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毅奎,张驰

王毅奎 张驰

贵州省务川县中医院 普外科 564300

【摘 要】目的:探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和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镇静剂使用例数均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疝气复发率均更低,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张力性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分析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临床以斜疝多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则多发于老年男性。关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以手术为主,但传统疝气修补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的弊端,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我们应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在此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均为2014年3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腹股沟疝(参照《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并行确诊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50.65±9.76岁,病程16.81±6.34个月;观察组30例,年龄51.36±9.43岁,病程17.32±5.9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并且已知情同意者;②受试者自身无严重疾病者;③排除阴囊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全等;④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③严重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④存在手术禁忌症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束,在平行于腹股沟的疝位置做切口,逐层切开解剖组织,游离精索后找到疝囊,切断疝囊壁,用丝线缝扎疝囊。于疝环内充填网塞,并将该网塞固定于腹横筋膜上。再次游离精索,将网状补片缝合于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韧带上。采用电凝止血,间断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疝气复发的情况。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均双侧检验,统计前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计量资料数值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百分数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一般情况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及时间均更少,下床活动时间更早,术后镇静剂的使用例数却更低,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

对照组则有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阴囊水肿和低热各1例,剧烈疼痛及尿潴留2例,总发生率16.67%;观察组术后仅出现1例尿潴留,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χ2=4.043,P<0.05。

2.3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未发现复发病例,对照组5例复发,复发率1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5.455,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肌肉发育不完善或随年龄增长,腹部肌肉强度降低,尤其是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变薄,而进食或排便等情况使腹压增高,使疝形成,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是根治腹股沟疝的主要途径,但传统手术创伤大,疼痛剧烈,恢复期长。同时,由于传统的腹股沟疝统手术过程中要求对腹壁中不同来源的坚韧组织进行强行缝合,由于组织张力大,易发生肿胀现象,且术后易被感染,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2]。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该难题。自1986年无张力疝修补术被提出以来,历经多年改良完善,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已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3]。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人体解剖结果为基础,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堵住疝环,并对腹横筋膜进行加强修复,易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面小,且对组织牵拉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3]。同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一定程度避免了阴囊出血、睾丸缺血、睾丸感染等并发症,缝合过程中零张力,因而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方法张力大、破坏面积大的弊端,降低了传统手术带来的风险。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更少,术后下床更早,且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与朱永伟[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均证实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本病的独特优势。本研究立足临床,还对患者进行随访,将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均纳入研究,数据更为翔实,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科研价值。综上,我们认为无张力修补术可操作性强,利于患者术后的身体的恢复,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了手术本身对机体的伤害及复发率,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双,杨斌,江志鹏,等.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的解读[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571-575. 

[2]秦逸.腹股沟病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666- 667.

[3]梁冬生.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C):109-110.

[4]朱永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23 例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3559.

论文作者:王毅奎,张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毅奎,张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