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鼓励教学论文_郑珺瑛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鼓励教学论文_郑珺瑛

郑珺瑛(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学生也非常喜欢上美术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制作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鼓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7)2-0070-01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孩子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发挥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孩子感受美;能使孩子热爱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堂,产生学习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多年美术教育教学的探索,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美术课堂中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才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只有孩子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孩子,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孩子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孩子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孩子的审美感受,鼓励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孩子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三、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孩子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孩子依照范画样本制作,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孩子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另外,我还鼓励孩子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孩子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孩子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孩子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动手操作、自我体验是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让孩子完全参与到了手工粘贴画中。因此,它也是训练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四、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孩子的创作思路,使孩子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孩子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孩子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孩子心灵的反映。

五、鼓励肯定孩子,激发孩子成功

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孩子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孩子创造、表现美的欲望。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孩子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在孩子的绘画技能、手工训练出现疲惫的时候,教师要加以鼓励,讲讲历代名画家的求学故事、成长经历,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进而强化学习兴趣的持久度。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鼓励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孩子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扬他的“闪光点”,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鼓励教学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绘画环境和气氛,消除孩子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孩子感到绘画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参考文献

[1]殷杰.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鼓励教学[J].新校园旬刊,2013(7):96.

[2]杨惠彬.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J].福建教育,2013 (11):56-57.

论文作者:郑珺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鼓励教学论文_郑珺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