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指的是一类脑膜和(或者)脑实质感染结核分歧杆菌而引发的非化脓性炎症,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与日递增以及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准确的诊断结果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003-02
据统计,结核性脑膜炎在活动性结核病中所占的比例为1%,当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约30%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积极抗核治疗后依然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但是由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较多,再加上脑脊液改变不具有典型性,病原学和生化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等等,关于该病的治疗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怎样才能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并给予积极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下面笔者就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取得的成绩综述如下:
1.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
任红梅[1]提出:针对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是个别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特别在发病初期,患者脑脊液糖、蛋白以及氯化物水平可能正常,因此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当前,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主要有:
1.1 影像学诊断
当前,临床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成像),但是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的初期,运用CT诊断无法真实将病理改变反映出来,主要特征性改变为脑膜渗出物质累及至脑脊液间隙、脑膜表层以及相关神经血管组织。而运用MRI诊断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可以表现出脑膜增厚、强化的脑膜炎症、脑实质中粟粒性结节特殊信号改变等特征性,并且病灶主要在颅底出现[2]。
1.2 脑脊液诊断
脑脊液作为临床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有:细胞数量增多并且主要表现为蛋白和单核细胞升高,而糖和氯化物水平下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的脑脊液检测出的细胞数量可能为0,运用Zeihl-Neelsen染色法可以将从结核性脑脊液中检测出抗酸杆菌,并且运用常规的培养方法,结果发现结核分期杆菌依然被当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金标准。但是这类诊断方法在临床中诊断中敏感性不高。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已经成为脑脊液中检测结核分歧杆菌DNA的最常用技术,并且运用这种检测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常规细菌涂片培养方法。李俊[3]通过分析42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运用脑脊液对其进行诊断,结果发现,针对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外观清亮或者表现为毛玻璃状,将其放置12~24h后可以发现有薄膜形成,WBC计数为50~500×105/L,主要为淋巴,而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生化检测发现糖水平下降,并且小于正常血糖水平的50%,蛋白增加的程度不一致,有的高,有的低,一般为1.0~3.0g/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鉴别诊断
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时,还常常需要将其同其他炎症性疾病、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等鉴别,其中以几何学脑膜炎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但是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恶心、发热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并且病程超过5天,脑脊液的颜色混乱或淡黄色,细胞数量低于1000×106/L,蛋白水平升高,并且高于1g/L,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超过30%。
2.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
2.1 基础治疗
苏军汉[4]通过总结1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认真针对脑压较高的患者,首先需要快速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5~10ml/kg,必要时还可以每隔4~6小时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2~4ml,要注意和甘露醇交替使用,个别患者视病情还可以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和人血白蛋白。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运用脑活化剂,针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需要给予鼻饲,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2.2 化疗治疗
宋贵军等[5]指出: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化疗方案主要为:首先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强化2~6个月,等患者脑脊液基本恢复正常后在运用利福平+异烟肼巩固治疗1~2年,然后再配合激素治疗。
2.3 激素治疗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便有学者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能够改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后,研究发现,在积极运用抗结核药物开展化疗治疗的同时,早期配合激素治疗,能够减少脑膜炎性渗出,抑制脑脊液的分泌,促进脑实质和脑膜炎症被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水肿现象,保护颅神经和脊神经不被损害,并且这种治疗方法还具有一定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高瑜[6]指出:当前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常见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等,但是迄今为止关于上述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还无对照实验,但是氢化可的松作为一类短效制剂,在24h内的药物浓度不稳定;口服泼尼松,对于呕吐的患者无法保证药效被吸收,因此上述几类糖皮质激素中,首选地塞米松,并且用药途径可以有口服、静脉、鞘内注射三类。
2.4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抗结核治疗药物最好运用能够渗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见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或者联合链霉素五联或加用氨基水杨酸六联等。在结合患者病情不同给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应该严格禁用乙胺丁醇,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会影响患儿视力,而孕妇要禁用链霉素,以防影响胎儿听神经。漆伟男等[7]将84例结核性脑膜炎随机分为42例实验组和42例对照组。对照组用异烟肼、利福平、地塞米松、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8.1%高于对照组69.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以及脑脊液压力低于对照组,且P<0.05。
3.结语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是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诊断难度较大,进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虽然迄今为止,临床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较多,但是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还需要相关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任红梅.结核性脑膜炎例临床分析及诊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777-4778.
[2]黄守先,王满侠.头颅CT、头颅MRI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4):4780-4782.
[3]李俊.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34-1436.
[4]苏军汉.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综合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765-2768.
[5]宋贵军,尹琳,曹云鹏,等.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34-1635.
[6]高瑜.糖皮质激素在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04-105.
[7]漆伟男,许鹏,王思思.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82-84.
论文作者:吴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脑膜炎论文; 结核性论文; 脑脊液论文; 患者论文; 脑膜论文; 实验组论文; 激素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