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是否进入学术疲劳期——基于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文化产业论文,疲劳论文,学科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3)08-0055-11
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自改革开放至今已超过三十年,关于其系统性研究也已经历了整整10年①。然而,在2011年我国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文化产业学术发展的理论创新却并不显著。理论研究已经不能吸引实践者的关注,成为人们质疑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入了一个“学术疲劳期”②?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如何更好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更好地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对于理论的需求,从而永葆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之树常青?这也许是这一命题的价值:审视与反思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学术疲劳”主要表现为:成果发布速度(包括数量、质量两方面)放缓,理论创新性差,学科体系建构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学术界集体性“激情”衰退等。过去的十年,既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产生和发挥重大影响的十年。甚至可以说,没有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狂飙突进式启蒙运动,就没有今天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仅从文献数量来看,2000年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文献从1999年的71篇上升为238篇,增幅为235.21%。以2000年为分界点,研究成果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成的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爆发式增长的巨大动能。2000年至2011年间,除2007年增幅为-4.60%、2008年增幅为5.85%外③,增幅最高达到84.94%(2003年),最低为10.68%(2002年),平均增速为54.53%。而2003年恰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对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的社会需求直接导致了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生产。然而,2012年增幅由2011年14.90%的增幅下降为-2.02%。虽然这一数据并不一定说明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数量的绝对减少④,但至少可以反映出一种社会知识生产层面关注变化的基本趋势。
图1 文化产业文献量趋势图⑤
学术研究数量的起伏变化虽是一种反映和表现学术研究态势的现象,但却受一些内在原因和深层趋势的影响。“学术疲劳”作为一种对学术运动规律现象的基本概括,在当下是否成立?因何原因?有何影响?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
熊彼特将理论建构程序分为洞察阶段、概念阶段及模型建构阶段,认为所谓概念化,就是“把想象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以准确的概念来加以固定,给它们一定的标志或名称以便于识别,同时(有定理或命题)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⑥,概念化是一个事实猎取、内容概念化二者不断相互修正、彼此深化的过程。在这里,概念的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概念的理论化和规范化是科学的学术研究最重要的过程。没有概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就没有一个理论的科学建构、学科体系的创建以及学术的发展和深入。从这个意义来看,通过对文化产业概念体系应用变化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状况的分析,检测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能力状态。采用理论化程度和采用频度(仅是一种关键词的提取范式)双维度,依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展开对文化产业的概念体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一问题。
文化产业的概念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学界对“文化产业”概念尚不统一,但关于文化产业的原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核心概念辨析、本质及属性界定、内部结构划分、生发因素与逻辑分析等方面。这四类研究在文化产业研究史和结构体系中依重要性和发展需要依次展开、丰富,清晰地反映出了理论化水平的层级性,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依据。
一、核心概念辨析
这里所指的核心概念辨析是指文化产业研究的一级概念——“文化产业”及其相近概念的理论辨析工作。这两类概念研究关联性较强,且常交织于一个研究之中,但只有分别考察才能在理论分析上清晰化。
这方面的研究是国内文化产业最早开始的研究领域,其动机首先来自于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生产部门经济性功能的重新赋予和实践。2000年前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新文化经济战略,加之“入世”对中国文化贸易、文化领域发展的迫切要求,都大大激发了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以及理论研究领域广泛展开的“文化产业”研究。由于各国文化产业实践中概念采用的多样性,且不同概念往往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在国内实践和研究中概念混用情况严重,因而引发了“相近概念辨析”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之间,后拓展至文化产业内部的分支概念与主概念辨析中。例如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等。“文化产业”概念研究在相近概念辨析过程中也得以深入,进一步清晰了研究对象的边界,提高了理论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客观推动了系统地绘制和建构文化产业学科概念图的基础性工作。
