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S基线解算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姚当[1](2021)在《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时UT1是以地球自转定义的时间尺度,是构成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地球不规则自转等诸多因素,世界时UT1难以准确建模,需要通过VLBI/GNS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来维持。目前,我国使用的UT1依赖于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IERS)所提供的产品。为实现我国自主高精度UT1测量及产品服务,国家授时中心研制了13米宽带VLBI系统(NTSC-VLBI系统)。本文基于NTSC-VLBI系统在世界时UT1自主测定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系统性地开展了世界时UT1自主测定技术研究,并基于国家授时中心初步建成的13米宽带VLBI系统开展了试验验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数据处理流程。参与研制了国家授时中心新一代13米天测与测地VLBI系统,该系统参考VLBI2010规范,具有口径小、快速换源、馈源致冷和宽带观测等技术特点。结合实际站址环境和天线特性等因素,设计并优化了UT1观测纲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数据处理流程,开展了大量的实际试验验证,相比于IERS C04序列,UT1测量偏差为14.5微秒,标准差为58.8微秒。2)开展了VLBI测定UT1的误差分析,并通过精化台站坐标和改进VLBI设备时延校准技术,有效提升了UT1测量精度。分析了各项误差源对UT1测量精度的影响,从长期试验结果中发现喀什站和吉林站站址坐标的长期变化导致了UT1测量精度下降,进而对两站站坐标进行精化。开展了VLBI设备时延的强源校准方法试验研究,在UT1观测时段前后半小时设计了强源观测,在数据处理时采用强源的残余时延作为系统差对其它射电源观测进行修正,有效提升了UT1测量精度。3)面向UT1例行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在基本不影响UT1精度情况下,可有效减少原始数据量的数据采集方法。针对NTSC-VLBI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量相比老一代VLBI系统急剧增大的问题,对数据采集进行优化设计,基于带宽综合原理,提出了8通道256 MHz的采集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8通道采集记录下的UT1测量精度接近16通道512 MHz的UT1测量精度,且记录的数据量较少50%。4)提出了基于NTSC-VLBI测量的UT1和i GMAS测量的日长变化融合处理算法,获得连续高精度的UT1产品。NTSC-VLBI系统可高精度测量UT1,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可提供连续的日长变化产品,结合二者优势发展了融合处理算法。利用2018年观测数据,开展实际试验,结果表明经融合后,在获得连续的UT1产品的同时,UT1产品的精度得到提高,相比于IERS C04序列,UT1测量偏差为-7.8微秒,标准差为33.4微秒。5)初步实现了UT1例行服务,为深空探测提供了备份的UT1产品支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UT1测定流程,实现了观测纲要的自动生成与下发、观测数据的自动回传,实现了相关处理、后处理和UT1解算等的自动化,并实现了地球定性参数(EOP)预报,当前UT1产品已作为深空探测的备份产品。
何琦敏[2](2021)在《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导航技术,在诸多重要领域(例如,测绘、气象、交通、环境和农业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NSS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汽探测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潜力。它克服了传统气象观测水汽的诸多缺点(成本高、时间分辨率低、仪器偏差与漂移影响较大、易受天气影响等),能够实时反映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全天候地获取全球大气水汽信息。然而,GNSS气象学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多尺度的天气灾害事件监测与预报模型的应用研究还很有限。本文以利用地基GNSS水汽反演技术监测极端天气的相关理论与应用为研究目标,对大气改正模型进行深入探讨,优化了GNSS水汽反演中的关键参数,对不同数据处理和观测模式的GNSS水汽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估。首先建立了高精度的GNSS水汽监测系统,进而开展了极端天气下的水汽、温度、气压、风速和降雨量等多气象参数的研究,挖掘了水汽变化过程中的极端天气短临预警信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5种主流的大气温度与气压经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年、半年和日变化项的特征,为相应的模型选择以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2)针对气象数据的低时空分辨率问题,考虑了温度和气压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IAGA(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IAGA)改进的时空克里金(Kriging)模型(IAGA-Kriging),解决了气象数据的时空不连续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其精度优于传统的时空插值模型。(3)研究了多种基于地表气象参数建立的Tm回归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充分考虑了Tm的非线性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对相应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组合ANN或SVR模型,能够有效减小线性Tm模型的系统偏差。(4)建立了基于BNC+Bernese组合的GNSS水汽监测系统,并对该系统在不同观测和处理模式下输出的水汽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双差法反演的PWV(DD-PWV)对卫星星历的精度依赖性较小,即使在台风天气中,实时和事后的DD-PWV精度无明显差异。当使用精密单点定位法(PPP)反演PWV(PPP-PWV)时,实时的PPP-PWV精度低于事后精度。(5)以2018年香港超级台风“山竹”为例,研究了台风登陆前后,气温、气压、风速、降雨量和PWV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汽产品监测台风的新方法,建立了台风移动的理论几何模型,使用该方法分别计算了5种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移动速度,与气象部门发布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为GNSS气象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参考,拓展了GNSS技术在热带气旋中的应用。该论文有图51幅,表33个,参考文献198篇。
