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按摩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对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选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中均纳入53例患者。其中常规组中应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组中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总结两组数据并展开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有效例数49例,占比为92.45%,常规组中患者的有效例数37例,占比为69.81%。常规组中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中的治疗效果,且P<0.05,呈现临床可比性。结论:给予肩周炎患者的治疗工作,选择针灸和推拿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肌力评分,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临床效果
肩周炎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患此疾病的几率便会有所上升,当患病之后,临床症状有肩周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僵硬等现象,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1-2]。为此需要在临床上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当今采用中医治疗方式较多,针灸便是其中一种,应用之后可以显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但是其长期效果依然存在不足,而本文则是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详细的研究内容作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择选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中均纳入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上限为85岁,下限为50岁,中位数(63.7±10.5)岁;治常规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上限为82岁,下限为53岁,年龄均数(65.8±9.9)岁。即两组患者各资料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同质性。
1.2 治疗方法
106例患者均实施消炎镇痛、物理治疗等基础治疗,常规组中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选择肩前、条口以及阿是、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展开针灸,并且实施常规消毒,以平补平泻的方式进行下针,切记在针灸过程中向内深刺、斜刺,完成针刺得气之后留针半小时,一天一次,持续治疗30天。
治疗组中患者在针灸的基础上展开推拿治疗,即告知患者坐端正,利用运动手法实施推拿,进而对患者肩关节展开被动运动,将肩关节作为中心点,实施环转、摇动等一系列的操作,运动方向则是交替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运动,运动幅度与力度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决定;同时利用点压弹拨法进行治疗,按压的穴位则是以肩贞、肩前以及肩井、秉风、曲池等穴位为主,每一个穴位的按压时间则是控制在三分钟之内,随后沿肌肉垂直方向弹拨三次至五次,主要是从患者疼痛部位至前臂之间应用揉搓方法展开反复搓动,从而使得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一天一次,持续治疗30天。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PSS29所谓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文中涉及的治疗效果数据应用n/%表示,以X2作为检验标准,当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较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组中患者的有效例数49例,占比为92.45%,常规组中患者的有效例数37例,占比为69.81%。常规组中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中的治疗效果,且P<0.05,呈现临床可比性。
3.讨论
肩周炎的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发病因素和慢性劳损、创伤以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若是患者不及早的进行治疗,则会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当症状逐渐加重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缓解,疾病却会发展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影响疾病的治疗[3-4]。另外站在中医的角度上展开分析,肩周炎是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患者的发病因素有内、外因素之分,内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足造成的,进而使得五脏、六腑均不发生调和,所以在进行调理的时候应该以调理脏腑阴阳为重要内容。临床上推拿和针灸是应用较为频繁的方式,而针灸治疗主要依据特殊手法在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穴位,针刺某些穴位可以加快脑啡肽的释放,进而提升机体对疼痛的耐受量增加,实现增加血液循环,及早排除病毒,还可以减少炎症在损伤组织内的停留与聚集,能够帮助患者的组织得到有效修复,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能,并且借助针刺可以有效将血管和淋巴管加以扩张,帮助炎症渗出物尽快的吸收,实现有效的消炎效果,进而实现疾病治疗目的;同时给予患者推拿治疗,其主要是借助手掌,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上展开推、拿、提、捏、揉,借助上述手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同时实现通络止痛,舒筋活血的效果;通过推拿方式还能够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帮助病变组织尽快的完成修复,缓解肌肉萎缩、痉挛等症状,从而实现提升肩关节活动能力的目的[5]。
综上所述,给予肩周炎患者的治疗工作,选择针灸和推拿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肌力评分,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霞. 通络针灸法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v.16(11):45-46.
[2]彭克坚.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4):417-418.
[3]李雪飞. 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v.10(10):28-29.
[4]武文, 王慧纬, 张志南.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2):38-40.
[5]潘先明, 段艳丽, 杨洋,等. 颈椎病并肩周炎76例针灸推拿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14):86-87.
论文作者:郑卫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患者论文; 肩周炎论文; 针灸论文; 组中论文; 穴位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肩关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