(一)“文化产业”概念研究
这方面较为集中的研究成果有:《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安宇、田广增、沈山,2004),《中西文化产业概念分析》(白银亮,2004),《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海江、谭翔浔,2005),《解读文化产业概念的新视角——论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蒙一丁,2005),《西方文化产业理论与文化产业概念初探》(国伟,2008),《论文化产业概念与分类》(邓安球,2008),《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概念转型》(陈卫星,2009),《文化产业概念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李彪,2009),《基于文献综述的文化产业概念反思》(曾贵,2010),《论文化产业的概念与文化生产的价值规律》(伍硕,2011)等。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见,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存在“广角”、“窄化”两种定义模式和研究路径。
那种将之“窄化”、具体化,突出可操作性的定义模式,多采用“文化”和“经济”二维综合的定义模式,即在定义中同时强调其精神性生产的本质属性和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有代表性的定义如“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创造性地利用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价值,并采用工业生产手段大量复制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总和。”⑦“文化产业是使文化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既保持各自的特殊性又把二者合为一体的产业。”⑧喻秋霞通过梳理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后认为,在“文化产业”概念界定方面,学者认同较高的方面集中在: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提供;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经济性与精神性共存的行业特殊性;与文化事业相区别。李思屈、李涛对现有文化产业定义的概念模式进行了分类,归纳了五种:“精神产品和服务”说、“意义内容”说、“版权产业核心”说、“工业标准”说、“文化娱乐集合”说⑨。这些定义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内部结构细分和体系建构,但基本上都未跳出在现有经济体系中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特殊产业而进行产业特性分析的窠臼。
另一种定义模式则注意到了文化产业的多维性,并试图从文明转型的“广角”多维理解文化产业的当代实践。安宇、田广增、沈山在《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一文中,对国外文化产业定义进行了梳理,基本反映了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研究的多维度、多层次性,认为这些定义之间具有共识和互补性。国内也有一些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产业定义和本质研究,例如“文化产业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凭借物质的第一、二、三产业成果形成的精神生产的产业。源于物质产业又高于物质产业的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⑩,“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构成的重要组织形态和文明方式,它以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参与配置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11)。
(二)相近概念间的辨析
针对实践和理论中严重存在的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混用情况,部分学者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概念辨析工作,代表性成果有《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比较研究》(罗兵、温思美,2006),《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创意产业的联系和区别》(张涵,2008),《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政策性概念的一些思考》(胡惠林,2009),《文化产业,抑或创意产业?——概念与政策趋向的差异》(章建刚,2009),《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于嘉,2009),《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概念探讨》(赵继敏,2011)等,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概念间的结构从属关系,勾勒了其不同的意义指向与结构性构成情况。
早期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研究多倾向于对其产生的不同国家意图、语境背景、分类标准的描述。后随着“创意产业”概念的引进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力扩大,概念、分类混用情况的加剧,学界才更多地关注于三者关系的辨析研究。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和“文化创意产业”,几乎成了“文化产业”的同义语……但只有当“创意”成为文化商品而有偿使用时,即“创意”成果作为文化产品进入生产经营且进入市场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实现了关于“创意”的“文化产业”运作,才有商品和市场意义上关涉“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另一种观点认为,三者间具有不同的侧重,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所形成的交集部分。例如项仲平、邵清风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再次界定,并以图示说明了三者的关系。这个关系认定是从一个狭义的文化产业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行业集合——出发所作的判断。第三种观点则从一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产业系统和社会形态改造功能的广义的文化产业出发,将文化产业视为一级概念,创意产业为其一部分产业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文化产业是一个同时包括‘创意’和‘复制’两个最主要的文化产品生产阶段的系统整体概念。”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是由价值链定律而非产业链来决定,在价值链的连接中,创意产业始终处于文化产业的上游。