王宇飞[3](2021)在《InSAR技术应用于大白泥河沟谷泥石流迹地动态过程探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泥石流是一种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在地势崎岖,山壑沟谷的区域尤为常见。每当泥石流灾害发生,大量泥土沙石等松散物质被雨水源夹带,来势凶猛,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了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对泥石流灾害地区进行测绘以获取泥石流的特征和迹地是测绘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传统的监测手段如GPS、水准测量等受到工作量大、安全性低、费时费力等因素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流域地表变形监测。近年来,In SAR技术获取城市及山区地表形变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手段获取泥石流区域地表形变信息相比,而In SAR技术作为微波遥感,有着安全性高、范围广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遇到的诸多问题。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势复杂,地形险峻,泥石流沟众多,本文选取大白泥沟为研究区域,通过欧空局提供的哨兵一号数据和NASA提供的30精度DEM数据,对SAR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阐述SAR卫星的工作原理,包括目前主要的SAR数据产品,SAR数据处理软件,本文主要应用的两种时序In SAR技术原理及对比。(2)研究了大白泥河流域升轨与降轨SAR数据的地形可视性,分析了在不同轨道、不同入射角的情况下,升轨与降轨影像的良好可视区域与几何畸变区域范围。结果表明由于升轨模式入射角较大,良好可视区域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南侧;降轨模式入射角较小,良好可视性区域占比更高,分布在西北侧,但畸变区域分布复杂,地形表达能力差。将升轨数据形变结果与降轨形变结果结合分析才能最大限度消除SAR影像几何畸变的影响。(3)利用2018年升降轨各15景影像,2019年升降轨各16景影像,使用PS技术与SBA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2018年和2019年5至11月间研究区地表在雷达视线向的形变信息。结果表明升轨结果与降轨结果所表示的研究区形变特征大致相同:上游大范围抬升,两侧斜坡均观测到大范围沉降;无论是升轨还是降轨结果,在雷达视线向的形变量绝对值最高仅在30mm左右,不能表达泥石流灾害引起的地表真实形变值。(4)使用忽略N-S向形变分量的三维解算法将雷达视线向一维形变分解为由U-D向和E-W组成向二维形变场,并对二维形变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解后的U-D向与E-W向形变量峰值在200mm以上,相对于LOS向形变信息能直观的反映地表真实形变情况;两个时间段内的二维形变场所呈现特征大致相同,均为两侧滑坡向中间河段运动,堆积区向外呈扇形扩张的形变特征。(5)对U-D向形变量信息进行处理,将沉降区域按照形变量进行分类,获取2018年与2019年不同类别沉降区域的面积与泥石流流量,以面积和泥石流流量这两个指标对大白泥河流域两年间的泥石流迹地做出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相对于2018年,泥石流迹地面积与泥石流流量均有增长,但小梯度沉降区域面积占比与轻微泥石流灾害区域流量占比均大幅增加。(6)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迹地变化成因做出讨论,其中沟床纵比降、物源为泥石流迹地变化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等多种次要因素与主要因素共同导致泥石流迹地变化。
欧文浩,赵斌滨,杨知,刘毅,孔小昂[4](2020)在《基于InSAR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地质灾害条件下高压输电线路及铁塔广域监测应用的现状和需求,结合基于星载SAR和地基SAR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以及联合二者形变反演结果获取三维形变的技术,设计了一套输电线路地质灾害InSAR监测预警系统,并在湖北开展了试点应用。该系统接入了卫星遥感影像,构建天基、地基组网协同监测体系,能够及时捕捉输电线路灾变体的形变信息,了解成灾演变过程,为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准确预警、及时防治和灾后应急处置提供数据依据,为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提供支撑。
夏元平[5](2020)在《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通过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利益驱动,部分非法开采分子在未取得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盗采国家的矿产资源,且开采手段又极具破坏性。有关部门为制止此类行为,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但由于现有的非法采矿监督大多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群众举报、现场巡查”的“地毯式”方法进行,周期长、时效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低,以致一些非法采矿监管困难,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屡禁不止,影响矿山正常开采秩序,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在人无需进入井下或井下实测空间的条件下确定地下开采区域,进而进行非法采矿识别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地下非法采矿类型和识别途径的基础上,从解决“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位置的关联、合法与非法开采的甄别”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IS、采矿工程等技术的理论成果,解决矿区范围内In SAR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面的关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融合数据多源、反映多层次时空变化过程中地质空间与分布特征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建立地下合法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甄别模型,并集成In SAR和GIS技术来实现矿区地下非法采矿的快速高效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了当前利用In SAR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SAR成像原理以及D-In SAR、PS-In SAR、SBAS-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In SAR形变探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从形变梯度、失相关等方面剖析了In SAR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In SAR与GIS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研究现状。(2)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针对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现象和动态过程,结合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支持地质事件多因素驱动GIS时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定义了各种地质对象及相关的地质事件。同时,通过对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与描述,构建了支持地质时空过程动态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并对矿山开采沉陷各个类的详细结构和时空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In SAR与GIS技术进行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方法,并搭建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为不同类型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和监测提供平台保障。(3)提出了一种基于D-In 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较大量级形变的地下无证开采事件,构建了自动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设计了一种“时序相邻式”的双轨D-In SAR监测方案。