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5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实现城市的弹性适应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对海绵城市理念引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展开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构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弹性适应;城市规划建设;规划方法
引言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于大部分平原城市建设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还在沿用“同心圆圈层结构”的建设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存在诸多不足及缺陷,例如“城市内涝问题”“水资源缺乏”等,这就会使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被极大地弱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问题,已经在政策上进行了规范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而海绵城市能实现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能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且能很好地实现雨水的渗透及积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1海绵城市的概述
海绵城市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是“构建低影响的开发雨水系统”,也就是在城市下雨时,对雨水的吸收、蓄水以及净化功能加以优化,如此一来,以便能够及时将存储起来的雨水进行释放,这一工作原理就好比海绵,不仅能够完成吸水以及储水工作,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因此,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转变以往老旧的观念。如今,我国颁布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技术指南,并且在指南中对城市建设中如何使用“渗水砖”以及植草沟开展施工作业,以此来对排水系统进行组织优化,实现减缓压力、缓解排水以及对水源进行分散控制的目的,如此一来,也能够有效防止洪涝问题的产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时,主要包含池塘以及江河湖等水系统,与此同时,还包含花园绿地,以此来实现对城市配套设施的渗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城市之中,城市自身的优势以及优点都各不相同,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应该注意不能够将其他城市的建设方案套用在其中,而是应该根据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满足城市发展的方案,以此来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
2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2.1转变传统的规化观念
为了能使海绵城市概念更好地融入到城市规划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改变以往的规划理念。深入分析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进而很好地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及内涵,并以此为引导,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比如: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施工企业应该树立优质的生态环保理念,并且基于具体的建筑状况,合理地规划城市排水系统、防涝系统规划,真正秉承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则,真正使城市规划实现合理化及科学化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
道路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核心,道路规划建设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能力与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规划建设中,道路应选择可渗透路面,避免道路表面积水。再配置过滤装置,实现对透水的过滤,便于路面透水的净化和利用。于道路两侧构建绿化带,承担雨水的收集任务,体现海绵城市的基本特性,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道路两侧绿化带设置中,通过建设地下存储空间的方式,实现雨水的采集。这种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全面改善路面排水,还有助于雨水资源的利用。此外,还应对人行道进行相关优化,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消化。
2.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受到全球变化的环境情况的影响,各个地区中的气候问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雨期对于道路工程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保障道路畅通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外界带来的干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如下方面的工作:城市道路中绿化带的建设应该使用下凹式,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平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缩减雨水的径流面积,并且还能够改善雨水的径流质量以及缓解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强化外来水源的质量。在开展城市道路初期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使用街道树池以及透水路面等现代的公共设施来完成强化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除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能力之外,对于改善过后的道路,可以通过使用“人工引流”的方法进行。对于城市中雨水系统的引入,应该借助绿化带底部的水流暗道来完成,从而加强水系统的活力,带动水循环。在城市的建设初期,不仅要考虑到城市中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还应该对城市中雨水资源的管理、储存以及利用等问题加以很好的考虑,以此来强化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4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遵循规划先行
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源头,应根据城市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编制海绵城市规划。海绵城市理念应该运用到整个规划体系当中,成为城市规划体系的一部分,而不应成为独立的规划体系,要在总规、控规、修详中都有所体现。在总规层面,应考虑山水林田湖大的布局,解决空间管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平衡问题以及城市排水等问题。在控规层面,需要指标下放,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确定的规划指标和重大设施布局等应与控规协调,排水分区的相关指标应落实到控规编制单元中。在修详层面,要看小区设置海绵城市设施的可能,在后续的建设程序当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2.5合理改造生态海绵体
在城市规划实际开展的时候,应该有效强化生态海绵体的功能,例如天然的湖泊、草原等,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且能很好地实现污水的净化,能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鉴于此,应该切实防止生态海绵体被破坏。此外,假如生态海绵体不能很好地为城市化建设而服务,就应该进行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进而使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修复和保护,只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保障之后,城市规划的顺畅性才能得到保障。例如:能进行人工园林的修建,还能优化传统绿地的建造模型。
2.6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应构建完善的雨洪管理系统。它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并注意各个部分协调。最初应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遵循“三分建,七分管”的管理特点,将其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其次,注意对相关先进技术的运用,配合仿生人工海绵体的方式,增强收集能力。再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洪涝情况的分析,为具体管理提供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我国仍然没有实际的案例作为建设理论依据,并且对于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管理方式方法都比较落后,在开展城市的规划工作时也缺乏长远的目光,这就使得海绵城市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城市的规划人才进行优化配置,并且对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因素加以调研,通过借助自然优势来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胜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45-48.
[2]彭晓平,何子平.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19-20.
[3]李林.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75.
[4]杨家伟,张银龙.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J].城市地理,2017(6):35-37.
论文作者:韦钧洲,陶国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理念论文; 很好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