程均须停工待检,隐蔽工程检查率须100%。
3.1基坑、基槽验收基本要求
3.1.1基坑、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后(预留10cm),应及时报验。如因地质原因需要超深,必须得到地勘、设计、业主单位的认可。
3.1.2在报验前,施工项目部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并应形成拟验收部位的图纸,把拟验收部位的轴线、标高放至基坑、基槽内。
3.1.3监理项目部应对基坑、基槽的尺寸进行现场测量和记录,并签字认可,有超深的必须写清楚超深原因。超深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1.4如施工单位事前未形成相关图纸,则应在现场形成验收尺寸草图,相关人员签字认可后作为以后正式隐蔽验收图纸签字的依据。
3.1.5无论是正式隐蔽验收的资料还是现场草签的图纸,监理项目部必须留存一份备查。
3.2钢筋隐蔽验收基本要求
3.2.1钢筋表面应该洁净,不应该有污垢、油渍、漆垢及其他的杂质等。钢筋经除锈及去污染后,其尺寸、截面积及性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钢筋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设置、间距、绑扎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3墙、柱、梁均采用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
3.2.3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3.2.4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采取保护措施。
3.2.5钢筋连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的方式时,应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
3.2.6钢筋应经见证取样复试合格,试验报告符合要求。
3.3基础隐蔽验收基本要求
3.3.1基础隐蔽前混凝土养护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3.2基础的位置、尺寸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主要包含基础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平面水平度;基础的铅垂度;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铅垂度。
3.3.3基础外观质量验收:基础表面应无裂纹、空洞、掉角、露筋;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应无露筋、凹凸等缺陷,地脚螺栓孔应垂直;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3.4施工承包方执行“三级验收”
3.4.1“三级验收”指施工队自检,项目部复检,公司级专检。施工队确认工序已全部完成,按照原始施工记录,由各施工队技术员、专职质检员、工序负责人、技工到场检查,提出意见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项目部根据施工队提交的施工自检记录和申请复检书面报告,由项目总工组织、生技部、安监部专责工程师、施工队负责人并外聘特殊工种人员(测量工、高空作业人员等)到场检查,提出意见进行整改后申请专检;公司根据项目部提交的申请专检报告,由公司质量管理科专责工程师、公司具有质检员资格的专业人员组织专检,根据检查结论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整改完毕后,公司出具公司级专检报告及相应的检查记录,并向业主和监理提交中间验收报告[1]。
3.4.2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检查、评级采用逐基检查的方式,记录内容要清楚;根据检查结论及意见,需进行整改的,须整改后才能进入下一级检查。
3.5隐蔽工程验及时间要求
施工承包方应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项目部验收,施工承包方按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及时通知各质量责任相关单位到场验收。
3.6监理负责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证
3.6.1监理单位根据施工承包方三级自检合格报告、相应的检查记录进行现场验收,对于基础开挖隐蔽工程,隐蔽时必须按要求做隐蔽记录,并以图的形式详细描述开挖状况,由施工单位画图,其他验收人员签字,特殊隐蔽工程的隐蔽记录表符合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要求。
3.6.2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人员及业主现场代表验收合格后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作业。如发现不合格情况,监理单位必须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限期整改,施工承包单位不按时整改或拒不整改应下达暂停令并及时告知运行单位,不停工整改继续野蛮施工的立即书面报告运行单位,运行单位同监理单位依据施工合同下达停工通知书。
3.7运行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运行单位参与隐蔽工程的到场验收。督促所有工序、工艺、质量存在问题的消缺。
3.8隐蔽工程验收资料要求
隐蔽工程验收过程中必须留存文字、影像两方面互证的文件资料,以《南方电网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中“WHS”检查表为主,记录图、试验报告、影像资料为附件的方式归档,所有资料应及时进行整理归类存放,由监理单位保存旁证资料见表。
4.持续质量提升
4.1收集隐蔽工程资料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必须完善、文字和影像资料必须齐全、各项手续必须完备,不能有任何缺失,便于日后设备管理。
4.2全过程把控
施工过程中找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实现工程、施工效率、施工过程有效性以及工程特性的实现造成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实施改进。对于改进计划实施之后,需要将实施的结果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将有效的改进措施纳入到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从而使其成为质量管理遵守的原则。
4.3建立定期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例会,共同学习探讨质量管理文件资料,明确以后的质量工作目标和要求,确保建设出质量优良的电力线路。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网络构架,只有保证其隐蔽工程的质量优良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电力线路,以实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这对于电力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主要围绕电力线路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价值[2]。
参考文献:
[1]林以阳,电力线路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8(21):171-172.
[2]郭慧芝.电力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2):5-5,6.
[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4]四川省电力公司《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实施本
[5]《南方电网公司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2012版中变电土建下册附录J。
论文作者:颜平桂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工序论文; 基础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基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