通过精化D-In 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关参数,精准地获取了区域范围内的差分干涉图,再根据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区域独特的空间、几何、形变特征,构建了从分布范围较大的差分干涉图中快速、准确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圈定的开采沉陷区中进行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地验证。通过资料对比和实地调查验证了地下非法开采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定位出的采矿点的位置较准确,与实际位置的差距一般都小于20m。(4)提出了一种融合PS-In 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小量级形变且隐蔽在房屋下的无证开采事件,鉴于这些非法事件开采的都是浅层煤炭资源,且地面上的房屋在较长时间序列中能够保持较强且稳定的雷达散射特性,通过联合PS-In SAR技术和高分光学遥感,提取出地表建筑物(居民地)对应PS点集的沉陷信息,并对提取出的建筑物沉陷信息进行形变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从覆盖范围较大的建筑物沉陷信息中快速、准确探测出疑似非法开采点的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山底村为研究对象,选用Quick Bird02和Worldview02高分辨率数据以及20景PALSAR影像数据来进行实验研究,探测出该村2006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间发生过的2个非法采煤点,并将探测出的非法采煤点与历史查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局部区域的准确率达到40%,探测率达到66.67%,且在开采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5)结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和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采空区位置反演方法。首先依据开采沉陷原理建立起地表沉陷和地下开采面的时空关系模型,然后利用In SAR技术精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最后根据时空关系模型反演出地下倾斜煤层开采的具体位置参数。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不依赖复杂非线性模型,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使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选用峰峰矿区132610工作面和11景Radarsat-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出的采空区位置平均相对误差为6.35%,相比于同类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1.75%,相比于忽略煤层倾角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6.25%,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甄别和发现深藏在地下的越界开采事件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方式与途径。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0篇。
杜畔[6](2020)在《基于卫星全视的国家标准时间复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密时间传递技术已经在天文观测、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广泛应用,为满足用户对高精度时间需求,国内外科研院所基于GNSS共视等时间比对技术开发了各类远程时间传递系统,典型的服务精度在5~10ns。根据GNSS共视时间比对原理,要求比对两地在同一时刻至少能观测到同一颗卫星,因此基于共视比对技术的时间传递系统的比对精度和应用范围受基线长度的限制,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将GNSS全视技术应用到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复现系统中,扩展原基于共视的标准时间远程复现系统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传统全视时间比对精度高,但因使用事后发布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时间比对结果滞后生成,不能满足标准时间远程复现系统比对结果实时生成的要求。本文采用IGS数据中心发布的IGU-P(Ultra-Rapid(predicted half))超快速星历产品的预测部分数据,并根据数据特点设计了使用策略,通过实验分析显示,该方法可以获得轨道精度为5cm,钟差精度优于1.5ns的钟差数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验证全视比对实时生成的可行性,使用IGU-P计算实时全视时间比对结果,并以精密钟差产品计算的全视时间比对结果作为真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IGU-P计算的全视时间比对偏差在±2ns以内,RMS值为0.41ns。(2)针对现有系统覆盖范围的局限性,在原有基于GNSS共视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NSS全视的远程实时比对解决方案,实现了及时下载IGU-P产品并保存在指定文件目录下,根据转发计划与策略以全域广播、定向域广播、定向终端形式转发给系统内的各终端,支撑终端生成实时全视时间比对结果。(3)本文分析了全视时间比对技术中的误差来源和噪声类型,采用Vondrak滤波方法抑制噪声对全视时间比对结果的影响,依据观测噪声误差法确定最优Vondrak滤波因子,将全视时间传递结果的短期稳定度(天以内)提高了5倍以上。(4)将本文开发的GNSS全视的数据处理算法软件和设计的云服务通信框架软件应用到标准时间远程复现系统中。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主设置观测周期,实时生成精度优于3ns的比对结果,满足全球范围内时间比对需求。
韦沛[7](2020)在《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造卫星及相关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轨道信息作为卫星的基本参数,对于卫星的测控和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常规轨道确定方法需要地面与卫星通信,如统一S波段系统、激光测距技术、转发测定轨技术等,属于有源定轨。基于有源信号的测定轨技术对卫星载荷有一定的要求,如统一S波段系统定轨、激光测距需要星上具备相应载荷,转发测定轨需要占用转发器资源,无法实现对任意卫星的精密轨道确定。而在无线电监测等领域,需要开展无源测定轨。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无源测定轨技术,即通过被动接收卫星信号的方式实现干涉测量和轨道确定。发展无源测定轨技术对卫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极大的作用。干涉测量技术无需知晓卫星的信号内容和调制方式,只需卫星发射下行信号,就能通过相关处理获得信号到达两站的时间差,进而获得轨道产品。因此该项技术可以用于没有和观测站形成通讯链路的卫星。基于射电源观测发展起来的干涉测量技术,虽然精度较高,但系统复杂、价格昂贵。以此技术为基础,发展仅用于观测卫星的无源测定轨技术,存在大量的关键技术需要攻克,本文针对其做了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传递方法,发展了北斗GEO卫星精密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联合二者实现了被动式站间高精度时间传递连线干涉技术采用共用频率源,站间钟差可以精确测定;而本文方法采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各站使用本地原子钟,必须解决站间高精度时间传递的问题,才能进行卫星测定轨。现有的时间传递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伪码共视精度较低、PPP技术需要解算模糊度、双向技术需要发射信号。