“创意产业”概念在实践领域的快速普及一方面出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强势传播,一方面也带有学者为争夺话语权而强势推导的政策和发展导向性。对于实践领域概念的混用,学界有不同观点,赞同者认为,实践中的混用无大碍,但可以视为一种政策风向标,反映出了政策的弹性;反对者认为,如果不能尽快地从政策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层面上建立起科学性,将会给我国刚刚兴起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战略上的严重混乱。然而,研究领域的概念混用问题则会导致那些基于概念的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和领域设定的不确定和不准确性,不利于学科的理论性建构。在中国知网(CNKI)中,分别以“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篇名检索可得以下结果:“文化产业”文献量为11727篇,“创意产业”文献量为5057篇,“文化创意产业”文献量为2837篇;而以“文化产业”为主题检索,并在结果中展开全文关键词检索可得以下结果:包括“创意产业”的文献量为6918篇,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献量为5193篇。可见尽管很多研究以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但更多的研究是在文化产业的框架下涉及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分析。因此可基本判断,在多数应用型研究中,虽然存在多种概念并用甚至混用的情况,但将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置于文化产业研究之下的概念逻辑关系结构是基本清晰的。
以上分析可见,在文化产业研究发展的早期,学界充分展开了“文化产业是什么”问题的理论研究。文化产业作为新生概念已从事实成为观念,从观念成为规范性的概念(12),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也通过核心概念的可操作性研究,切实回答了现实问题、推进了实践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鲜明的概念和研究窄化趋势,即偏重于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展开研究,这对深入研究时议题的设置、理论视野的窄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广角”的文化产业概念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原因在于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是文化产业定义困难的原因,现有的任何一种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都不能涵盖其所有内容(13)。其研究的迫切性在于:文化产业从概念界定上偏向于意义生产和经济模式两个维度,而在实践中有整合传统产业,并作用于社会、文明转型的战略意义,因而窄化的概念界定对于现实实践存在“解释盲点”。战略研究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为广义的社会层面,关注“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4),相比之下,战略和社会维度的概念研究并非主流,也是应用研究中引用较少的理论维度。概念使用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它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解释力,尤其是当“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尚处在理论与政策建构的幼稚阶段,还需要培育壮大的时候,“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突然之间蜂拥而至,结果造成当一个新概念尚未成熟成为社会的稳定性认知的时候,另一个概念又出现了,从而使得前一个概念的生命力迅速的降低。学界概念使用的混乱导致和造成了社会接受度的混乱,进而造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社会影响力的递减。这或许正成为反映当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学术疲劳”的一个重要症候。
二、本质及属性界定所涉概念
基于文化产业广角、窄化两种理论路径,文化产业的本质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一种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来研究其本质和属性,这种研究路径之下,对文化产业本质属性理解的理论源主要是“文化经济”相关理论;另一种将其视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阶段和现象来理解,其本质理论的发展偏向于战略研究层面。
(一)作为经济形态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种生产力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文化经济发展到现代的表现形态(15),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文化的产业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因此,才有“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是从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中逐步过渡来的,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的实践”(16)的普遍看法。“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化”、“经济文化化”(17)是分析文化产业本质属性时最常采用的三个概念。
