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小学 266700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
那么,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魏书生老师说:“谁想实实在在搞教育,谁就不能只在喊口号上下功夫,谁就应该用力气提高认识,在行动上下功夫”。在行动上下功夫,指的就是落实到小事,落实到学生身上,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
1.新学期初就要和学生讲清楚如何做到专心听讲:眼到、口到、心到。即:你的眼睛不时的要和老师的眼睛做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发言。学生明白了要求后,不要心急,要拿出一段时间去训练学生专心听讲。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好的继续加强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与学生眼神的交流。如果你和学生讲话,学生的眼睛到处乱看,他又怎么会听见你在讲些什么呢?所以,你讲话时,学生的眼神必须不时地和你做交流,这样做,不仅是对你的尊重,也是学生专心听讲的必备条件。要让学生的眼睛会和人交流,不仅在课堂上需要老师的训练,还需要课后家长的配合。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各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从小就很娇惯。大人和他们说话往往是一边玩耍、一边回答,哪里会谈得上用眼睛和你交流呢?所以,课后家长们必须配合老师一起培养孩子用眼睛和人交流的好习惯。
2.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比如:学校里集体听广播,作为教师你必须要和学生一起专心致志地听讲,否则,学生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再如:阅读课上,老师能静下心来和学生们一起读书。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看到老师读书那么专心致志、那么投入,学生自然会效仿老师的做法——身教重于言教。
3.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按时检查,有布置、有检查,学生才会按时完成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业的按时检查很关键,如果老师只布置作业而不检查,对于大多数自制力差的孩子来说就像没有布置作业一样,因为你没有检查就不知道学生做了没有,那部分学生就会见缝插针,能不做就不做,反正老师也不检查。当然,在检查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及时评价和即事评价的方式,加强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天天进步,对每天表现好的进行大力表扬,对坚持预习、复习的、作业认真及时的、上课积极发问的、踊跃作答的学生要在墙报上设立光荣榜进行表扬,让学生们品尝成功的愉悦,强化良好的行为。
4.家校携手,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孩子做功课时,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家长首先要和孩子一起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切记不能让孩子“连续作战”,因为这样并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反而孩子会因为疲劳而讨厌写作业。其次,要进行必要的意志教育和训练。第三要引导孩子脑、眼、口、手并用,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要参与学习,同时投入学习。因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栋梁,他们将来都要面对社会,因此,他们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学校里,每一个班级都有卫生区,需要天天打扫卫生,这就需要全班学生的通力合作。我的做法是,我把任务安排给卫生委员,卫生委员再具体安排给各个小组长,小组长再把工作安排到个人。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班主任光布置任务还不行,一开始必须天天检查,并且带着卫生委员一起检查,把检查的方法教给卫生委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慢慢地再放手让卫生委员去检查。时间久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就养成了。这期间,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家里必须让孩子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又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还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
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就餐,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饮食习惯不好,导致这些孩子要么长的很纤弱,要么很肥胖。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和学生探讨一下如何文明就餐——按顺序进入餐厅,就餐时不说话,注意就餐秩序。怎样做才是勤俭节约——汤喝完,菜吃光,不浪费一粒粮食。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做才算合理饮食——荤素搭配,不挑食、偏食。当然班主任必须和学生们一起就餐,并且以身作则,不挑食、不偏食,天天进行光盘行动。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做,自然也跟着学习。如果有一小部分学生做不到,老师此时必须做学生的工作让他把饭菜吃干净。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养成了。
总之,我们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难道不是吗?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才会健康地成长。
论文作者:孙贵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作业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卫生论文; 都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