为实现无源测定轨系统的时间同步,本文提出了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基于全向天线抛物面天线观测的北斗GEO卫星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等几项技术,并研究了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上述时间传递方法中的应用,这些技术是被动接收信号的高精度站间时间同步技术,可以为无源测轨技术提供高精度时间产品。2.针对卫星信号强的特点,提出了卫星窄带干涉测量技术,研制了无源测定轨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关处理原型软件目前干涉时间测量的数据采集系统多是基于射电源观测的,设备带宽高精度高,但数据量大,不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开发了用于卫星干涉时间测量的采集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采集软件。该系统的带宽可调,对于卫星发射的强信号,可采用窄带模式采集数据,减少数据量,便于网络传输和数据处理。为验证该系统的性能,本文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改造了现有的转发测定轨网的部分天线系统,以此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开展了零基线和短基线试验,成功采集到了卫星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处理,获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3.提出以北斗GEO卫星为校准源的无源测轨系统设备时延改正技术,开展了GEO卫星的无源测定轨试验,验证了该设备时延改正技术的有效性在使用VLBI设备观测卫星时,通常进行射电源和卫星的差分观测,通过已知精确位置的致密射电源来校准卫星观测中的系统差。但是无源测定轨天线系统无法观测射电源,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基于卫星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北斗系统星座中有五颗GEO卫星且可获取到精密轨道产品,可作为无源测定轨技术的参考卫星。但目标卫星和参考卫星角距较大时,无法直接消除系统差。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该方法通过参考卫星的精密轨道数据联合站间钟差和大气产品来分离设备时延,从而完成校准。本文基于该方法开展了轨道确定试验,试验表明该方法与射电源校准技术获得的轨道精度相当。
黄星[8](2020)在《InSAR和GPS技术在震间和同震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嘉黎断裂西段和2015年皮山地震为例》文中指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作为一种新型大地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精度高、范围广、全天候监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火山变形监测、地震形变监测等领域。本文以嘉黎断裂带西段区域和2015年皮山地震为具体实例研究了In SAR与GPS技术在震间和同震形变领域的应用情况,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ISCE和Sta MPS数据处理软件,利用21期共63景Sentinel-1A卫星降轨SAR影像获取了嘉黎断裂带西段区域LOS(Light of Sight)向的形变场,并对区域断裂进行跨断层剖面分析。该形变场明显展现了嘉黎断裂与崩错断裂的右旋走滑特性,并根据跨断层剖面分析得出崩错断裂相对运动速率约为1.3 mm/a,嘉黎断裂带西段相对运动速率约为1.9mm/a。2.收集并处理得到了研究区36个GPS观测点在ITRF14参考框架下的速度大小。并以区域块体边界为理想断裂位置做GPS速度剖面分析。结果显示,断裂相对运动有明显的右旋走滑特性;而垂直断裂方向的运动速度呈现线性递减趋势,反映这个区域运动模式重新分配,即进一步证实了因印度板块推动导致青藏高原逐步压缩,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逃逸的现象。3.基于断层反正切位错模型,In SAR观测数据反演结果显示崩错断裂闭锁深度下的自由滑动速率约为1.3mm/a~2.9 mm/a,其闭锁深度约为8.3 km~11.1km;嘉黎断裂带西段闭锁深度下的自由滑动速率约为1.7 mm/a~2.7 mm/a,闭锁深度为2.2 km~3.0 km;而嘉黎断裂带西段往东的部分闭锁深度下的自由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趋于零。以块体边界为断裂迹线,GPS观测数据反演结果显示,断裂的闭锁深度达到了19.6±10.8 km,闭锁深度下的自由滑动量为3.2±2.0 mm/a。崩错断裂闭锁深度下的自由滑动速率与GPS结果相符合,而闭锁深度差异比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区域GPS站点过于稀疏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4.利用区域GPS速度场数据基于多尺度球面小波计算方法计算了区域应变场。结果表明,崩错断裂和嘉黎断裂带西段处于剪切应变高值区,表示这个区域有应变积累;面应变率分布在断裂两侧没有变化,表示跨断裂没有出现明显膨胀或压缩的现象;旋转应变率分布来看嘉黎断裂带西段开始有顺时针旋转变形,说明嘉黎断裂西段有右旋走滑运动。将地震分布和剪切应变分布比较来看,地震活动活跃的地方是剪切应变大的区域。5.基于Sentinel-1A升、降轨In SAR数据,并加以GPS同震观测数据约束,采用MPSO、MC、SDM等算法反演了2015年皮山地震的发震断层几何模型及断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应为一条长度48 km,宽度35 km,走向111°,倾角19°,平均滑动角91°,顶部埋深约7.4 km的隐伏断裂;断层最大滑动量0.47 m,位于深度为10.6 km的区域。
牛玉芬[9](2020)在《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壳深部构造动力学过程会引起山脉隆升、盆地断陷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些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地震周期与火山形变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并通过建立合理的灾害机理模型解译地震和火山等发生发展规律,对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等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远程遥感对地观测的全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克服了传统形变监测手段的不足,可为高精度监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形变及构建灾害机理模型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特别是随着星载SAR传感器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SAR影像时空分辨率大大提高,SAR卫星的种类和成像模式日趋丰富,这为In SAR技术持续有效开展灾害形变监测等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将以由地壳深部动力学过程引起的典型同震、震间、火山类型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针对当前In SAR技术在数据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先验约束信息不足等极端条件下地震同震形变获取、断陷盆地震间形变探测、泥火山活动形变周期以及这些灾害机理解译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分析不同断层活动特性、不同火山岩浆侵入模型对应不同In SAR形变场特性基础上,具体以共轭断层破裂2014年鲁甸地震、断层纵横交错的渭河盆地及复合源体的美国阿拉斯加Shrub泥火山为实例,系统开展基于In SAR高精度灾害形变场的精确获取及灾害机理模型的合理构建、灾害机理的综合解译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在系统分析In SAR技术在获取地震、震间、火山地表形变时所面临的主要误差源基础上,结合本文具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针对In SAR数据处理常面临的多源DEM配准融合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方法。