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加强变电检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明华,刘凯,于龙

论述如何加强变电检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明华,刘凯,于龙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供电企业面临着既要保证一定的设备可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还要降低检修成本的压力。电力系统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但设备遭受重大破坏,也给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环节,因而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状态检修是指一种以设备监测、诊断,评估提供的状态信息为依据的预防性检修,也即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的预知性作业,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设备状态检修进行研究和加强应用管理。

关键词:变电检修;优化;管理;措施

一、变电检修模式发展阶段

1、故障检修。故障检修也称作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因此耽误生产运行,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效果不太理想。

2、预防性检修。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主要为以下三种检修方式:一是状态检修。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定期的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二是定期检修。当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继续定期的安排检修计划,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三是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而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考虑整个电网的情况,如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

二、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对变电站给出了全新的定义。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为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播与感应设备,按约定的技术协议,可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以达到智能化认知、识别、定位、追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有三层参考体系,即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三个环节中,感知层负责信息的获取,网络层负责信息的处理,应用层负责根据电网的需要决定处理方法,物联网的三层布局与智能电网的构架有机结合。变电设备的状态参数主要有电压、电流、声音、温度、振动、光亮等物理量,还有油、气体经化学分析得到的化学量含量等。这些状态参数对于不同的电力设备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对于高压设备,其电压、电流为设备运行的关键,而温度、振动是设备正常运行的限制条件,含油设备的油温、气体含量都是表征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信息。变电设备的状态参数采集,首先要将各种来源的信号通过感应器转换为电信号或光信号等方便处理的信号。感应器技术是控制和测量技术的关键,也是当前技术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当前国产感应器的质量和性能,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感应器根据所采集信号的不同,可能是光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振动测量感应器、语音信号采集器,感应器可能固定或移动,从而做到全方位的监测。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可实时获得关于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评价、寿命等相关信息,并对设备的异常运行进行状态分析,对异常的部位、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进行维修,从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三、优化检修管理的措施

1、加强检修工作计划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维修、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目的是通过检修消除设备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出力,保证设备在检修周期内稳定可靠运行。对此要积极探索,结合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中有关检修改进的项目,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产生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理念的试验、大小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检修工作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2、工作人员明确变电检修目的。明确变电检修的目的是进行保证变电检修有效进行的关键,因此要使变电检修管理人员对变电检修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的技术操作说明,各个变电检修班组应布置详细的检修任务和责任项目,明确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和工作方向,使各个检验班组检修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明确开展设备检修的目的,保证变电检修工作平稳有效进行。工作人员要在明确变电检修目的的基础上,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规范的检修工作,按照要求进行检修工作记录,为设备检修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保证变电检修正常进行, 避免安全事故出现。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方面,供电企业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通过事故教育影像、安全标语或者安全简报的方式对员工实施安全教育,这样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其安全管理操作意识。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还应该健全奖惩机制和责任制,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强行规定并且可以量化到岗位中,使岗位安全成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家了电力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4、改进检修管理方法。目前,许多变电工区所采用的变电检修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重点改进变电检修的管理方法,采用更为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对变电检修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加强变电检修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检修人员不断强化其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参与变电检修管理,并对自己的检修结果进行负责;明确关键的变电检修工作,并将重点放在关键点的检修上,集中所有技术力量加强关键点的变电检修;定期对检修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行考核,并与薪资制度挂钩,采用成本激励的方法,鼓励技术人员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根据实际条件逐渐引入计算机化的检修管理方法,提高检修的科技含量,精确检修结果。

5、建立检修管理的辅助决策系统。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整导致的决策失误,供电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行综合协调,做好计划检修、实证工程检修、抢修、基建工程检修的配合。使电网能够在可视化信息平台上平衡各类的计划和信息,对设备状态、电网运行以及生产等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目前电网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力系统已经广泛使用svc技术和PI数据库,这也就为检修辅助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本条件。作为变电站可以利用svb技术生成各种电网连接图以接点的形式显示各电器元件的功能状态,以及检修计划情况。这种可视化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的改善目前电网检修工作的缺陷,将会大大的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决策能力。

结语

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供电企业更高的发展目标。文章对如何加强变电检修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武,苏丽萍.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1(21)

[2] 王立勇.变电检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0(21)

[3] 任强,谭艳,胡科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环境.2010(01)

论文作者:黄明华,刘凯,于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论述如何加强变电检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明华,刘凯,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