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35kV变电站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真空断路器故障、电线电缆故障以及电压互感器故障等,对变电站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其在出现运行故障的原因必须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营。
关键词:35kV;变电运行模式;管理措施
1 分析目前35kV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压互感器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旦容电器或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可能会直接导致35kV变电站发生运行短路现象。与此同时,如果低频设备、电流出现冲突情况,在继电器、电压表的回流过程中,则会发生电流负荷,最终阻碍35kV变电运行。
1.2真空断路器
在35kV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真空断路器发生故障属于常见问题,主要是由真空泡中真空度不断减少,或真空断路器出现分闸失灵情况所导致。其原因为:在真空的条件下,当气体呈现逐渐稀薄状态时,其真空度也会随之不断降低,在某种程度上会缩短它的使用期限。另外,如果真空断路器发生分闸失灵情况,极易造成事故范围的不断扩大,最终发生严重的事故。
1.3变电系统隐患
在35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极易为后期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最终影响变电系统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变电设备在运行中还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例如设备陈旧或严重老化等。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更换,均会导致变电系统出现安全隐患。
1.4 35kV变电站运行中电缆故障
电缆主要是用来传输电能并实现转换电磁能的线材,电缆故障也是35kV变电站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电缆故障主要表现在电缆安装、电缆负荷、电缆质量、电缆末端中金属屏蔽四个方面。沟槽里填放沙子、松软物质,或是在电缆安装后没有在安装电缆的沟槽上面安置盖板,电缆在运行中很容易遭受石块的挤压或其他较重的物体挤压,久而久之电缆就容易出现损坏,从而影响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电缆负荷引发故障:按照国家的一些相关规定,电缆运行的适宜温度应该保持在25℃,在夏季,外界温度和地表温度都比较高,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缩短。电缆质量引发故障:电缆质量的好坏对于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电缆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电缆的接头质量和电缆的自身质量。电缆接头的质量差则会影响半导电层中的爬电处理距离不足;电缆中的内部杂质过多或者是电缆的传输效果不好,则会导致电缆发热,长期以往则会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且电缆的质量不好,电缆表面的绝缘层很容易被破坏,有短路的风险,从而影响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电缆末端中金属屏蔽:电缆上往往有两点接地,接地的电阻需要在规定的电阻内方可对电压有限制作用,从而对电缆进行有效的保护。如果电缆的终端出现了金属屏蔽的现象就会产生过高的电压,导致电缆的绝缘体加快老化,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对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存在潜在的威胁。
1.5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35kV变电系统中仍然存在较高的操作方面的风险。只有具备较高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才能保证操作风险的降低;反之,则会造成危险事故,从而出现人员伤亡等情况。然而,部分35kV变电系统控制中心并未真正意识到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一旦出现运行问题,其事故后果难以估量。
2 35kV变电站运行的预防措施
2.1真空断路器故障的应对措施
真空断路器故障一般是由于铁心跟拉杆松动脱落,从而使灭弧电动合不上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现该状况要对先检测做工频耐压是否符合标准,然后将铁心的位置进行重新调整,然后手工合闸,之后再根据情况适当的调节滚轮与垫子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2mm之间,最后将螺钉拧紧,用红漆点封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预防真空断路器故障的出现。
2.2电压电感器的预防和维护
对于电压电感器的预防和维护一般需要从预防性实验、外部清洁、异常检测、断路器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1)预防性实验:每隔1~2年,要定期对电压电感器进行一次预防性实验;(2)外部清洁:定期对电压电感器进行外部清洁,二次回路时不能出现短路的情况;(3)异常检测:电压电感器运行时内部出现异常,如异味、异响、运行反常等情况,要立即停止电压电感器的运行,及时对电压电感器进行检测;(4)断路器的运用:电压互感器出现一次侧绝缘损伤时及时使用断路器切断电源,防止故障越来越严重,切忌使用隔离开关,因为隔离开关并没有灭弧的功能,很容易因为电流的因素进一步引发设备故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3电缆故障预防措施
对于电缆的故障预防可以从控制温度、监控线路、定期检测三个方面进行。(1)控制温度:要控制好电缆的运行温度,就需要对电缆的运行温度进行定时检测,检测的频率为每隔1h对电缆的运行温度进行一次检测,看电缆的运行是否在规定的温度值内;(2)监控线路:做好电缆的线路监控工作,对电缆的负荷变化进行监控,让电缆的运行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保障电缆的运行状况良好,有效防止电缆的老化现象,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3)定期检测:对电缆的检测,电力企业要在不同的线路安排不同的员工,划定负责线路,让员工对自己的责任线路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与保养,使电缆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
2.4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低于1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其管理主要是以无人值班方式为主,即自动化、数控技术等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因此管理人员只需掌握其操作技术即可。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后,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突发状况解决能力,从而对变电运行进行高效管理。变电站内部分设备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意识,通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对其管理,可以保证35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真正发挥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价值。
2.5加大设备检查和巡检力度
为了保证变电设备可以稳定运行,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元件,及时掌握设备是否存在损坏等问题,以便于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从根本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另外,管理人员还应根据气候和季节等因素,加强日常巡视与设备相关维护工作。在夏季,由于用电需求相对较大,应对其进行特别巡视,尤其是主变风扇和设备油位等。只有保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才能促进35kV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6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对于变电运行的维护人员而言,只有认真完成35kV变电运行的后期验收工作,同时对其进行定期巡检,全面分析变电装置中的安全隐患,才能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调试人员还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保证变电站相关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后,在验收单上签字,保证责任得到真正落实。因为35kV变电运行中,变电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较多,加之部件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直接关系到部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所以维护人员需要对各部件质量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变电站的运行实现安全、稳定的目标。
3 结论
35kV变电站是输变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关系着整个输变电系统运行的质量。35kV变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真空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缆等故障,都直接影响着35kV变电站的正常安全运行使用。因此本文针对35kV变电站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了使35kV变电站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发展针对故障问题作出有效可靠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对变电站相关设备的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确保35kV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洪建.35kV变电站运行常见的问题及其预防对策[J].通讯世界,2014,21(24):107~108.
[2]曾真.35kV变电站运行常见的问题和预防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18(07):126~127.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电缆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电感器论文; 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电压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