文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的“非生产领域经济学”,其概念在这一领域有大量研究。例如《文化经济学》(胡惠林,1996),《文化经济:国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基于CNKI(1991—2007)文献的分析》(张来春,2008),《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文化经济论纲》(俞伯灵,2005),《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张保权,2006),《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金元浦,2000),《“文化经济”:历史嬗变与民族复兴的契机》(谢名家,2006),《文化经济论与文化产业研究综述》(马海霞、吕倜然,2007),《关于文化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李新家,2006)等。CNKI中以“文化产业”为篇名(11738篇),在结果中全文检索“文化经济”一词,共有10201条记录,占总文献的87%。可见,文化产业研究学界都不自觉地意识到二者间的联系,故多借用这一概念。然而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对“文化经济”概念本身以及其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研究展开较少,目前尚未检索到二者区别和关系的专题研究。张来春在分析了1991年至2007年国内关于文化经济的研究文献之后,认为有部分学者甚至把文化经济理解为文化产业。例如,在文化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利用的文化资源不断增加,因而都具有了某些文化产业的特征(18)。
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同构性。纪光欣对这两个概念展开了定义,认为,“当代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使经济与文化双向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了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这一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向”(19)。与“文化经济”概念应用情况类似,“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等概念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也存在应用多、研究少的状况。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也与文化经济学自身发展周期性波动相关(20)。
(二)作为文明形态的文化产业
各国之所以在进入21世纪前后纷纷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文明形态发展的历史必然。文化产业在当代具有整合力,以文化进步为表现,统摄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化、优化发展,因此其本质上是一国的文化战略。这一维度的本质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概念,较为集中的有:文化战略、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
这些概念中有一些因其在实践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而逐步概念化,理论化程度有所提高,而有些概念虽然采用度较高,但理论化程度较低。在CNKI中以“文化产业”为主题,在结果中以各关键词为篇名检索所得结果为:“文化产业战略”研究393篇,“文化软实力”研究256篇,“文化发展战略”研究630篇,“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100篇,“文化竞争力”,研究67篇,“文化战略”研究51篇。其内部结构比见图2。
图2 文化产业的战略研究议题结构分析图
图2表明,在文化产业研究关注较多的概念主要有“文化产业战略”和“文化软实力”两个,占总额的68%。其中“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学者基于国外“软实力”理论而独创的概念,是近年来国内概念理论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其本身的概念化和理论化水平较高,也大量展开了与“文化产业”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比对研究,成果丰硕,且体系初建,有成为一个单独研究领域的趋势。但从理论体系上来讲,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方面,CNKI以篇名检索“文化软实力”所得文献为3048篇,而篇名同时包含“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的文献为372篇,占总数的12.2%。因此其理论化水平无法直接归结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理论水平。“文化产业走出去”因研究多集中于策略应用型研究,就其本身的概念理论水平来看是较低的。2012年,王明宇就“文化竞争力”与“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概念辨析,而对于文化战略、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战略等的系统性辨析目前研究并不充分。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根据上述检索结果计算,以本组概念为标题的研究仅占文化产业主题研究文献的5.52%,这表明这种较广视野和路径的研究在全部文化产业研究中并非主流。事实上,作为文明形态的文化产业远非目前战略研究所涉及的概念属性可以涵盖,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社会属性(一些核心概念如文化产业公共责任、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文化民权、文化产业正义(21))等虽然也有学界关注,但关注度较小,也较少形成特有的学科独立概念。
这种状况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阶段性难点。学术深入在概念化过程中有两个向度,一方面是普及度较高的概念形构了学科概念体系,使研究面不断拓展、体系不断完善细化,另一方面是特定关键性概念和理论的提炼和深度化发展。这二者都是文化产业学科的概念化过程中有待发展的方面,特别在概念理论深化方面,其抽象、概括、发展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现实观察和理论积淀,因而是研究发展的难点所在。以最近出现的“文化治理”概念发展为例可见一斑。“文化治理”早有使用,且领域较广,但都未作为一个学理性的概念而使用。1994年何满子曾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化治理》的文章,从大量社会现实描述的角度谈及了社会文化氛围的优化问题,未涉及概念理论问题。2000年前后,这一词作为政府文化部门管理文化的一个专用词,在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中也开始逐渐涉及。在以“文化产业”为篇名的研究中,全文含有“文化治理”的成果有8篇,其中7篇研究只作为一般词汇使用,未在概念理论上展开分析。《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一文从中国社会转型的高度提出,目前中国正进入国家文化治理时代,不仅对概念、本质、对象、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且展开了其与文化产业关系的分析,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正是在中国国家治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后被赋予承担国家文化治理职能的。”(22)而这正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所缺乏的。这是造成所谓“学术疲劳”的又一个原因。
