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论文_张洪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论文_张洪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041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施工材料,因混凝土具备环境优质、成本低与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对于工程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是工民建中主要研究的内容。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改进,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系统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工民建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适当创新与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极其必要。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施工环节较多,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全面、充分地掌握该项技术,由此可见,通过分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必不可少。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工民建工程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对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在工民建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甚至很多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并不具备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且工民建工程中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这些现象就会造成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为了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要对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同时加大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使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当先湿润模板,而且墙与柱模板清扫口位置应当在清理完积水和杂物后封闭。混凝土材料从吊斗口位置下落的倾落高度应当控制在2米范围之内,否则需加串筒予以处理。竖向结构浇筑混凝土时,若浇筑的高度大于3米,则应当利用串筒以及导管和溜槽等在模板的侧面开门子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采用分段和分层方式进行施工作业,每一层的浇筑高度均应当结合结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程度而定。通常情况下,分层的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有效作用长度的1.25倍,最大控制在500mm以内,而且平板振动器分层的厚度以200mm为宜。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插入式振动器,则应当注意快插慢拔,而且插点的排列应当保持均匀,并且讲究逐点移动,按预设顺序进行施工操作,以免出现遗漏或者振实不到位、不均匀。同时,移动的间距不得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范围的1.5倍,通常在300至400mm之间。上层振捣过程中,应当插入下层混凝土面大约50mm,这有利于消除上下两层之间的接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保持连续性,如果中间必须间歇,则时间不宜过长。需要注意的是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当对次层的混凝土完成浇筑任务。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当派专人对模板钢筋、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和插筋是否出现位移变形甚至堵塞等进行严格把关,一旦发现问题需停止浇灌,而且已浇筑混凝土上初凝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修整完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按照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拌合物是由多种材料混合所组成的,在拌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配合比及相应投放顺序进行拌和,保证拌和环节质量。在拌和混凝土前,施工单位会基于混凝土的用处及工民建工程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拌和配合比,在拌和时,相关人员需要使用较为精确的称重仪器进行称量,使得用量更精准。此外,在拌和施工材料时,拌和人员还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事项的重视。(1)避免在拌和过程中同时使用不同等级、不同品种施工材料,以提高拌和质量。(2)由于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在拌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特殊天气,施工人员需根据对空气中水分含量的深入分析,合理调整骨料利用情况及用水量,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水分过多、整体强度不足的问题。(3)外加剂掺入量。为保证配比结果正确无误,需严格控制外加剂掺入量,保证混凝土结构更好,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更高。

3.2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对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保持按层次施工的原则,在确定一层混凝土高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总体结构以及钢筋的数量、密度。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要比插入式振动器的长度达,可以保持在插入式振动器长度的1.5倍左右,但是,总长度不能高于半米。对于工民建工程建筑结构中的梁柱节点的施工,要优先考虑高标号的混凝土,如果施工中应用的钢筋比较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振捣棒进行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所有位置的混凝土的密度保持均匀,在施工中一定不能出现蜂窝的现象,如果施工中的供料工具是采用的塔吊,则必须在吊斗下降到距离铁盘约55m时,再将混凝土倒在铁盘上,并配合铁锹使其完全倾倒在模内,在进行振捣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要先在所有的梁柱下方添加适量的混凝土,一边进行振捣施工一边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整个过程持续到梁柱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供应量,要加强与混凝土搅拌和运输人员的沟通,确保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后,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磨平和拉毛,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3.3 混凝土振捣施工

由于仅倾倒混凝土材料无法达到浇筑设计要求,混凝土中还会存在着较大的空隙率,影响整体浇筑质量,造成工民建工程出现下沉现象。为达到更理想的浇筑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的振捣。在钢筋相对密集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直径为30mm的振捣棒,此时实施的振捣工作效果更为理想。当充分振捣直至混凝土中不再出现下沉现象时,说明振捣工作基本达到要求,此时可停止振捣操作。为避免出现振捣不均匀,蜂窝,遗漏等不良现象,需严格控制振捣距离,尽可能将其控制在40cm之内,使振捣工作可更顺利地完成。

3.4 混凝土养护与记录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养护工作是一项必要的工序,在完成相应的振捣与抹压施工后,应开始覆盖混凝土,但在该环节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确保混凝土处于完全凝结的状态后,再开展养护工作。对于施工重点部位,如梁、柱节点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进行重点养护,以保证该部位混凝土质量,大部分施工现场都会对混凝土进行14d左右的养护。为更全面地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实践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还须做好施工记录工作,通过详细填写每一施工环节,保证获得更全面的混凝土试件检测信息,在加强强度监测的基础上,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而提高工民建工程安全性与质量。

总而言之,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非常重要,而且要求也非常的高,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注意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当把握好搅拌、运输以及养护等配套环节的技术和施工质量,这有利于整体上促进拟建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小青. 探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7(10):205.

[2]李智. 探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J]. 科技资讯,2015,13(33):90-91.

[3]饶湖源.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J]. 江西建材,2013(06):106-107.

论文作者:张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论文_张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