(2)深入系统开展了不同地壳活动类型的In SAR形变场模拟与特性分析:同震形变位错运动模型,震间形变运动模型,火山运动点源Mogi模型、近似垂直的矩形Dyke模型、水平矩形Sill及Penny-crack模型、Yang长椭球立体模型,并在模型构建理论基础上进行了In SAR地表形变场的正演模拟,对不同模型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为后续不同构造模型反演研究提供了实际参考基础。(3)针对2014年鲁甸Ms6.5级共轭断层破裂地震事件中当前缺乏地震近场研究问题,首先采用精细D-In SAR技术获取了鲁甸地震同震近场地表变形,并以GPS远场同震形变为补充,结合余震分布确定了共轭断层几何结构,反演了鲁甸地震同震精细滑动分布,进一步根据同震库伦应力作用,发现了鲁甸地震表现出复杂的变形模式:主震与余震滑动深度在空间上互补,鲁甸地震主震及其后的余震可能已经完全释放了0-20km深处的累积弹性应变,余震可能是动态触发的结果;小河断裂及龙树断裂则有较强的应变累积,推断2020年5月18号发生的巧家地震可能与鲁甸地震有关。(4)针对渭河盆地内部错综复杂多条断层活动性事件中当前研究多仅关注盆地局部形变的GPS和水准测量为基础的问题,首先,根据升轨Sentinel-1数据及降轨ALOS-2Scan SAR数据精确获取大范围盆地垂向形变速率;进一步根据垂向速率场,分析了渭河盆地整个地表活动及主要断层活动性质,修正和识别了渭河盆地主要活动断层位置,并支持了争议断层—高家村-高店断裂的存在;最后针对渭河盆地中西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构建多断层模型进行多断层震间滑动分布反演,进一步分析了对应断层闭锁程度及其与历史地震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断层的蠕滑特性。(5)针对阿拉斯加复合源体Shurb泥火山活动性事件中对于该火山缺乏地面监测系统和历史信息的问题,结合In SAR技术深入开展对Shrub泥火山从地表形变高精度监测到复合源体模型合理构建及综合解译的系统研究,并据此提出了针对Shrub泥火山“主源体-多Sill”的长期活动概念模型。
鹿璐[10](2020)在《面向矿区地表时序沉降监测的DS-InSAR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我国地表塌陷面积逐年增加,矿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质量逐步降低,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立矿区地表形变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搭载的微波传感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能力,提供了不同分辨率的SAR影像,促进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方法的发展。目前,时序InSAR方法已成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前沿。然而,由于矿区地表具有植被覆盖率高、沉降量级大等特点,矿区干涉图受失相干影响较为严重,导致时序InSAR方法监测矿区地表形变时存在点目标密度低的问题,无法有效分析地表形变时空演变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形变监测方法,结合矿区地表形变特征,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窗口的同质点识别、融合概率积分模型(PIM)和DS-InSAR的矿区地表时序大梯度形变监测等方法,丰富了矿区地表形变监测途径,提高了形变监测精度。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阐述了DS-InSAR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采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时间段内覆盖张双楼煤矿94101工作面的Sentinel-1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利用PS-InSAR、DS-InSAR方法获取了矿区时序地表形变。实验结果表明:(1)DSInSAR方法显着提高了矿区地表形变区域的点密度,获取了完整的地表形变范围,可为矿区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提供基础;(2)实验通过对比分析DSInSAR与PS-InSAR监测结果间的相关性,证实DS-InSAR方法监测矿区地表形变是可行的;(3)实验利用水准数据验证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证实基于SBAS数据处理流程的DS-InSAR方法受空间失相干影响更小,其形变监测结果的精度比基于PS-InSAR数据处理流程的DS-InSAR方法更高。(2)针对DS-InSAR方法中同质点识别窗口为固定值,过大或过小窗口会影响相位优化后干涉图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同质点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干涉对的平均差分干涉相位图,设定相位差阈值,计算每个像元的最优同质点识别窗口,然后依据最优窗口完成同质点的识别。采用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内覆盖南屯煤矿的TerraSAR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基于自适应和固定窗口进行了同质点识别和相位优化。结果表明,前者得到差分干涉图质量和形变区域内的点位密度整体高于后者,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矿区地表形变量级超出时序InSAR监测能力的问题,引入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预测模型(PIM),提出融合PIM和DS-InSAR的矿区地表时序大梯度形变监测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地质采矿条件和工作面开采参数,预计研究时间段内矿区地表累积沉降,获取干涉对对应时间段的模拟形变相位,将干涉对的真实相位与模拟相位进行差分,从而达到降低相位解缠难度的目的。以覆盖南屯煤矿的TerraSAR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D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量级更大,通过与地面水准测量数据对比发现,本文方法提取的地表形变精度为厘米级,优于DS-InSAR监测结果。该论文有图50幅,表11个,参考文献88篇。
二、PS基线解算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S基线解算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时UT1等地球定向参数概述 |
1.2 国外站址与研究现状 |
1.3 国内站址与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时间与坐标系统 |
2.1 时间 |
2.1.1 世界时 |
2.1.2 历书时 |
2.1.3 原子时 |
2.1.4 协调世界时 |
2.2 天球参考系与天球参考架 |
2.3 地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架 |
2.4 地球定向参数 |
2.4.1章动改正项 |
2.4.2 极移 |
2.4.3 世界时UT1 |
2.5 地球参考系与地心天球参考系转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NTSC-VLBI系统研制及UT1 测定方法 |
3.1 NTSC-VLBI系统研制 |
3.1.1 天线系统 |
3.1.2 时频系统 |
3.1.3 数据处理中心 |
3.2 UT1 测定方法研究 |
3.2.1 时延模型 |
3.2.2 参数解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NTSC-VLBI系统的UT1 观测纲要及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
4.1 NTSC-VLBI系统的UT1 观测纲要设计 |
4.1.1 射电源选取 |
4.1.2 天线遮挡 |
4.1.3 天线转动 |
4.1.4 天区覆盖 |
4.1.5 观测纲要设计 |
4.1.6 仿真研究 |
4.2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3 地心时延与站心时延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UT1 测量的误差分析与试验研究 |