三、内部结构分析关键词
内部结构是随即展开的一个研究领域,动力来自于理论对于现实实践的指导性需求一种可操作性很强的分类方法,因此对应于核心概念的选择路径,则多出于一种偏向于窄化的概念理解。
关于文化产业分类在国内外都是存在较大争议的实践和理论领域。例如国外学者大卫·索斯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文化产业(创作意义)、本体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亚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扩展性文化产业(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向相关行业纵向递进或横向延伸而形成的交叉产业网络以及三大产业中较多地体现文化特征和审美艺术特征的部分行业)、泛文化产业(赋予一切生产活动和产品以文化标记的产业)。国内学者金元浦将文化产业可区分为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24);王亚川提出的资源型文化产业、制造型文化产业和创意型文化产业三分法;舒扬提出的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六分法等。这些结构性概念有些在学界被广为采用,如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些采用率较低。表1提取了一些在文化产业研究中具有多业态概括性的概念,并对其使用频度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在诸多分类中,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有两类分类:一组是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分类法;另一组是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第一组概念是国家统计局所界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政策指向性强,而且是目前文化产业研究主要的统计数据来源,因此被大量采用。然而这一标准的合理性有广为讨论,有认为该分类标准“不能适应目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25)。在主题为“文化产业”的研究文献中,全文涉及“核心层”的记录占总文献的6.09%,“外围层”占4.67%,“相关层”占3.38%,可见以此为分类法的研究并不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三分法的使用率和认同度高于国家统计局标准。其中传统文化产业文献量为19880篇,占总文献量的73.25%,现代文化产业18587篇,占68.49%,新兴文化产业15974篇,占58.86%。然而这一组分类标准的概念化水平不高、概念理论辨识度不清晰。一方面,少有学者对这组概念作定义,胡惠林将三者界定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文化产业;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大规模机器复制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现代文化产业;以信息文明为基础、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新兴文化产业(26),这一定义模式有待在进一步的业态分类中论证和深化。另一方面,存在这三个概念业态指向不统一的情况,例如有些研究将广电产业视为现代文化产业,而有些研究将其视为新兴文化产业。
以上概念在总研究文献中所占的平均比例为26.76%,表明这些概念在文化产业研究的分类研究和应用中使用率较高,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比例从73.25%到1.18%不等,平均差达21%,表明这组概念的离散度较高。而视本组关键词为整体展开结构分析(见图3),可见关注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内容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四个概念占本结构的49%以上,反映了概念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发展阶段和需求的相关性。即文化产业研究在结构分析时的“现实性”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使得理论研究领域,对于中观层面的结构和分类研究很容易地被“按不同业态分类”这种更具操作性的研究理路所替代。
图3 文化产业构成性概念结构分析图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文化产业中观结构的研究的必要性。文化产业业态较多,如不展开分类,一方面无法在理论层面展开形态丰富性的研究,也无法较好地展开理论上的宏观把握。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整体性概念,一个属概念,也是对于具体文化产业种类的抽象(27)。因而不能将具体的文化产业业态作为概念体系建构的依据,而应基于某一文化产业学理论体系规划模式而建构概念体系,或从一些中观的,具有理论意义的分类模式中研究概念体系建构。这种分类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具有相似性特征问题的类型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抽象-具体的统一,从而拓展理论深入的可能性。
四、生发因素、逻辑分析关键词
文化产业产生、发展的构成性因素及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和逻辑是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其理论概念也较为丰富,有国外理论归纳也有根据国内特色而原创的概念。这些概念系统性较差,无法展开较为完备的分类,且大多数仅是研究采用较多的关键词,并未发展为理论分析的核心概念,因此无法依此建构较为完整系统的概念体系图。如作大致分类,属于产生和发展条件方面的概念有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批量复制、传播技术、数字化等;生产性要素方面的概念有: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产业融资等;生产方式有关的概念有: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力、原创力、文化创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贸易、文化消费、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区等;运作机理方面的概念有:文化生成机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后福特制等;制度条件方面的概念有:文化立法、文化体制、文化制度、文化产业规划等。这些概念采用情况图如下:
