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尤其是不良土质对市政道路稳定性能造成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不合格,会导致软土路基边坡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旨在更好地提升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速度的提升,社会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软土路基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各类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浪费了工程建设资源,基于此,对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面积 1 508.52 万 m 2,根据建设部门用地需求,分不同区块和阶段进行施工,主要处理内容包括市政道路区内的路基处理。
2 简要介绍软土路基
2.1 软土路基的内涵
软土的主要类型包括杂填土、淤泥土质和高压缩土等,在一般情况下,软土生长在气候比较潮湿的地区。在软土的土粒空隙比较大、含水率比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降沉、泥土难于凝固等问题,导致软土遭受不良因素的破坏而造成市政道路路基的损坏。软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实施过程中比较难处理的工程部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良土质。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不良土质的危害,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保障市政道路地基的质量以及软土路基技术的实施都可以有效延长道路使用的年限。
2.2 软土路基施工缺点
软体具有承载力不足的缺点,相较于道路工程项目上重量偏大的物体,软土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道路的坍塌,道路的安全性会遭受质疑,对此必须进行合理的解决措施,保障道路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除此之外,软土还会由于自身较高的含水率,使其在遭受外力压迫的情况下,流动性能强,需考虑到排水相关问题,避免对整个道路项目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危害,提高软土的抗压能力和排水问题,维持道路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应用。最后一个缺点就是土壤间的孔隙率较大,导致软土路基容易压缩变形,发生沉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并对人们安全使用道路中存在不利的影响。
3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 软土路基边坡失稳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是一种常见的施工问题,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进行软土路基处理时,并未针对边坡路基进行正确处理[1]。面对这一问题,工程施工团队应积极优化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避免因雨水冲刷等情况导致市政道路边坡路基失稳问题。
3.2 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
软土路基施工面积占比较大时,需要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同时降低施工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本次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分层沉降孔的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6m 深度内分层沉降问题产生的变化比较突出,而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体的主要成分是素填土,压缩量高,并且深度越浅受上部荷载的影响越大,而在 21m 深度以下部分,分层沉降现象并没有突出性的改变,土体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压缩固结现象。
3.3 软土路基强度较低
一般情况下,软土路基的土质较为松散,承载力和强度都不高,而市政道路工程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要求较高,并且只有使工程竣工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保障,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本身的强度不高,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后,会出现道路变形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对软土路基进行施工时,应先进行施工现场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软土路基的强度。
4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4.1 表层排水施工技术
表层排水技术主要是通过添加施工作业材料、挖沟排水等技术提升市政道路的地基强度。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掌握土体的性质,如含水量、强度、成分以及实际承载力等。进行排水处理时,应首先在地面位置开挖水沟,以排除路面积水,从而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布置水沟时,需要综合考量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和地质状况,以保证表层排水施工的施工质量。表层排水施工技术适用于路基含水量大、土质松软的状况。其优势在于可以将软土路基中多余的水分排出,提高路基的压实度。缺点在于无法有效保障路面的耐用程度,并且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
4.2 加筋处理施工技术
加筋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机理是将建筑材料中的钢筋依照应力的延展方向进行铺设,通过钢筋与土体组织之间的黏合,使钢筋与土体共同承担过往车辆的压力,并提高软土路基的实际抗拉强度。施工时,需要均匀地在路基表面布置土工格栅,然后进行土体各参数的检测,如抗拉强度,承载力等。然后,要清理基层中存在的杂物与垃圾。最后,进行钢筋绑扎和相互搭接等施工处理。加筋处理施工后,要在土工格栅表面填筑土方,并进行压实施工,使其压实度满足要求。加筋技术适用于容易发生沉降的路段,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市政道路路面的沉降和断裂问题。但是,加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随着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年限的增加,土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变形至一定程度后,会对加筋材料产生作用力,导致加筋材料的变形,并且由于在土体环境中,加筋材料非常容易受到腐蚀。
4.3 置换施工技术
置换施工技术的实质是将原有的软土替换成优质土壤,使路基更具稳定性,减少沉降的发生概率。通常情况下,置换技术分为 2 种:人工置换技术和强制置换技术。强制置换技术的可靠性没有人工置换技术高,因此,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人工置换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软土路基应用置换技术时,施工材料多为粗粒土,置换施工期间,必须确保置换后土壤的压实度符合要求,以保障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置换施工技术适用于对地基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市政道路施工项目,采用该技术处理后的道路路基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该技术对土体表层的破环程度较大,同时,施工成本也比较高。
5 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5.1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均匀的拌和,同时有效控制好含水量。当土料水分不符合规定时,要选择使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按照挑选的夯压机械确定好分层虚铺厚度,按照设计规定标准将各个层的碾压次数确定好,对软土地基含水率进行控制。将土体夯压密实之后,更好的将地质质量提高。
5.2更好的将施工速度以及加载速率进行控制,将施工质量有效提升。利用实时观测现场加载试验,能够充分对地基沉降现象进行掌握,同时有效控制好加载速度以及加载间隔时间,同时将地基固结效果实现,将地基强度提高,利用软基处理技术,能有效避免地基土出现的塑流挤出情况。
5.3以人为本,将人放在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处理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过程中,利用质量管理可以充分调动起人们的积极创造性,提升对人的责任感。作为工程施工工作人员其施工水平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质量,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好施工质量,需要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6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难点,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软土层的土质特征,结合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然后针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耿军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91+153.
[2]王旭峰.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处理[J].南方农机,2017,48(2):94.
[3]巨腾飞,鲁非凡.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7,(9):238.
[4]杨梅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2017,(1):224+228.
[5]杨国梁.市政道路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45.
[6]董耀群.天津滨海新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潘广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土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基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