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作业”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而《教育大辞典》中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完成作业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做作业是学生最经常、重要的独立学习活动。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像其他教学过程一样,都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教师不要轻视作业的批改,既要抓教学质量,也要抓作业质量。
可是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二年级,孩子小,认识的字少。教师给他们评个“A”“B”等级孩子根本就不能了解其义,如果老师不说的话,学生根本就不认识这些字母,更别说它所代表的含义了。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的作业到底完成得怎么样。这时,老师批改在作业本上的“评语”对小朋友来说几乎只是一个老师批改过作业而无用的记号而已。再有,一个老师要批改60个学生的作业,工作量确实很繁重。
作为一个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就经常在想:老师很仔细地帮学生批改完作业,而孩子们只是看一眼,然后就随手放进了书包,老师的付出值得吗?因此,我一直想找一个既可以让学生有收获,又可以让老师的工作能够轻松一点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因此迫切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批改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方式尤其显得重要。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小学低年级:包括小学一至三年级。本课题特指二年级。
《教育大辞典》中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完成作业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所以语文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实践作业。
作业批改方式就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检查方式:它可以是小组长批改;生生互相批改;学生自己批改;教师当面批改;教师抽改。同时,在批改时,可以使用“百分制”、“ABCD等级制”、“评语”、“笑脸或者五角星”等符号对学生的掌握的知识点或对错进行评判。
三、研究背景
我所教班级二年级(3)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8人。我在课题开始时,第一次对他们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是否知道:作为学生,是应该要完成作业的;作业批改完以后要及时地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以免下次再犯。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写完作业一定要交给老师的意识还是很好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懂得要及时订正作业本上的错误。
至于批改方法,在一年级时,我的作业全部都是由组长收好后,统一送到办公室,我批改完后,再一个个地去查还有谁没有完成作业。而批改作业的批改方式基本上都是:抄写本用“ABC”评判,听写本用“百分制”,口头作业直接口头评判。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作业批改方式。经过一年的观察,我发现,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效率是有,可是与老师的付出不成正比啦。效率太低了!
所以,我在二年级一开始就改变了作业的批改方式,看看哪一种批改方式最有效。
四、方法措施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成果,那就是:
1.完成了两篇关于作业批改方式的问卷调查的汇总分析和课题研究报告《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批改的有效方式》的探究报告的撰写。
2.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作业批改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分类实践并概括,提高了二年级语文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1)“抄写作业”,教师要用“等级制(五星制)”进行全批全改最好。低年级老师布置的抄写作业,大多数是在老师进行完生字词教学后,再让学生完成的生字词抄写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能够会正确书写该生字词,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老师全批全改的目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再让学生记忆错字。如果这种作业学生自己改或者小组长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都不是最好的,因为学生毕竟对这些刚学习的生字词还不能熟练地掌握。所以这里还不能让学生来批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中提到:“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所以,我们既要让学生书写正确,又能“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老师要进行全批全改,而且不能用“百分制”的分数来给学生评判,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们喜欢老师使用“作业之星”或者“等级”的批改方式来批改“抄写作业”,像一至二年级这种低年级的学生,是需要以鼓励为主的,所以最好的批改方式就是用“五星制”的标准进行批改,优秀为五颗星,良好为四颗星,原则上是不低于四颗星。现在,我们班的抄写作业完成得既迅速,又工整,还准确,因为人人都想要“五星”啊!
(2)对于课堂作业中的“听写作业”和“默写作业”,我们使用“分数”的批改方式是最有效的。因为这两项作业都是检查学生对字词书写的掌握是否准确,用分数进行评判,如果全部正确的话,红红的100分,那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如果不全对的话,错一个字扣一分,错一个音节扣一分。这样能让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离100分还有多远的距离。因为我们听写生字词一般是在10个左右,所以,每次的作业都不会低于80分。而“默写作业”的话,一般就是默写一首古诗,也是错一个字扣一分,这样一来,既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于“口头作业”,其实就口语交际作业,最有效的批改方式就是“贴笑脸或红旗”(学生统称“贴贴”)。因为口语交际的作业是在课堂上即可表演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及时鼓励学生,对那些只要愿意表现的学生,我们都可以及时地奖励一个“贴贴”——贴一个在他的手上,到下课以后,他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贴贴”,贴到自己的名字旁。“荣誉墙”上的贴贴,期末再一起汇总发奖品。
(4)对于“实践作业”, 采取奖励“贴贴”的方式批改最有效。这种作业大多是我们平时布置的一幅水彩画、一幅树叶画、一幅种子画……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制作。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学生只要做了,教师就可以发一个“贴贴”。然后再让学生评出班级最好的10-20件作品,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这样做,能极大地鼓励学生完成作品的信心,良性循环就是他们下次交的作业会越来越好。
(5)在进行书面作业批改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生的同桌之间互相交换批改。在做课题研究时,我对学生又做了第二次的问卷调查,问:“你最喜欢老师的哪种批改作业的形式:①先全班讲评后再批改。②统一上交后,老师在办公室批改。③当面批改。④叫“小老师”批改。⑤老师每次抽一个组轮流来改。⑥与同桌或者好朋友交换改。”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学生们在近一个学期的新的作业批改方式的尝试下,会喜欢什么样的批改方式呢?与我们老师想的是否一致呢?
结果调查的数据显示:“先全班讲评后再批改”占3.2%;“统一上交后,老师在办公室批改”占8.2%;“当面批改”占16.4%;“叫‘小老师’批改”占11.5%;“老师每次抽一个组轮流来改”占3.2%;“与同桌或者好朋友交换改”占57.4%。
由此可见,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们渐渐地在作业互批互改中找到了方法,找到了快乐。在最喜欢的作业批改方式中,“与同桌或者好朋友交换改”占到了57.4%。因为这样改作业,既可以掌握知识点,又可以做“小老师”直接给同桌或好朋友评分。同时又不是很累。如果是“小老师”改作业的话,“小老师”的工作量太大了。小老师批改的作业错误率比较多。所以选择“叫‘小老师’批改”的仅占11.5%。因此,以后可以多让学生与同桌或者好朋友交换改作业。
五、存在不足
1.比如:很多的研究过程没有留下照片和痕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只考虑到学生是低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不多,所以调查问卷的题目略显少了一些。
2.在研究时发现:在老师当面批改作业时,需要的时间太多了,经常是放学后留下来半个小时后,才能批改完成。但是那个效果好,学生发现自己错哪里就及时地订正哪里。可是不可能所有的作业都面批吧,那么哪些作业适合当面批改,批改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呢?这也是下一步应该研究的问题。
3.当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时不诚实,该怎么办?当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时,有一些孩子就看也不看给自己一个满分,等老师检查时,发现他的作业是错的时,他却一脸无辜地看着你时,该怎么办呢?
论文作者:张文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方式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二年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