图4 文化产业部分关键词采用情况图(28)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以上概念中,采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依次为: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体制、文化市场、文化服务、文化消费、文化创新,基本上都是一些与实践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概念。而一些涉及文化产业本质的重要分析性概念并未广受重视。如文化生成机制、文化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是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而在现有研究中的关注度较低。
与此同时,表1采用度较高的一些关键词并不一定代表其概念化、理论化程度较高。以“文化产品”概念为例,在CNKI篇名检索“文化产品”所得的448篇文献中,理论研究仅64篇,占总数的14.29%,且多集中于文化产品价值分析、产品公共性等研究,定义、特征等原理论研究较少;应用型研究中标题含“出口”、“贸易”、“走出去”字段的文章有60篇,含“开发”、“营销”字段的文章67篇。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著作中,涉及文化产品概念的也较少。相比之下,文化营销学等更次级学科中会涉及文化产品概念,如将“文化产品”定义为“一切能提供文化利益并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产品的总称”(29),并将文化产品整体的构成锁定于三个方面:核心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载体、延伸文化产品。臧秀清、游涛在研究国内关于文化产品的定义后认为,这些研究虽本质上为把握和界定文化产品的定义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但却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将文化产品定义为“由文化产业相关人士或者部门创作的,以文化或艺术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满足大众娱乐的文化载体。”(30)由此可见国内学者的概念化模式多以综合为主,原创性较差。一个可以比较的例子是国外学者布迪厄从文化资本理论角度对文化产品所下的定义,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统一”,“文化产品既可以表现出物质性的一面,也可以表现出符号性的一面。在物质性方面,文化产品预先假定了经济资本,而在符号性方面,文化产品则预先假定了文化资本。”(31)
概念的背后是问题与需求。当一种概念被普遍接受,问题初始需求获解之后,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需求,这就需要概念内涵的深入与本质的进一步发现。从文化产业生发因素、逻辑分析时所涉及关键词的采用度和理论化程度可基本判定,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经历过一个从理论到应用的大幅度转向式发展。多数概念因政策和实践的需求而成为研究的关键词,而非理论研究的专题,其概念化、理论化程度较低。因此,如何揭示概念应有的科学深度,使之更准确、更正式地反映和表现现实,也就自然地成为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对理论研究提出来的需求。能否满足这种需求,将取决于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学术创新的能力。
五、文化产业学科概念研究评述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文化产业概念研究中存在概念研究发展水平层级明显的特征,以及研究路径窄化的趋势,总体上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概念体系。
(一)概念研究的层级特征
其表现为:核心概念辨析和本质研究是认同度和理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而结构分析、生发及逻辑分析领域概念的离散度高、理论化程度较低。
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较多地集中于核心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研究领域,研究的广泛开展拓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的多维性,深化了理论深度。这与该领域研究问题的相对集中有一定的关系。结构分析、生发及逻辑分析领域是理论深化的第二阶段,需研究的问题有所增多,与前一阶段研究相比,从概念提炼、概念化、理论化发展到概念认同度,其整体水平较差。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概念提炼、整合、类型化、结构化水平较低。例如许多普遍认同的概念多从其他学科直接引入,并且多未在本领域内重新展开更为深入理论探讨,如“文化消费”概念;或将不同领域概念直接拼接而生成新概念,如“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产业链”,“文化资源产业化”,“农村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等,这种模式虽然在实践中指涉性很明确,但在学科理论建设中还需进一步通过理论化水平的提高拓展理论深度分析的可能性。其次,理论化较高的概念多来自于国外研究,如“文化资本”、“规模经济”、“后福特制”、“社会网络”等,但国内外理论水平不对接,存在理论深化难度,采用度也较少。其三,政策和实践对概念关注度和认同度影响较大,如“文化产业走出去”严格意义上不能属于理论的概念范畴,但是研究的一个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规划等也是因各地在实践中的大力推动而快速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概念和理论研究领域。
刘吉发、陈怀平比较了中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概念的论述后认为,从概念内涵上看,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理论概括程度较高,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点,从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中“离析”出“文化意义”、“文化附加值”等,学术性较强,也较为科学和精确;而中国的文化产业概念理论概括程度较低,倾向于从政治经济学等角度看问题,具有较为鲜明的政治色彩,但由于适合我国国情,易于为人理解和接受,操作性较强(32)。
(二)研究路径窄化趋势
其表现为:核心概念研究中存在着“广角”和“窄化”两种理解模式,受到实践对于理论的可操作性要求的影响,尽管实践和研究所涉及的问题面延展较大,但“窄化”研究路径成为主流。“广角”的文化产业研究在概念、本质、结构中虽都有所涉及,但并非主流。
