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威凯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当中BIM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更好的分析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有利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准确有效的制定企业的发展决策帮助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全面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为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后续装配施工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BIM技术在工程施工当中的应用与了解,做好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应用与管理,BIM技术才能够在工程施工当中全面的发挥出功能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BIM技术;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将建筑工期缩短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技术比较发现装配式建筑在缩短工期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住宅装配式技术展开应用可以去除传统建筑的外保温、抹灰、二次结构及砌体等施工流程,很大程度上缩短工期。用工业化的方式代替手工方式,从板材制作到后期拼接工序都可以采用机械化的作用方式,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2.环境污染很小
传统建筑在实际施工中会用混凝土、沙子、水泥展开现场搅拌及垒砌工作,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及粉尘。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现场装配及连接工作,有效的避免扬尘的散发,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选用的是吊装装配工艺,很大程度上降低振捣泵,建筑模板拼接及安装中产生的噪音。
3.节水节能
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现浇混凝土及现场模板作业相对比较少,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避免扬尘污染。选择装配式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中材料的浪费。
二、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实际作用
1.促进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首先,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其不仅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相关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方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专业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平台上的交流,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并加以完善和修改,保证设计内容的准确型、可行性[2]。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还可以加强设计人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效率,并通过及时的交流找出不同图纸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并加以改进,避免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出现。
最后,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其会涉及到很多的预制构件设计,一旦设计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开展,所以使用BIM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以实现设计人员的协同作业,有效的提高设计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预制构件设计的效果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可以将设计方案直接上传到服务器中,之后对方案中的预制构件尺寸和规格进行相应的整合,然后再参考相应的设计方案,对预制构件实行合理的调整,使其符合建筑的需求。在不同设计方案参考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学习和了解当下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模式,做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3.降低设计中误差的生成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精密性,大大的降低预制构件设计中误差的出现频率,为后期的安装施工奠定基础。尤其在使用BIM技术时,其内部的三维视图功能,可以让设计人员直观的了解到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构件之间的间距,并对后期安装中存在矛盾的位置实施检查分析,之后做出有效的调整,确保构件装配的协调性。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构件拆分
构建拆分需要注意需要对结构模型进行全面剖析,利用可视化编程实现结构模型中各部件和零件进行拆分,也需要把多个零件形成组件完成构件拆分。在进行拆分的过程中,要注意拆分前的计算步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层次地拆分工作,不能只按照主观想法进行拆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柱、楼板、墙板的拆分原则分别实现各类构件的拆分,要知道不同零件的拆分方式和注意事项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构建拆分工作而言,这种细节方面的东西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容忍错误的发生,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期间,第一,可通过基于BIM技术下开发的相关场布软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通过三维立体模型可形象直观地进行查看,并利用场布软件的查错功能进行相关布置问题的检查及调整优化;第二,通过BIM技术平台,在原有的3D-BI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和成本元素形成5D-BIM模型,通过5D施工模拟控制装配式建筑各种资源投入情况和施工进度,将实际与计划进行实时对比,及时制定有效的动态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工期、控制成本。第三,可以通过RFID芯片的储存信息,实现对构件的实时追踪,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找错构件、找不到构件、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的情况,确保吊装的准确无误。
3.埋件布置
首先设计人员应根据拆分细则,并利用BIM软件对预制构件埋件的相关布置规则进行编辑,例如,梁柱埋件可以使用建立包含埋件的内嵌,到那时梁、板中的钢筋吊钩应需要重新进行吊钩形状设计和位置的布置工作。预制柱上的埋件可以建立专门的预制柱进行布置,要将预制柱的墙与柱连接处的钢筋的高度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结合工程需要,适时调整钢筋高度参数。
将BIM技术应用与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可视化目的,设计人员可以直观的表达设计意图,便于先关人员理解,提高了装配式设计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设计的周期,增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优势。
4.工程设计及施工设计协调
BIM技术条件应用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虽然有效将传统繁琐的工程设计流程进行优化,但必要的施工项目仍需在建筑装配拼装施工阶段予以应用,继而需要在施工设计阶段,对有关的工程项目内容进行协调处理,避免出现工程项目施工矛盾及项目施工秩序混乱问题。BIM技术不是传统意义的计算机软件控制技术,它是一种完善的技术应用平台,为工程施工设计、技术处理等构筑了坚固的技术壁垒。所以在工程施工设计协调方面,可采用BIM技术平台工程周期计算模版,对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方向类似的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部分工程进行删减与合并,实现多项施工工程作业的协调处理,一方面在节省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施工矛盾对冲问题。
5.BIM深化图纸的形成
由于BIM三维模型是在二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形成的。因此,两者之间有很多部分信息构件是可以进行转化的,三维模型构件模型可以变化成二维的生产制造图纸,但是,二维的构件模型是不能转化成三维的。一般情况下,现代化的设计的出图量规模大小和预制构件有直接关系。但是以往的出图方式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错误的发生概率也会非常高。其自身拥有智能化、精确率高,错误率低的特点,得到很多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实用人员的青睐以及广泛关注。
结语
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减少在传统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问题,并可以合理布局,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实现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BIM技术在前期策划、构件管控、施工进度管理、场地动态布置、成本管理方面具有巨大作用,显著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常春光,吴飞飞,等.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70-174.
[2]洪善政.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19):7~9.
[3]李默怡,叶宗山.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72.
论文作者:于瑶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