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1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先进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理念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尤其是新型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建筑工程
引言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它的适应性强,可以在任何土质地质施工,而且可以对钢制桩基泥皮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沉渣出现影响施工的质量,这对于提高桩基的承受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成本非常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施工单位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基于种种优势,在建筑施工中,这项技术运用的越来越广泛。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
把劈裂注浆技术与渗透注浆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新型注浆技术我们称之为灌注后注浆技术。施工当中通过压力将水泥浆液注入注浆管中,使水泥渗透到桩两侧和桩顶端土地缝隙当中,这样装四周的土质更加稳固、结实,桩与桩侧土摩擦力增大,形成高承载力的复合土体。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建筑施工时出现桩基下沉的下沉量,提高了建筑工的施工安全与质量要求,使建筑工程企业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现如今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得到了所有建筑施工公司的一直认可,首先具备的优势就是其具有非常高的使用范围,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常规的地质施工,不仅在灌注桩施工中广泛使用,并且在挖孔灌注桩、陈灌注桩、冲孔注桩施工当中也颇有成效,大大降低了施工量,避免了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最主要优势表现在防止桩基下沉的方面,众所周知,房子好不好就看地基牢不牢,桩基下沉是建筑施工时在所难免的施工问题,一旦桩基下沉量过大会导致地基偏移和崩塌的情况,这样建造出来的建筑没有安全性可言。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固化了桩基周围的土质,加强了土质的密实性,提升了桩基的承载力,很好的遏制了桩基下沉量过大的情况。最后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没有应用该项技术以前,为了提升桩基的承载力,在建筑施工当中会增加基桩的体积,而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越大桩基就越容易遇到难以穿透的质地环境,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使用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之后,桩基的长度、直径变小,也就降低了遭遇复杂地质环境的情况,减少了施工工作量,为建筑工程企业节约成本。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施工前准备
成孔、清孔、制作注浆管均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常规准备工作。成孔是指在施工前对桩位、水准点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并进行记录。通过计算定桩身里钢筋内侧5至10厘米距离处以120度间隔分布三孔的位置,钻孔的深度45~52厘米之间。在成孔工作完成后进行清孔处理,清孔主要是对桩基和桩口进行清洁,将桩基内空隙中及桩底部杂物进行清理,若清理工作不彻底会阻断水泥浆的注入,从而影响整个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效果。为了更好完成清孔工作,可借助高压旋喷钻机完成对桩基的清晰工作,排气返水清澈透明为清理干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作注浆管的管身多采取塑料及金属为材料,具体还需要根据具体性能进行选择,对于加固岩土多运用金属钢管,并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调整密封焊管的直径,在进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在桩基的底部进行设置压浆喷口。
2.2注浆管安装
注浆管的固定工作尤为重要,注浆管需要铁丝固定在钢筋笼上,在安装时要控制好与钢筋笼的距离,要固定在钢筋笼上30厘米处,对于多于的部分要进行封堵处理,通常在注浆管侧壁设置几个直径为1cm左右的圆孔并在注浆管外侧运用橡胶膜进行缠绕来防止注浆管在使用过程中渗漏,二次返工影响工期。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压水试验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过程中,为检验注浆管道密闭性、内部通畅性等各项指标,应按照标准进行压水试验,防止对浆液正常灌注造成影响。作为注浆施工的重要工序,压水试验的功能是预压与疏通注浆通道,以此对注浆管可灌性、联能性进行检查,为注浆提供可靠保障。进行压水试验前,打开单向阀,查看是否正常使用,清理单向阀周围的杂物、泥土等,防止管内进入异物。如果发现在桩基周围出现孔道破损、坍塌、扩张等情况,应在灌注桩浇筑工程之前立即进行压水试验,利用水压冲掉管中堵塞泥沙和混凝土。在压水试验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灌注桐庐的疏通状况和冲破压力值进行记录。
2.4灌注桩注浆
灌注桩注浆施工是整个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灌注桩注浆工作难度较高,灌注桩注浆直接影响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效果,及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进行灌注桩注浆施前要仔细考虑注浆压力力、注浆所掺入的水泥量及浆液水灰的配比等一系列参数,降低这些因素对施工效果的影响低这些因素对施工效果的影响。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前需要进行压水测试(三级压水机),避免注浆管堵塞导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失败,压水量可根据需要更改相应的参数,水压要能确保注浆管疏通即可。水压测试成功后可进行注浆施工将比例调配好的水泥浆灌注桩基,在灌注时要严格控制好灌注速度,速度过快会导致灌注不充分,空气与水泥浆相结合会影响水泥浆的胶合作用,达不到强化桩基的承重能力、解决桩基渣尘问题的效果,灌注桩上抬程度需要详细记录。一定要注意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不能在成柱后马上进行至少要在成柱两日后进行。第二次注浆要将稀水泥浆与稠水泥浆,两种质感的水泥浆交替使用,能将岩石空隙与泥土砂石更好的粘合成为一个整体,让桩基土体硬度达到最佳。在二次注浆施工完成后将注浆管撤出,出气孔利用螺栓进行封闭,在彻底完成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后,对注浆管进行拆分、清理。
2.5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在完成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序后,质量验收工作需要择时开展。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报告需要向工程监管部门递交,详尽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记录要在报告中包含。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硬化特点,最好在工程结束20余天后开展对桩基承载力的测验检测工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混凝土中掺入了一定量的早强剂在制作过程中,则会缩短混凝土到达完全硬化水平的时间,所以可以对混凝土掺入了早强剂的注浆工程的检验时间适当的提前。
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合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注浆方式,严格规范施工操作行为,明确施工要点,加强质量控制,掌握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但在施工中一定做好准备工作,对桩位、水准点进行详细测量将注浆管内的砂石进行清理,严格按照注浆管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控制好与钢筋笼的距离,并做好注浆管的放渗漏工作,重视灌注桩注浆工作,逐渐完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谢兆威.略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7(08)
[2]刘秋瑾,张文.浅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设监理.2017(04)
[3]王阳光,王芳.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8)
论文作者:范庆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注浆论文; 桩基论文; 水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