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聋生因为听力障碍,他们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全用眼睛,在聋教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名人、红色革命等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百色历史、还了解到了家乡地理、文化、风俗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涵;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优化 聋教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发挥各类课程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功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当今我们聋校的教材内容落后,缺乏时代感和特殊性,目前的一部分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时代,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主人,使学生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开发本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利用。创造性地用活教材,这样才能突出课程特色,优化聋教课堂教学,为聋生今后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社会课激发学生爱家乡情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民族地区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百色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边境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瑶家的拦路酒,壮家的五色糯米饭,瑶家的铜鼓舞,壮家的山歌,还有田阳敢壮山布洛陀遗址、那坡黑衣壮、隆林苗、彝仫佬、壮等少数民族风情,山歌、南北路壮剧;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著名的有壮族的绣球舞、狮子舞、打糍粑舞,瑶族的铜鼓舞,丰富多彩的彝族舞蹈,苗族的芦笙舞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通过课件、视频、图文、录像在社会课中介绍各地民族传统节日来历和情景:如各地不同的三月三对山歌,吃五色糯米饭,打糍粑等;农历7月14祭拜祖先、穿新衣等丰富的民族群众内容;律动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录像等把民族音乐和歌舞等资源进行教学,如把隆林苗族的芦笙舞,壮族的狮子舞,彝族舞蹈等,田林瑶族铜鼓舞,通过多媒体、音频、视频、录像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精髓,分类分阶段进行舞蹈教学。多年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进行艺术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的苗族舞蹈《爬天梯》2015年获得了广西区特等奖;彝族舞蹈《打磨秋》2009获得广西一等奖。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把我们本地不同民族的文化展现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改革当今课程内容疏离学生生活实际, 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激发了聋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少数民族历史名人,融合历史课,丰富阅读内涵
百色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族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百色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百色市的各族人民民风淳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的劳动人民和无数的英雄人物,百色的历史文化,凝聚众多的仁人志士的心血。这些英雄人物事迹,必将为后人所铭记。百色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红七军的故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我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这些人物的事迹及具有的优秀品质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能增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更了解本地的历史,激发了他们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历史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红色革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
百色是革命老区,是一块经过血与火洗礼过的红色土地。1929 年12月11日 ,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这里发动了“百色起义”,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红军战斗序列中红七军是一支勇敢善战、英勇顽强的部队,是一支伴随着百色起义诞生的部队,是一支以广西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部队。从这支部队里走出了共和国的军委主席,一位大将,两位上将,四位中将,十二位少将和一大批党政高级干部。再现它艰苦卓绝,英勇辉煌的战斗历程,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红七军进入中国中央红军的战斗序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思品德课》分阶段分课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
总之,根据聋生的特点及需要,以及聋教教材的缺陷,作为聋教教师,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利用本地的各种文化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搜集信息,了解社会,突破了课本的极限,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扩大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感情,全面提高了知识文化素养。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认识了社会、了解了百色历史、还了解到了家乡地理、文化、风俗等。
论文作者:岑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百色论文; 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 资源论文; 民族论文; 文化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