5.1 UT1 测量的误差分析 |
5.1.1 站钟影响 |
5.1.2 大气影响 |
5.1.3 电离层影响 |
5.1.4 站坐标影响 |
5.1.5章动改正项影响 |
5.1.6 极移误差影响 |
5.2 UT1 测定试验分析 |
5.2.1 2018和2020 年测量分析 |
5.2.2 站坐标误差的修正方法 |
5.2.3 基于i GMAS的对流层改正方法 |
5.3 数据采集策略的优化 |
5.3.1 优化准则 |
5.3.2 数据采集通道选取 |
5.3.3 不同策略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NTSC-VLBI与 i GMAS联合测定UT1 研究 |
6.1 UT1 与日长变化数据融合处理研究 |
6.1.1 Vondark平滑算法 |
6.1.2 基于Vondrak算法的融合处理试验 |
6.2 EOP参数预报 |
6.2.1 精度评定标准 |
6.2.2 ARMA模型 |
6.2.3 极移预报 |
6.2.4 世界时预报 |
6.2.5 章动改正项预报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2 大气水汽反演理论 |
2.1 地基GNSS水汽反演 |
2.2 探空数据水汽反演 |
2.3 大气再分析资料水汽反演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大气改正模型 |
3.1 常用的大气经验模型 |
3.2 基于ERA5 的中国区域大气经验模型构建 |
3.3 常用的大气插值模型 |
3.4 基于IAGA模型改进的时空Kriging大气插值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
4.1 几种气象要素和地理高度与T_m的相关性分析 |
4.2 基于地表气象参数和高程改正的T_m单因子回归模型 |
4.3 基于地表气象参数的多因子T_m改正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高精度地基GNSS水汽监测系统与精度验证 |
5.1 软件介绍 |
5.2 实时GNSS-PWV精度分析 |
5.3 台风天气下GNSS-PWV精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利用地基GNSS水汽产品研究极端天气事件 |
6.1 地基GNSS水汽产品在典型极端天气中的应用 |
6.2 台风天气下大气参数的变化特征 |
6.3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水汽资料监测台风运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InSAR技术应用于大白泥河沟谷泥石流迹地动态过程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变形监测 |
1.2.2 基于InSAR技术的复杂地形形变监测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时序InSAR原理与方法 |
2.1 合成孔径雷达(SAR) |
2.2 时序InSAR技术原理 |
2.2.1 PS-InSAR技术原理 |
2.2.2 SBAS-InSAR技术原理 |
2.2.3 PS与SBAS技术对比 |
2.3 SAR常用处理软件 |
第三章 研究区地形可视性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整理 |
3.3 透视收缩、叠掩与阴影 |
3.3.1 畸变区域计算方法 |
3.3.2 地形可视性分析结果 |
第四章 顾及永久散射体的SBAS方法及应用 |
4.1 PS与SBAS相结合的方法 |
4.2 PS点的获取预处理 |
4.3 SBAS技术获取形变信息 |
4.3.1 连接图生成 |
4.3.2 差分干涉 |
4.3.3 提取GCP点 |
4.3.4 轨道精炼、重去平与时序形变相位估计 |
4.3.5 地表形变信息反演与地理编码 |
第五章 形变结果分析 |
5.1 一维形变结果分析 |
5.2 忽略N-S向形变的三维解算法 |
5.3 二维形变场分析 |
第六章 泥石流迹地动态过程研究 |
6.1 指标选取及分析 |
6.1.1 面积量算 |
6.1.2 泥石流流量的估算 |
6.2 迹地变化成因 |
6.2.1 沟床纵比降 |
6.2.2 物源 |
6.2.3 其他因素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4)基于InSAR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整体架构 |
2.1 系统设计思想 |
2.2 系统各层次内容 |
(1)数据库层 |
(2)基础软件层 |
(3)数据整合计算层 |
(4)业务服务层 |
(5)用户表现层 |
3 关键技术与实现 |
3.1 多源数据库 |
3.2 天基SAR监测预警技术 |
3.3 地基SAR监测预警技术 |
3.4 天地协同监测预警技术 |
3.5 系统实现 |
4 结论 |
(5)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InSAR技术理论基础 |
2.1 SAR成像原理及影像特征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3 D-InSAR技术原理 |
2.4 时序InSAR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 |
3.1 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分析与表达 |
3.2 矿山开采沉陷动态过程模拟与描述 |
3.3 面向非法采矿识别GIS时空数据模型的逻辑组织 |
3.4 地下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In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4.1 矿山地表与图层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4.2 矿山地表形变D-InSAR监测 |
4.3 开采沉陷特征提取和沉陷区圈定 |
4.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5.1 矿山地表与传感器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5.2 联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提取地表建筑物的沉陷信息 |
5.3 基于建筑物沉陷时空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 |
5.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开采面位置反演 |
6.1 矿山地表与开采面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6.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
6.3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和模型 |
6.4 基于InSAR和沉陷预计理论的地下开采面反演 |
6.5 工程实例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卫星全视的国家标准时间复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时间比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时间比对服务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国家授时中心基于GNSS共视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介绍 |
1.4.1 基于GNSS共视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 |
1.4.2 基于GNSS共视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测试结果 |
1.4.3 GNSS共视标准时间复现系统特点分析 |
1.5 标准时间远程复现需求分析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GNSS全视的全球时间复现方法研究 |
2.1 基于GNSS全视的时间复现功能需求分析 |
2.2 实时GNSS全视时间复现解决方案 |
2.2.1 精密轨道与钟差产品 |
2.2.2 IGU产品使用策略 |
2.2.3 IGU产品在全视时间复现系统可行性分析 |
2.3 GNSS全视时间复现误差源及改正方法 |
2.3.1 与卫星相关的误差改正 |
2.3.1.1 卫星轨道和钟差的改正 |
2.3.1.2 地球自转改正 |
2.3.1.3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 |
2.3.1.4 卫星硬件延迟改正 |
2.3.2 与信号传输路径相关的误差改正 |
2.3.2.1 电离层延迟改正 |