在概念界定上,“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构成的重要组织形态和文明方式”(33)等即是一种作为文明形态的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根据这一属性,文化产业本质上应该更多关注于“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34)。至于在结构层面,也有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35)划分。这种“广角”反映了在文化产业概念及本质研究层面的理论深度。然而,迫于对现实的指导性需求,后期研究出现了“窄化”和“应用为主”的趋势。指导实践需要概念和理论的快速“可操作化”,而“窄化”的概念和理论路径因更容易实现清晰界定、便于分类,而具有强可操作性优势,成为一种无意识选择的学术自觉。应用型研究以这种“窄化”的理论视野为主体,尽管随实践的快速发展,需研究议题不断增多,多数研究基于已有核心概念和理论成果阐发理论,对于新问题而产生的新概念多有采用而少有学理研究,因此出现了虽关键词层出不穷但理论发展却不断浅化的趋势。
过去研究对“文化产业”所采取的界定“窄化”策略,在早期学科初建、实践初兴时有便于分类的优势,但在深化期,则不足以分析解释其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及其影响。概念发展和理论发展受政策和实践左右,重操作性、应用性,而忽略了理论的建构性和批判性。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现象是,尽管普遍认同“文化产业先是‘文化’后是‘产业’的观点”,但有些概念在理论上甚至存在将某些文化产业业态和部分地区发展模式引入一个“被文化遗忘的角落”的导向性错误,例如看似有所创新的概念——“文化地产”。
(三)文化产业研究的概念体系尚未形成
首先,从理论化程度来看,以上四方面的概念分析中的大部分概念因其理论性不完备,而以“关键词”定位更为准确。通过CNKI检索文化产业研究文献所提的关键词来看,学科代表性较低。对以“文化产业”为篇名检索所得的34401条记录按中文关键词分组可得以下结果:
60个关键词中可独立视为文化产业研究概念的只有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政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体制改革、民族文化、网络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体制、旅游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工业、文化品牌,不到总量的1/3。总体上看,关键词提取较为杂乱,理论专业度低、学科规范性差。
其次,概念研究尚在一级概念阶段,还无能力构建较为系统的概念图,对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制约。之前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提取的概念来看,不具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足以支撑学科理论建构。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却同时存在大量相近概念,概念的认同度较低。国内多位学者曾对文化产业学科理论建构框架展开过分析,如果任选一种框架模式来检视当前研究,则会发现仅概念体系建构就存在大量的研究空白点,许多作为理论基础的概念甚至尚未提出。
六、结语
综合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出现的“学术疲劳”是客观存在的研究现状,出现于学术研究从“是什么”到“应该是什么”的转型过程中,其原因在于发展中为提升理论解释力而采取的“窄化”、“可操作化”研究路径,以及因此而出现的现有理论条件下对于核心问题的迷失和理论解释力的下降。这种困境的解决首先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视野调整中重新设定议题。
早期文化产业研究因国家战略转型和加入WTO的迫切性而展开,学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压力之下对于前沿问题的模糊判断和研究冲动,涉及大量概念理论性研究,也发展了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文化产业是什么?”的理论问题。这在中国早期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阶段不仅具有较强的启蒙作用和动员作用,而且在具体实践中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持。然而也正是出于这种对于现实迫切需求的回应,关于“文化产业是什么”的回答在开启了理论研究的开放性之后,也形成了无意识的理论研究的“闭合”,即窄化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快速发展的今天,产业的宽度和深度都有了新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理论依然需要回答“是什么”。但如果禁锢于此,一方面会发现疲于应对,另一方面会发现现有理论的“解释乏力”。因为那种侧重于应用、受限于现实、仅为方便分类的“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所形成的概念群,不足以在理论上解释新问题;概念体系内缺乏原初的创新性,造成理论创新乏力;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倾向,使学科理论化、体系化建构远在议程之外。这即是理论“闭合”形成的动力不足——“学术疲劳”现象。
现在都在谈“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方面严重落后于实践的发展”(36),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指导性还是显得比较薄弱(37)。而在理论上要回答的问题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产业实践,理论研究的纷繁复杂是必然,但当下的首要使命概括是什么?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完善、学科理论和实践力的提升,需要基于寻找现实“真问题”与概念归纳、理论化间的相宜相长而建构理论体系,也需要从主流的“产业”视角进一步拓展基于价值理性和社会转型的理论视野。因此,文化产业研究无论是在具有内部性的产业运动规律、产业业态分析等方面,还是在具有外部性关系特征的产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在理论上探讨“文化产业应该是什么?”的重大命题和基于此的策略对策研究,才有可能为文化产业实践提供具有方向性意义的理论支持。
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型,需要重启理论研究的开放性,重新重视作为“文明形态的文化产业”研究视角。“作为文明形态”与“作为经济形态”的文化产业理解,首先在宏观关系层面就存在巨大差别,需要从人、国家、社会的层面建构理论关系。这需要在理论实践中首先克服文化产业重应用轻理论的窄化、浅化和功利化的研究倾向。文化产业学是一门综合的大人文学科,理论发展要基于众多学科的理论积累,是一类不具“效率优势”的研究。正如文化产业发展不能简单以“经济价值”为取向,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产业研究也需要静下来、沉下去,才可能真正发现“真问题”与“核心问题”。
