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对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防护措施,将对保证无损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想要进行职业病的危害防护,就必须要了解各种不同的无损检测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以便能够根据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征选取合适的方法例如经验法对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主要探讨一下无损检测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关键词:无损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 防护
一、有关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又被称为无损探伤,简称是NDT。它的关键就是要在保证收件物体完整完好的情况下,探测出这个物体是否有内部或外表缺陷。因为这种检测技术的前提是不损害被检测物体,所以被叫做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构成原理也十分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声、光、电、热等多种方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用的无损检测就要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等等方法。但同时因为无损检测中常用到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测仪等大型有伤害性机器,所以从事无损检测的工作人员患上职业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我们就应该按照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找出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为此,我们就将对常见的几种无损检测方式的原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一下讨论,希望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无损检测中的常见几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2.1射线检测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射线检测法是无损检测法中的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常规检测方法。射线检测主要是检查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内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利用 X、γ 等射线来完成,检查金属内部的铸件和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是否有缺陷不足。
而因为 X、γ 等射线本身具有的衰减作用,它在进入物体之后就会遵循一定的衰减规律,也就是说从物质穿透出来的射线的强度会小于穿透前的射线强度。这个衰减强度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和检测物质的种类、厚度、材质、密度都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射线穿过的是有缺陷的部位的时候,因为缺陷部位中的空气等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小,所以从缺陷部位穿透出来的射线强度会比无缺陷部位穿透出来的射线强度高,反映在荧光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大的一个缺陷影像。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物体的内部是否有缺陷了。
但同时,因为涉嫌本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射线探伤的时候,相关人员很容易受到电离辐射的危害。而对于电离辐射危害的基本防护就可以通过减少操作人员的接触工作时间、增大操作人员的防护距离或者通过隔离衣等工具对操作人员进行物理隔离防护等等方式进行。
2.2超声检测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超声检测法是另一种无损检测中的常用方法,常被应用在检查一些形状较为单一简单的材料是否存在裂缝、气孔、划伤以及夹杂一些渣子等缺陷,简称是UT。超声检测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浸透到金属材料的内部来检测物体是否存在缺陷。当超声波能进入到物体深处并从一个截面进入到另一个截面的时候,在物体的界面边缘就会发生一定的反射从而检测出是否有损伤。科学上把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都叫做超声波,而在超声波检测中,我们通常使用的就是400kHZ到25MHZ的超声波,而1MHZ-5MHZ使用的最多。当超声波进入到介质开始传播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接住就会开始反射。因为不同材质例如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之间的材质不一样,反弹时候的差异性也就会很大,所以超声波在面对不同介质的时候所受的传播影响也会是不同的。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界面上就会发生不一样的反射、折射还有波形反射。超声波检测法就是利用了超声波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时候会受到不同影响的这种原理,产生等于或者是大于超声波波长的缺陷或者其他异质界面的反射波。这些反射波在荧光屏上会形成脉冲波形,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荧光屏上可观察得到的脉冲波形来对这些缺陷位置和大小进行判断。
超声波检测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不少,但是我国对于工业中超声波检测法的危害却研究的很少,甚至都没有制定出一套可实行的安全标准。目前超声波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少尚且没有定论,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参照对于噪声的防治实施一些基本的超声波危害防治措施。比如我们可以在保证工业设备正常实施的情况下尽量减低辐射的强度,也可以对超声波声源进行适当的封闭和隔断,使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2.3磁粉检测法
磁粉检测法是一种利用磁场将待检测的金属进行磁化,再在表面上涂抹润湿铁粉,最后观察金属表面和邻近表面下是否有缺痕的方式。
把待检测的金属配件放置在磁场中,通过磁场的作用先将其磁化,而如果金属构件表面或者附近存在缺陷例如裂纹、异物、折叠部分的话,就会对磁力线产生阻力,那么这些地方就会产生漏磁。然后我们再把氧化铁粉撒在金属配件上的时候,有缺陷的地方就可以把氧化铁粉吸住,就会产生明显的磁粉痕迹,缺陷的地方就很明显了。
而同样的,对于磁粉检测法的危害检测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是由当前的科学可知,磁场对人的机体中的很多器官和系统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磁粉检测法在紫外线灯产生的中、短波紫外线和磁场下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所以我们可以在保护操作人员的时候,给操作人员配置防护眼镜、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也可以在操作工程现场采取具体措施抑制场源的泄露,使漏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在原磁场进行传播的时候极大地减少场源磁强的传播。
三、结论
总体而言,工业中的无损检测包含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是哪种无损检测方法,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产生职业病,而这些职业病无疑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带来不好的伤害。我们只有弄清楚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尽量减少无损检测对操作者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孙明健,刘婷,程星振,陈德应,闫锋刚,冯乃章. 基于多模态信号的金属材料缺陷无损检测方法[J]. 物理学报,2016,65(16):227-240.
[2]齐亮,赵茂程,赵婕,唐于维一. 基于THz光谱分析技术的猪肉K值无损检测方法[J/OL]. 农业机械学报,2017,(10):1-13(2017-08-08).
论文作者:梁雷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职业病论文; 超声波论文; 射线论文; 就会论文; 缺陷论文; 防护论文; 因素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