2.3.2.2 对流层延迟改正 |
2.3.3 与接收机相关的误差改正 |
2.3.3.1 接收机硬件延迟校准 |
2.3.4 噪声误差抑制方法研究 |
2.3.5 GNSS全视比对精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NSS全视远程时间比对性能测试 |
3.1 主要评价指标及其测试参考 |
3.1.1 评价指标 |
3.1.1.1 精确度 |
3.1.1.2 精密度 |
3.1.1.3 频率稳定度 |
3.1.2 测试参考 |
3.2 测试方案设计 |
3.2.1 测试站点的选择 |
3.2.2 测试方法分析 |
3.3 基于GNSS全视和共视时间比对的实验结果分析 |
3.3.1 以PPP时间传递为参考的全视时间比对验证 |
3.3.2 以IGS clk为参考的全视/共视时间比对实验 |
3.4 测试小结 |
第4章 基于GNSS全视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拓展设计实现 |
4.1 GNSS全视时间复现系统组成结构 |
4.2 GNSS全视时间复现系统总设计 |
4.3 基于GNSS全视的复现终端设计实现 |
4.3.1 .接收机板卡 |
4.3.2 时间间隔计数器 |
4.3.3 GNSS全视星站钟差处理软件 |
4.3.4 原子钟驾驭软件 |
4.4 数据处理中心功能 |
4.5 云服务端设计实现 |
4.5.1 云服务端接口 |
4.5.2 云服务端模块的文件下载\转发功能实现 |
4.5.3 云服务端与其他模块关系 |
4.6 系统性能测试 |
4.6.1 零基线全视标准时间复现实验 |
4.6.2 长基线全视标准时间复现实验 |
4.6.3 测试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造卫星的应用和高精度轨道的意义 |
1.1.2 卫星观测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用的有源卫星测定轨技术 |
1.2.2 常用的无源卫星测定轨技术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卫星干涉测量简介 |
2.1 测量原理 |
2.2 相时延测量和群时延测量 |
2.2.1 相时延测量 |
2.2.2 群时延测量 |
2.3 观测模式 |
2.3.1 连线干涉模式 |
2.3.2 GPS辅助的VLBI模式 |
2.3.3 射电源校准的ΔVLBI模式 |
2.3.4 卫星校准的ΔVLBI模式 |
2.3.5 观测模式选择 |
2.4 系统可行性分析 |
2.4.1 VLBI系统的要求 |
2.4.2 天线要求 |
2.4.3 天线噪声温度 |
2.4.4 数据速率 |
2.4.5 原子频率标准 |
2.4.6 无源测定轨系统信噪比估计 |
2.4.7 无源测定轨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3章 无源测定轨技术的误差分析 |
3.1 无源测定轨的测量模型的主要误差源 |
3.2 精度衰减因子及仿真分析 |
3.2.1 测站的布局 |
3.2.2 站心直角坐标系 |
3.2.3 仿真条件 |
3.2.4 仿真结果 |
3.2.5 仿真结论 |
3.3 实际测站分析 |
3.4 无源测定轨的测量模型的误差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高精度站间时间同步技术 |
4.1 常用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 |
4.1.1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1.2 GNSS共视/全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1.3 基于GNSS载波数据的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1.4 无源测轨网中的站间时间同步应用 |
4.2 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2.1 方法原理 |
4.2.2 轨道误差影响 |
4.2.3 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4 结论 |
4.3 基于IGSO卫星的时间传递方法 |
4.3.1 高精度预报轨道约束的IGSO双向时间传递方法 |
4.3.2 观测频率修正 |
4.3.3 卫星运动引入的误差 |
4.3.4 IGSO双向时间传递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5 转发共视技术在IGSO卫星观测中的应用 |
4.3.6 结论 |
4.4 气象数据获取方法 |
4.4.1 常用的对流层模型 |
4.4.2 其他获取气象参数的途径 |
4.4.3 不同对流层延迟产品的比较分析 |
4.4.4 结论 |
4.5 基于北斗GEO卫星的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5.1 BDPCV方法的原理 |
4.5.2 误差分析 |
4.5.3 试验与结果 |
4.5.4 结论 |
4.6 基于抛物面天线观测的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
4.6.1 抛物面天线观测北斗GEO卫星的方法 |
4.6.2 试验与结果分析 |
4.6.3 结论 |
4.7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及其在站间时间传递中的应用 |
4.7.1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原理 |
4.7.2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联合TWSTFT和 PPP数据中的应用 |
4.7.3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本文试验中的应用 |
4.7.4 结论 |
4.8 总结 |
第5章 卫星干涉时间测量的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与试验 |
5.1 系统设计 |
5.1.1 系统组成介绍 |
5.1.2 数据采集设备介绍 |
5.2 软件介绍 |
5.2.1 时标信息 |
5.2.2 Mark5B格式 |
5.2.3 数据的采集 |
5.2.4 数据的预处理 |
5.2.5 软件流程图 |
5.3 观测试验 |
5.3.1 积分时间选取 |
5.3.2 群时延 |
5.3.3 相时延 |
5.3.4 一天群时延观测结果 |
5.4 总结 |
第6章 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及轨道确定试验 |
6.1 基于差分观测数据轨道确定技术的仿真试验 |
6.1.1 ODTT网的副站-副站轨道确定模式 |
6.1.2 基于L波段直发式数据的差分轨道确定试验 |
6.1.3 北斗GEO卫星的定轨统计分析 |
6.1.4 基于抛物面天线的频间偏差确定方法 |
6.1.5 小结 |
6.2 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及轨道确定试验 |
6.2.1 原理 |
6.2.2 试验安排与干涉测量结果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4 小结 |
6.3 基于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的短弧段轨道确定 |
6.3.1 短弧定轨 |
6.3.2 短弧预报 |
6.4 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1.1 主要创新点 |
7.1.2 主要工作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InSAR和GPS技术在震间和同震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嘉黎断裂西段和2015年皮山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嘉黎断裂带西段构造背景分析 |
1.1.2 2015年皮山地震构造背景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嘉黎断裂带西段研究现状 |
1.2.2 2015年皮山地震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技术原理和方法 |
2.1 InSAR与GPS测量技术概况 |
2.2 InSAR测量原理 |
2.3 时序InSAR技术 |
2.3.1 PS-InSAR时序分析方法 |
2.3.2 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 |
2.3.3 StaMPS时序分析方法 |
2.4 GPS测量原理 |
2.5 断层活动反演原理 |
2.6 区域应变计算方法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嘉黎断裂带西段震间形变特征 |
3.1 InSAR数据的获取与形变信息的提取 |
3.2 GPS数据的获取与速度场估算 |