注释:
①近十年是文化产业研究系统化、理论发展最为重要的十年。相近观点可参见:齐骥:《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化产业十年总揽(上)》,《学术探索》,2012年第2期。
②这一观点是胡惠林在2012年12月12日“全国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联席会议(武汉)”上提出来的。
③2007、2008年文化产业研究的数量减少、增幅下降,是否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关,需要其他研究论证。
④如果要在数据上论证学术成果发展速度快慢,需要在科学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大量详尽的文献甄别与剔除工作,才能科学证明。因此,本文所采用数据的功能仅倾向于一种基本的趋势描述。
⑤数据为1995-2012年以“文化产业”为篇名经CNKI检索所得,基本趋势经由2013年4月、5月、6月的分别取值确认,具体数据和图表以2013年6月3日数据为据。
⑥[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朱泱,孙鸿敞,李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⑦曾贵:《基于文献综述的文化产业概念反思》,《创新》,2010年第9期。
⑧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⑨参见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⑩谢名家:《文化产业:精神生产发展的现代形态》,《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
(11)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2)参见王广振,曹晋彰:《文化产业的多维分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11期。
(13)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与运动规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4)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5)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6)马海霞,吕倜然:《文化经济论与文化产业研究综述》,《思想战线》,2007年第5期。
(17)类似的概念有“产业文化化”,如厉无畏,王玉梅的《论产业文化化》等。经CNKI检索,以“文化产业”为主题,在结果中全文检索“经济文化化”为1110篇,“产业文化化”为466篇,故采用“经济文化化”概念。
(18)李新家:《关于文化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思想战线》,2006年第1期。
(19)纪光欣:《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及其哲学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0)在CNKI中以篇名检索“文化经济学”可见,研究成果于2006年达到峰值,2010年之后快速萎缩。沈全芳、范汉熙2010年在总结国外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时认为,“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更多地注重了创新而对自己的内涵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这种理论发展状况在国内更严重。相比之下,2013年5月,胡惠林发表的《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是该领域理论突破较大的成果。
(21)胡惠林教授提出的概念,他在《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地理学问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论思考》,《再论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两篇文章中,以此为主题,分别讨论了文化产业的历史与地理问题,权利与权力问题。
(22)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23)该研究中表1、表2的检索方式为:以“文化产业”为主题,在结果中全文检索各关键词;其中,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CNKI文献检索总量为27139篇。
(24)金元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25)左艳提:《对文化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4期。
(26)参见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力量的发展方向——兼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新政》,《学术月刊》,2009年第8期。
(27)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28)数据基础为:CNKI以文化产业为主题,全文检索各关键词所得文献数量。
(29)李怀亮,金雪涛主编:《文化市场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30)臧秀清,游涛:《文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探索》,2011年第5期。
(31)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32)刘吉发,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33)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学概论》,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34)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35)此分类出自国内学者金元浦,尽管这种分类在现实实践中因二者的无法分割性而可操作性较低,但对于理论层面的文化产业结构分析有着重要意义。参见金元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36)王骏飞:《当代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7)彭立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超前于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