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的因素与前景_劳动生产率论文

2004年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的因素与前景_劳动生产率论文

2004年美国经济加快复苏的因素和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经济论文,前景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7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04)2期0040-05

2003年7月29日美国全国经济预测局(NBER)商业周期定期委员会宣布于2001年3月开始的第十轮经济衰退已于当年11月结束。本次衰退持续了8个月,是战后经济周期史上持续最短的衰退之一。此后开始的复苏进程潮起潮落,几经波折,直到2003年中复苏进程才加快。其标志是在伊战后众多不利因素的牵制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并继续看好。据多个国际机构和美国经济研究机构预测,2004年美国经济将有4%以上的高增长率,由此开始一轮新的经济扩张。

2004年美国经济的强劲扩张无疑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本文将分析支撑这轮扩张的有利因素及影响其可持续性的制约因素,以期对美国经济扩张及面临的风险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一、强劲的经济复苏和经济扩张

美国经济在2003年第二季度增长3.3%后,第三季度出人意料地增长了8.2%(1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修正数据),这是1983年第四季度增长8.4%以来美国经济最大的季度增幅。第三季度构成GDP的四个部门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个人消费的贡献率为4.55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起了支柱性作用。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了6.4%,大大高于前两个季度的2.0%和3.8%。其中用于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业的消费开支分别增长了26.5%、7.6%和2.1%。

私人投资出人意料的增长也推动了第三季度经济的快速扩张。私人投资一改过去的低迷状态,增长了18.2%(前两季度的增速分别为-5.3%和2.0%),对GDP的增长的贡献率为2.58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前两季度的-0.83%和0.3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长率和企业用于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4.0%和18.4%。这表明,本来颇让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普遍担忧的企业投资增长停滞状态已经开始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势头如能持续,将为美国经济从复苏走向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第三季度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了8.9%,进口仅增长1.5%,净出口增长1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9个百分点,改变了以往净出口总是负贡献的局面。政府开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0个百分点,较之第二季度的1.59个百分点已有大幅回落。

进入第三季度之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出现了强劲的扩张。从2003年7月份以来,供应管理学会(ISM)的采购经理指数(注:PMI值高于50%即表明制造业的扩张,PMI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42.9%即表明整体经济扩张。)已连续5个月高于50%,11月份高达62.8%。(注:ISM的制造业指数高于49.9%即表明工业生产的增长。)11月份ISM的制造业经济活动指数为68.3%,制造业部门的20个行业中有18个出现增长。ISM制造业调查委员会主席诺伯特·奥尔认为,11月份是自1983年12月以来制造业部门表现最好的一个月。

ISM的非制造业部门的经济活动指数(注:非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指数大于50%即表明非制造业的扩张。)自2003年6月份以来已连续6个月高于60%,这表明了在过去6个月中非制造业的经济活动持续快速增长。11月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为60.1%,非制造业部门的17个行业中有13个出现增长。报告显示,当前无论是制造业部门还是整体经济都处于强劲的扩张中。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的上佳表现使得人们对2004年美国经济前景普遍表示乐观,经济学家和经济研究机构都在调高对经济增长的预测值。IMF和OECD对美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分别为3.9%和4.2%。美林证券12月19日公布的预测值是4.3%。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11月24日的预测认为,2004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将高达4.5%。美国会议委员会的预测更为乐观,根据其12月份公布的修正值,2004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5.7%,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这将是1984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最快的年增长率。

二、支撑美国经济强劲扩张的主要因素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要重现第三季度超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由于下列有利因素的作用,2004年美国经济仍将呈现强劲扩张。

(一)消费和投资信心的恢复

2004年美国经济将强劲扩张的力量源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重建。美国两大重要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大学情感指数和美国会议委员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近几个月内持续上升。前者从10月份的93.7上升到11月份的98.6,为18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后者从10月份的81.7上升到11月份的91.7,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为2002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消费者对今后几个月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期指数从91.5上升到99.4。消费者信心的增强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个人消费开支仍有较大潜力。这是保证整体经济强劲扩张的主要动力之一。

据会议委员会报告,第三季度CEO信心指数(注:CEO信心指数覆盖各个行业的100名CEOs,该指数高于50表明更看好美国经济。)从第二季度的60上升到67,会议委员会消费者研究中心主任林恩·弗兰克指出,这一指数的持续上升是公司业绩好转的有力证据,这也表明资本开支计划的改善,公司高层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十分乐观。