3.3 区域应变场分析 |
3.4 跨断裂带剖面分析 |
3.4.1 基于GPS数据分析断裂运动参数 |
3.4.2 基于InSAR数据分析断裂运动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5年皮山地震同震形变和反演 |
4.1 InSAR数据处理及同震形变信息提取 |
4.2 震源参数反演 |
4.2.1 断层几何参数反演 |
4.2.2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
4.2.3 残差分析 |
4.2.4 棋盘检验 |
4.3 讨论 |
4.3.1 断层滑动分布于近场余震的关系 |
4.3.2 周围断层应力扰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果讨论和总结 |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嘉黎断裂带西段GPS站点信息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9)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技术发展 |
1.2.2 InSAR同震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2.3 InSAR震间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2.4 InSAR火山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nSAR技术及SAR辅助技术 |
2.1 引言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2.1 InSAR原理 |
2.2.2 D-InSAR原理 |
2.3 时序InSAR技术 |
2.3.1 Stacking InSAR技术 |
2.3.2 SBAS InSAR技术 |
2.3.3 PS-InSAR技术 |
2.3.4 MSBAS技术 |
2.4 构造形变监测主要误差源 |
2.4.1 DEM误差 |
2.4.2 对流层延迟 |
2.4.3 电离层影响 |
2.4.4 基线误差 |
2.4.5 相位解缠误差 |
2.5 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技术 |
2.5.1 DEM配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5.2 基于SAR成像几何特征的DEM配准原理 |
2.5.3 重庆羊角滑坡实验对比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壳运动模型及InSAR形变场模拟 |
3.1 引言 |
3.2 同震断层活动 |
3.2.1 同震位错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
3.2.2 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 |
3.3 震间断层活动 |
3.3.1 震间断层活动模型 |
3.3.2 InSAR震间形变场模拟 |
3.4 火山岩浆活动 |
3.4.1 火山活动模型概述 |
3.4.2 火山活动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
3.4.3 InSAR火山活动形变场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4年鲁甸地震同震形变监测-共轭断层破裂模型构建 |
4.1 引言 |
4.2 鲁甸地震背景 |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1 GPS同震远场形变 |
4.3.2 D-InSAR同震形变 |
4.4 同震位移场模型反演 |
4.4.1 断层模型设计 |
4.4.2 同震滑动分布 |
4.5 讨论 |
4.5.1 滑动分布结果对比 |
4.5.2 库伦应力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渭河盆地震间形变监测-多断层震间模型构建 |
5.1 引言 |
5.2 地质构造背景 |
5.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3.1 SAR数据的选取 |
5.3.2 单轨道SAR数据处理策略 |
5.3.3 二维速率场分解 |
5.3.4 可靠性检验 |
5.4 渭河盆地活动性分析 |
5.4.1 盆地整体地表形变分析 |
5.4.2 盆地断层活动性分析 |
5.5 渭河盆地中西部地区断层震间模型构建及滑动分布计算 |
5.5.1 滑动分布反演方法 |
5.5.2 高家村-高店断裂及秦岭北缘断裂东段 |
5.5.3 渭河断裂西段及其北部部分断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hrub泥火山形变监测-复合源体火山模型构建 |
6.1 引言 |
6.2 Shrub泥火山 |
6.2.1 泥火山简介 |
6.2.2 Shrub泥火山活动背景 |
6.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6.3.1 SAR数据选取 |
6.3.2 数据处理策略 |
6.3.3 结果及分析 |
6.4 火山模型构建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多干涉对模型计算 |
6.4.3 火山源体积时序变化 |
6.5 讨论 |
6.5.1 火山概念模型 |
6.5.2 火山活动与地震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面向矿区地表时序沉降监测的DS-InSAR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InSAR基础理论 |
2.1 InSAR基本原理 |
2.2 时序InSAR |
2.3 本章小结 |
3 DS-InSAR原理及矿区地表形变监测适宜性研究 |
3.1 分布式目标InSAR |
3.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源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适应窗口的同质点识别方法研究 |
4.1自适应窗口同质点识别方法原理与相位优化实验 |
4.2 基于自适应窗口的DS-InSAR矿区形变监测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融合PIM和 DS-InSAR的矿区地表时序大梯度形变监测方法研究 |
5.1 PIM和 DS-InSAR的融合方法 |
5.2 融合方法的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PS基线解算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3米宽带VLBI系统的UT1自主测定研究[D]. 姚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
- [2]地基GNSS水汽反演及其在极端天气中的应用研究[D]. 何琦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InSAR技术应用于大白泥河沟谷泥石流迹地动态过程探测研究[D]. 王宇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InSAR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A]. 欧文浩,赵斌滨,杨知,刘毅,孔小昂. 2020年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20
- [5]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元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基于卫星全视的国家标准时间复现方法研究[D]. 杜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02)
- [7]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D]. 韦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
- [8]InSAR和GPS技术在震间和同震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嘉黎断裂西段和2015年皮山地震为例[D]. 黄星.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02)
- [9]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D]. 牛玉芬. 长安大学, 2020(06)
- [10]面向矿区地表时序沉降监测的DS-InSAR方法研究[D]. 鹿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