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刘训娜

(济南军区总医院干部二科一区 250031)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患者。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预防组则加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调查患者满意度,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预防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患者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满意度;预防性护理

我国老龄化加剧,导致老年患者增多,其中呼吸内科作为常见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较多。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身体机能不断衰退,抵抗力与免疫力逐渐下降,发生呼吸内科疾病后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导致护理满意度较低[1]。为了尽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预防性护理可针对发生原因与诱因等进行提前预防干预,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为了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我院针对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患者。常规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6.8±3.5岁(55-81岁);病型包括支气管哮喘12例、支气管扩张13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预防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6.4±3.4岁(56-80岁);病型包括支气管哮喘11例、支气管扩张13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在前述资料上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预防组患者则加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处理,措施如下:①重视院内感染监控:从思想、管理制度、组织、人员调配等方面完善本院呼吸内科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护理人员重视呼吸内科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及自身手部等处的微生物监测,保障均满足相关标准。临床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使得操作满足《医院感染管理指南》标准。②阻断外源性传播途径:护理人员勤洗手,使得手部细菌控制在<100个以内,尤其是接触患者黏膜与呼吸分泌物、接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手术者及接触正在使用呼吸治疗装置前后等情况,应严格吸收。危重症患者医疗操作前戴手套,减少交叉感染,每次医疗操作前均更换手套与洗手。肺部感染危险性会随吸痰次数增加而增加,为此吸痰次数应合适,当呼吸道分泌物达到确定量时可吸痰处理。气管切开在无菌条件下执行,在更换切开套管时,要求无菌操作,更换后的套管严格无菌。应用呼吸机期间,彻底消毒呼吸机相关仪器与设备。③重视支持治疗与心理护理:临床护理期间重视全身支持治疗,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提高。严格掌握侵袭性操作适应症与禁忌症,加强消毒与隔离制度,定期消毒病房。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重视感染宣教:入院后做好院内感染知识宣教,确保一患者一套检查与护理用具,管床护士每天进行检查消毒,而意识障碍者与长期卧床者应协助他们摆放良好的肢体位置,勤翻身与叩背及吸痰,减少压疮[2]。意识障碍或长期卧床者,则在病情允许下将床头抬高30-45°,监测患者体温与脉搏等,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症状。⑤合理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明确病毒感染者无需抗生素处理,可严格按照病情实施病原学检查,采取药敏试验,根据药敏培养结果,结合抗生素特点与生理及病理等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达到真正的抗感染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调查患者满意度,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评价标准

护理结束后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对护理越满意[3]。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χ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预防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患者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3 讨论

呼吸内科接待的患者中老年人较多,而老年人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降低,发生呼吸内科疾病后病情较重,治疗难度较大。老年人呼吸系统形态发生改变后,使得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少,支气管腔狭窄,保护性咳嗽减少,使得呼吸肌发生退行性改变,对细菌滋生有促进作用[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属于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一些研究中指出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属于感染高危人群,其中年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插管、抗生素应用等都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发生。为此,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我院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预防组则加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预防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患者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制定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抓住感染薄弱的环节进行管理,侧重院内的感染监控与感染预防,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积极做好支持治疗与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与抗生素合理应用,增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阻断传染源与传染途径,积极保护易感人群[5]。综上所述,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辉,侯燕,王秀丽等.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2004-2006.

[2] 郑星,李萍,何滢等.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28(14):3175-3176.

[3] 禹周萍.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9):42-43.

[4] 杨超.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91.

[5] 周玉,岳欢,刘浏等.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的价值[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9(6):209.

论文作者:刘训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刘训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