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秘书学专业建设
韩国春 母华敏
秘书学本科专业于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至今日,包括一些重点大学在内的全国约百余所高校,纷纷申报并相继开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已相继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在专业成长发展过程中,既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做后盾,也有《秘书》《秘书工作》《秘书之友》等学术刊物做支撑,更有大批奋战在教学一线的秘书学专业教师的积极奉献,各高校秘书学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秘书学专业建设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建设尚存在专业隶属之争、人才培养终极目标之争、专业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这已经成为专业成长及健康发展的羁绊。
一、学科归属
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研究该学科的学科理论,尤其是学科归属问题。确认秘书学专业的学科归属,对秘书学专业的发展及学科建设非常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秘书专业开设以来,秘书学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在此期间,国内学者对秘书学学科归属问题做了众多研究,但终未达成共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规定,在特设专业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下增设050107T 秘书学,可见秘书学专业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学制四年,学业期满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汉语言文学在各高校中早已成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学者对专业归属持有不同意见,认为秘书学应该隶属于管理学,应从其下位公共管理学方面考量设置专业课程结构及模式,其中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与秘书学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的重合,这也是主张将秘书学归属于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笔者赞同教育部将秘书学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理由有四:其一,二者在专业基础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一致性,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为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点与秘书学人才培养方向一致,由此来看,秘书学专业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派生出来的。其二,在秘书学本科专业未进入教育部本科目录之前,一些高校已经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之下增设秘书方向,对其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差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基本成为秘书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三,各高校文秘专科专业历史久远,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秘书学本科是在文秘专科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四,秘书学专业教师多数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过来的。因此,笔者认为秘书学专业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专科专业相区别的独立的本科专业,它应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将秘书学专业去汉语言文学化,笔者不赞成这种提法,当然,前提是在秘书学专业建设方面,必须把握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区别,突出其专业特色。
而在本次调查中,84.05%是农村生源生,80.07%是非独生子女,父母亲大多数为农民(父母亲为农民的比例分别为78.89%和84.42%),且均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居多(父亲的占76.09%,母亲的占84.42%)。由于父母亲均在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的百色、崇左、河池地区从事农业,收入并不可观;加之其文化水平低,即使外出务工,所得收入也低。
二、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是高校专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需要高校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形成。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具体来说,专业特色需要高校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支撑等,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在横向比较方面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纵向发展方面,讲究专业继承和创新,即“扬与弃”。
横向的基层农技人员轮岗制度,有别于“转岗”从事行政工作,“转岗”会有意无意中淡化了其农机人员本职身份。轮岗制度是通过县农口有关部门统筹安排,根据工作需要,优化配置基层农技人员人力资源,保证基层农技人才在乡乡之间、县乡之间的横向纵向流动,本质是强调专业全面化,从更广视角做精做细农技推广工作。
2.课程门类采用宽口径,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课程内容设置应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讲究精当。课程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基础,秘书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来讲,这些课程是他们的专业课,课程内容需细致全面深刻;但对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说,这些课程内容需要精心提炼,在掌握课程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压缩精简,达到必需够用即可。即使像写作、文书档案管理、秘书学概论等专业课,也要依从应用型目标要求,精讲理论知识,夯实实践基础。
(一)立足地方,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专业本科均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学分修满均可申请文学学士学位。那是否意味着二者申请学位的毕业实践要求是一样的呢?笔者认为,既然秘书学是与汉语言文学相区别的独立专业,申请学位前的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就应体现二者的区别。是撰写毕业论文还是调研报告,业界颇有争议。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学生适合撰写学术论文,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则适合撰写调研报告。这是由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秘书学专业学生不同于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关键在于,技术能力放在第一位,对他们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撰写调研报告对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分析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能力要求较高,更符合秘书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秘书学本科专业学生立志考研的人数不多,更多的学生希望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多学技能本领,顺利就业;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从大一开始立志考研从事学术研究的比例就很高,而撰写学术论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更适合学生以后的发展。
(二)明确秘书学本科与汉语言文学本科、高职文秘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上的本质区别
3.构建应用型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秘书学实践课程内容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实践课程改革是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条件。一是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技能训练的比例。二是丰富实践课程类型及方式,加大实践设备投入,助推实践教学。②
(三)凝练专业课程内涵,构建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支气管哮喘疾病在老年疾病中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从其发病原理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患者肥大细胞内部与嗜酸粒细胞的存活功能遭到了破坏[2],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常规治疗中多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结合糠酸莫米松联合运用,但是治疗效果不佳[3]。而孟鲁司特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药物[4],在运用后可以让患者细胞中的白三烯的浓度保持稳定,从而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支气管以及肺部出现磷脂降解现象,并且还可以对患者哮喘临床症状情况进行抑制[5]。
4.提升师资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教学的最终效果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引”和“导”是实现秘书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③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建设一支符合地方院校秘书学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非常必要。具体方法有二:一是走出去。如学校可定期安排秘书学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名校交流等活动。针对新进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的情况,有目标地对新入职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指导,或派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并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秘书职业技能培训,或将教师送出去进修,使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拿证上岗,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④二是请进来。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的同时积极借助校外资源,如从校外企事业单位聘请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弥补校内教师实践之不足,与校内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并和校内教师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将必需够用的课程设置原则落到实处。
其一,横向研究。 即将不同时期全之三晋学术思想,三晋重要学人,任职晋地的名宦,游历晋地的贤达,全部置于当时国内甚至国际学术的大背景之下,对照研究晋学先哲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找出晋学对于全国甚至世界学术的意义,更为客观地衡量名宦、寓贤对于晋学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秘书学专业特色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业界人士在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即由学术型转为应用型。秘书学办学如何达成应用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如何立足地方体现区域优势?结合以上两点阐释,笔者认为应凝练专业课程内涵,构建起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①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解决此问题是把握秘书学与相近专业间区别的第一步。确定秘书学专业内涵和建设目标,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用人单位代表、秘书岗位就业代表等进行细致的研讨论证,以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用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构建起与时俱进的秘书学本科课程体系。全国各地高校秘书学专业在专业方向选择上存在明显区别,方向的选择和特色定位不是盲目的,需要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区位优势。在课程开发方面,尽量引入区域资源成果,实现学校和社会共赢。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凸显秘书专业主干课程,可将秘书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主要考虑区域经济需要,教学中吸纳地方文献成果,凸显区域文化特点,使专业教育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相结合,使学生熟悉熟知区域经济文化,使区域文化在课堂上得以传承,使服务地方的专业理念在课堂中得以贯彻,为地方培养出优秀的秘书学专业人才。
三、毕业设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专业的打造需要地方经济的支撑。一是地方高校生源和就业选择存在较强的区域倾向,二是秘书学专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秘书学专业特色的打造,应立足于地方经济,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调整专业走向,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秘书学本科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作为新建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和不同的声音,这都需业界人士进一步探讨并达成共识,以此为基础凝练专业课程内涵,使秘书学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使秘书学本科歩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注释:
①田利红.地方高校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4):111-116.
②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6-148.
③向梅梅,刘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56.
④杨霞.试谈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秘书教学,2017(1):11
从河北省交管局获悉,河北省交管部门扎实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程,上半年河北省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34%、28.05%,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河北省累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719万起,同比增长20%;现场执法总量达到359万起,同比增长120%
【基金项目: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教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校写作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YYB201807)】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标签:秘书学专业论文; 秘书学本科专业论文; 学术刊物论文; 工作岗位论文; 本科专业目录论文; 成长发展过程论文; 普通高等学校论文; 用人单位论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