(二)IT技术的全面复苏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2003年对于网络及高科技企业而言是一个转折年,企业开始走出泡沫破裂后的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网络公司通过改进管理、裁减冗员、削减成本和大力促销,第三季度的赢利普遍大增。网络消费已日益成熟并形成规模,成为主流的消费形态之一。

这表明IT技术已普遍复苏,并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美国著名高科技市场调查公司加特纳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高科技产业将出现较快复苏并可能迎来红火的一年;2006年前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强劲增长,此后将进一步加速增长。美国权威市场调查公司国际数据公司11月3日发表报告说,2004年全球信息技术市场规模将比2003年扩大5%,达9160亿美元,电信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将比2003年增加4%,达到一万亿美元。这标志着全球信息技术产业自2001年陷入低谷以来将首次迎来显著的发展。

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12月9日发表了2003-2004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在“全球信息技术竞争力排名”中,美国取代芬兰居于世界第一,其企业和行政部门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居世界之首,而且在全球“最具有创造力”,保持了信息技术的领先地位。作为美国新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全面复苏将引领美国经济的周期扩张。

(三)持续高速增长的劳动生产率

本轮经济复苏的显著特征是劳动生产率的持续高速增长。第三季度商业部门、非农部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8.5%。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更是高达9.4%,这一升幅比劳工部11月公布的8.1%的初步估计数提高了1.3个百分点,同时也大大高于第二季度的7%,是1983年第二季度增长9.7%以来的最大增幅。

当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周期性因素,即生产率的增长在经济周期初始扩张阶段显著加速,然后随着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会趋于减缓。另一方面源于结构性因素,结构性生产率的加速由资本深化、劳动质量的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三方面构成。TFP是对经济体中的劳动和资本利用效率的综合测算,其增长反映的是技术、制度创新及其外溢等因素带来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反映整体经济效率改进方面TFP更具解释力。近年来,TFP的增长在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95-2001年私人非农企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平均年增长率为2.60%,TFP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44%,而1973-1995年相应的增速分别为1.39%和0.37%。

高生产率可以使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而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曾多次表示,近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和复苏都起了重要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美国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福利的增进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空间。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指出的那样:生产率无形无质,但从长远观点观察,它几乎可以决定一切。(注:保罗·克鲁格曼:《预期消退的年代》,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5页。)

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赢利状况。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的增长快于实际工资的增长,会增大企业的赢利空间。第三季度企业税后利润猛增10.6%,不仅与第二季度的-5%形成明显对照,而且是199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公司利润是决定企业投资意愿的关键因素,其有力回升将增强企业的信心,促使企业投资,支撑经济的强劲扩张。

(四)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

美联储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最高时的6.5%降到了1%,是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后一直维持不变。较低的利率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了个人消费,也激活了企业投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12月9日联储一如市场预期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不变。据路透社12月9日的调查,美国国债庄家交易商有11家估计联储至少在2004年5月前不会调高利率,8家预期到2005年才加息。花旗银行、莱曼兄弟、瑞士第一信贷、美林证券都认为,联储要到2005年第一季度才会加息。

(五)大选之年的政策面因素

美国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布什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03年美国政府继续推行以减税为主要特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加速退税、减少公司红利税和企业投资税收减免三项内容。随着减税计划的全面展开,其刺激经济的作用已逐步显现。在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同时,美国政府大量增加了财政开支,特别是军事开支。

判断2004年美国经济将进入快速扩张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由总统大选决定的政治周期因素的作用。据统计,过去的40年中,大选年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要比非大选年高出1.5个百分点。(注:Global Research Highlights,Merrill Lynch & Co.,December 19,2003,http://www.ml.com.)

另外,在2004年11月总统大选之前,布什政府必然全力打造国内经济荣景,继续采用减税和增加开支等方式刺激经济,提高就业和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以避免重蹈老布什当年赢了战争输了选举的覆辙。例如最近布什政府提交了六点经济复苏计划(注:包括医疗护理收费制度改革、为美国打开海外市场、限制医疗事故赔偿金额以及简化中小企业管制法规、国家能源政策以及减税方案永久化。),该计划如能顺利通过,显然会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周期扩张。

(六)股市的回暖

2003年5月以来,美国股市一反三年颓势,涨势强劲,其中纳指已接近两千点,12月初还一度突破两千点。道指则于12月11日重上万点。较之2002年10月的低点,道指和纳指分别上升了29%和61%。股市的强劲回升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乐观心态,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的扩张。

