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心医院 635000
【摘 要】目的 进行2018年达州市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并进行结果研究。方法 将2018期间我市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分层抽样,对抽样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探究显示,⑴抽查的1242名中学生中,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平均为(80.25±4.69)分,总体达标率达78.99%(981名)。⑵调查中理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83.14±7.17)分,达标率达82.00%(679/828),文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79.25±5.33)分,达标率为70.00%(290/414),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对艾滋病传播方式,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等存在误解,有13.04%(162/1242)名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牵手、接吻、共用餐具等得到传播。⑷研究表明,1242名学生中,2.01%(25/1242)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同意避孕套正确使用能够降低传播风险者占50.08%(622/1242),仅有33.01%(410/1242)的学生认为能够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保持正常交往。结论 根据我市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总体而言我市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值得肯定,但在文科生中的普及效果差强人意,应注意加强,同时中学生的正确对待艾滋病的观念、传播方式等仍存在不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研究结果做适当教学内容调整。
【关键词】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抽样调查
艾滋病对人体能产生极大危害,近几年来,艾滋病的发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传播不到位关系密切[1]。我国根据国情,多在中学阶段开展学生的生理教育,艾滋病的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尚不成熟[2]。为了明确本市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特进行此次研究。将2018期间我市的12412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分层抽样,对抽样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8期间我市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分层抽样,对抽样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年龄分布在12岁到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08±0.52)岁,所有入选中男生622例,女生620例,文科生414名,理科生828名。选入条件:⑴均为2018年在我市就读的学生;⑵学生均为初一至初三中学生;⑶不存在认知障碍可参与调查问卷;⑷此次参与者保证真实填写。
1.2方法
所有学生首先以班级为单位集合,根据相关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与我市实际艾滋病教育情况相结合,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填写人一般资料(性别、学科等),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如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一般危害及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等),中学生的性行为及对待艾滋病的自我态度等[3-5]。所有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每位学生自行填写,并完成问卷调查。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我院研究的检测所得的各项指标全部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采集到的指标之间比较,用平均值±标准差()以代表计量类型的资料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指标样本的对比研究,通常采取百分率(%)来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选择χ2 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结果检测与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承认这些指标的差异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探究显示⑴抽查的1242名中学生中,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平均为(80.25±4.69)分,总体达标率达78.99%(981名)。⑵调查中理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83.14±7.17)分,达标率达82.00%(679/828),文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79.25±5.33)分,达标率为70.00%(290/414),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对艾滋病传播方式,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等存在误解,有13.04%(162/1242)名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牵手、接吻、共用餐具等得到传播。⑷研究表明,1242名学生中,2.01%(25/1242)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同意避孕套正确使用能够降低传播风险者占50.08%(622/1242),仅有33.01%(410/1242)的学生认为能够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保持正常交往。
3.讨论
艾滋病即HIV,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CD4?淋巴细胞,从而使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甚至完全丧失,出现各种病毒的感染,甚至出现恶性肿瘤性疾病[6]。艾滋病多见于青壮年,近几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艾滋病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不仅与西方开放性文化的传播有一定关系,也与人们健康性行为知识的缺乏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降低艾滋病的携带情况有一定帮助。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生殖器官的逐渐发育成熟,使得中学生对“性”这一话题,既充满好奇,又羞于开口。正确把握这一时期,进行健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并摘下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有色眼镜[7]。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本市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开展,研究显示,总体知晓率令人满意。但对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知晓情况仍存在一定误区,有13.04%(162/1242)名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牵手、接吻、共用餐具等得到传播,从而导致仅有33.01%(410/1242)的学生认为能够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保持正常交往。以上数据表明,中学生对于艾滋病仍存在谈“艾”色变,缺乏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此病。由于本市理科生居多,加之理科生物课程的开展,本地区理科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文科生。研究还发现,本市的中学生中,有2.01%(25/1242)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同意避孕套正确使用能够降低传播风险者占50.08%(622/1242),体现出学生对于避孕套能够降低艾滋病患病率的不了解。
综上所述,我市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显示,总体上说,我市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较为令人满意,但在文科生中差强人意,应注意加强,同时中学生的正确对待艾滋病的观念、传播方式等仍存在不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研究结果做适当教学内容调整。
参考文献:
[1]张俊梅.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0):14-15.
[2]齐艺艺.兖州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防治信息进行调查[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16,25(1):108-110.
[3]朱爱清.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7(9):102-102.
[4]阿曼古丽·依不拉音,杨冬梅.新疆巴州大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和行为调查[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6,23(4):45-46.
[5]古丽娜孜·吐尔干,热合玛·艾米拉,帕热扎木·木塔力甫等.2015年伊宁市大众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47):201-202.
[6]张忠心,程宇兰.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况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1):11-12.
[7]张婷.东营市疾控中心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和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培训班[J].山东卫生计生,2016,14(9):36-37.
论文作者:朱光竹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艾滋病论文; 中学生论文; 艾滋病防治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知晓率论文; 我市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