三、制约美国经济扩张的因素

尽管2004年美国经济的周期性扩张已箭在弦上,但仍存在妨碍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不断攀升的联邦和州地政府财政赤字

1.联邦财政赤字

布什2001年初上台之初面临的是一个十分有利的联邦政府财政形势。但从2002年开始,政府财政状况恶化。2002财年联邦财政出现1578亿美元的赤字。2003财年,该数字激增到3740亿美元。

从客观上讲,美国经济于2001年3月进入衰退及此后的蹒跚乏力造成的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的攀升。但造成赤字激增更重要的因素是布什政府大规模减税以及大幅增加政府开支的政策。

根据美国政府和国会2003年7月15日公布的预算,200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4750亿美元。2003年11月3日,美国国会最终通过870亿美元的追加拨款议案,用于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地区的反恐行动,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工作。加上这笔款项,2004财年联邦财政赤字总额将高达5620亿美元,超过布什政府设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5%的警戒线。

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对复苏中的美国经济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隐患。财政赤字将推动长期利率的持续攀升,对当前美国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表现不俗的房地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抵消掉减税的长期利好作用。同时,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也加大了对外资流入的依赖,使得经常项目赤字的消除更加困难。

2.州和地方的财政危机

在联邦财政赤字激增的背景下,许多州也陷入了财政危机的泥淖之中。美国50个州中,目前至少有46个州有赤字预算,其中5个州还陷入“破产”境地。过去三个财年美国州政府财政赤字累计达到1900亿美元,美国全国州长协会称,这是二次大战以来美国最大的财政危机。

(二)庞大的外贸和经常项目逆差

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美国将面临超规模的外部失衡,即不断扩大的贸易及经常项目逆差。2003年第二、三两季的经常项目逆差分别为1393.9亿美元和1350.4亿美元,商品贸易逆差分别为1381亿美元和1362亿美元。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美元资产的高回报率,大量外资流入弥补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但近年来,国际间的巨大利差(注:目前美国的基准利率为1.75%,而欧洲是3.25%,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已达4-5%。)和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强化了国际资本的驱利性和规避性,国际资本从美国市场撤离,这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依靠资本项目盈余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以维持国际收支相对平衡的内外经济运作模式,动摇了美国对外经济平衡的基础。

在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资本流入显著减少的情况下,美元必将承受越来越大的贬值压力。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出口的同时,也会使美元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投资者要求投资美国资产取得更高回报,将促使美国长期利率上升,以至危及美国经济的持续扩张。

(三)疲软的就业形势和过剩的生产能力

1.疲软的就业形势

在本轮经济复苏中,美国企业一直通过大量裁员以削减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水平。自布什就任以来,美国已损失260万就业机会。因此,舆论普遍认为,本轮复苏迄今为止一直表现为“失业性复苏”。2003年6月份失业率上升到6.4%,创下9年来的最高纪录。

虽然,近几个月就业情况有所改善,失业率在逐月下降,11月已降至5.9%。随着经济扩张的加快,失业状况会继续有所改善。但就业状况是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循环的前提,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将影响扩张能否持续。

2.过剩的生产能力

自经济复苏以来,美国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一直低于75%,11月份仍为75.7%,既低于1988-1989年的高点85.2%,也低于1972-2002的平均数81.3%。这说明尽管经济复苏加快,但上世纪末的过度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至今尚未完全消化。

开工率持续偏低将直接制约投资扩大和整体经济增长。若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美国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

(四)不确定的国际政治因素

国际政治因素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伊拉克战争后的重建前景不明,巴以和解前景堪忧,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结果也难以预料。此外,尽管美军抓获了萨达姆,布什总统的支持率因此而急升,但恐怖袭击事件的范围、规模有日渐扩大之势。近日美国政府把全国恐怖威胁警告级别提高到危险程度极高的橙色,说明美国国内安全尚处于严峻态势。这些问题的发展方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扩张的进程。

鉴于上述制约美国经济持续扩张的众多因素,不能排除经济扩张出现曲折和反复的风险。美国经济能否维持强劲持久的动力,成功引领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仍具较大的不确定性。

〔完稿时间〕2003年12月25日

标签:;  ;  ;  ;  ;  ;  

2004年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的因素与前景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