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1
【摘要】目的 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新入职护士静脉治疗专项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入职的29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入职的2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培训;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静脉治疗的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静脉输液风险意识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情况。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新入职护士静脉治疗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动学习法培训可提高新入职护士静脉治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及静脉输液风险意识,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拓宽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思路。
【关键词】行动学习法;新入职护士;静脉治疗;专项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48-02
静脉治疗是临床护士众多护理实践中一项基本且应用广泛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多流程、多环节的综合体系[1],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的发布,使静脉治疗的护理管理步入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轨道[3],静脉治疗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护理技能,是新入职护士(以下称新护士)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传统培训方法是以老师讲、学员听、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新护士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新护士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淡薄,学后很容易淡忘,效果不理想[4]。
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瑞恩斯(Reginald Revans)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是一种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完成某项[1]任务的学习,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供支持与鼓励以发现新的学习方法或思维的方法[5]。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新护士静脉治疗的培训效果,本院在新入职护士静脉治疗专项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的理念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
选取2014年8月新入职护士29名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2.20±1.47),学历:大专18名,本科11名;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28名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名,女性27名,平均年龄(22.21±0.85),学历:大专16名,本科12名,均已顺利完成10个月的临床实习,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新护士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能独立进行文献资料查阅。两组新入职护士在年龄、学历、入职时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培训老师的选取与培训 选取本院护理培训小组负责静脉治疗培训的老师2名,1名是已取得江苏省省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资格的专科护士;1名是护理部负责临床教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
2.2 制定新护士静脉治疗专项培训计划 从本院静脉治疗学组收集的静脉治疗病例中选取临床典型案例,整理病例中静脉治疗的相关问题,根据《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6]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结合培训前对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及风险意识调查情况,确定培训计划(见表1)。
2.3 对照组培训 采用传统培训法即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培训,由培训老师按照培训计划为新护士集中授课,每天下午理论授课2课时,操作练习1课时,连续4天共12课时。新护士通过聆听、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在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
2.4 观察组培训 采用行动学习法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2.4.1 组建学习小组 将28名护士分成7个小组。每组4名护士,根据培训前的考核与调查,将新护士按优、良、中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各有所长,互相取长补短,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以便把整个团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尽量保证在教学期间,不出现各组能力差距过大的情况。推选出组长,负责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培训老师讲解行动学习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使新护士理解行动学习法的意义、掌握具体的实施步骤,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2.4.2 确立问题及解决问题 提前一周将本周培训的内容即确立的问题告知新护士,新护士带着问题进入实践学习,围绕问题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等方法,结合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针对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经过激烈的讨论、论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终达成共识,代表本组的意见。周五下午集中进行PPT汇报和操作练习,每个小组选派1名成员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个小组对本次培训的内容进行补充并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法,培训老师适当引导各小组的解题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PPT汇报结束后,对汇报内容开展操作和技能训练,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模型上完成典型病例中所涉及的各项操作和技能训练,整个培训时间为4周,每周周五下午集中培训,每次3 课时,共12课时。在集中培训时,培训老师负责主持会议,控制会议时间和纪律,并在最后15min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整个行动学习中,培训老师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协助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参与行动学习。
2.4.3 效果评价
2.4.3.1 静脉治疗理论、操作考核 于培训前1周和培训结束后1周对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理论试卷根据临床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相关理论知识;操作到临床实地考核,操作考核表采用由静脉治疗学组基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设计的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标准。
2.4.3.2 静脉输液风险意识问卷调查 于培训前1周和培训结束后1周对新护士进行静脉输液风险意识调查,调查问卷采用王丹[7]等研究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4,CVI为0.94.。问卷共9个维度66个条目,其中评估16个条目、查对16个条目、无菌原则9个条目、输液工具选择3个条目、穿刺技术4个条目、通路维护8个条目、输液观察及记录5个条目、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2个条目、职业防护3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没有可能”到“可能性很大”依次赋予0~4分,总分为0~264分,以维度或条目的评分>2分作为正向回答。总分>212分时表示护士的风险意识程度高;总分132~211分时,表示护士的风险意识程度一般,需要改进或提高;总分<131分时,表示护士的风险意识程度低,急需要改进或提高。培训老师发放问卷并说明填写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被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填写,1周后回收问卷。培训前后共发放问卷114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2.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培训前两组新护士静脉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静脉输液风险意识调查结果。见表2
培训前两组新护士静脉治疗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静脉输液风险意识调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新护士静脉治疗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静脉治疗风险意识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4.1 行动学习法调动了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新护士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临床实践、请教同仁等自学方法获取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反思,对小组成员的各种见解进行批判性分析,既要分辨组员见解中的合理成分,又要找出它们可能的差错,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新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行动学习法提倡“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新护士不是在等待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再继续学习改进。团队成员相互启发,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样的培训方法改变了传统培训的被动学习模式,变成主动学习模式,新护士的参与是思维上、情感上、行动上的真正参与,提高新护士学习积极性。与张梅[9]等研究结果一致。
4.2 行动学习法提高了新护士的培训效果 静脉治疗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知识的专业技术,执行静脉治疗不仅要掌握穿刺技术,更要保障静脉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静脉治疗的内容、手段、方式、范围等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静脉治疗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10]。新护士在静脉治疗操作中出现的工作指标缺陷最多的是护理安全意识,有统计显示医院发生的护理缺陷约有1/3是静脉输液中存在的缺陷[11]。本研究显示在培训前两组新护士的静脉输液风险意识得分低于131分,静脉输液风险意识较低,其中输液仪器核查、皮肤消毒范围、穿刺后固定、拔管、文书记录、机械性损伤防护得分均低于2分。培训后两组新护士风险意识均有较大提高。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中,护士只是机械模仿老师的演示,注重穿刺是否成功,而忽视了一些静脉治疗风险问题,最终影响了静脉治疗质量。行动学习法通过对临床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将静脉治疗各环节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分解,使新护士不断识别静脉治疗中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细节中,增强了新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培训效果(P<0.05)
4 结论
我院在新护士静脉治疗专项培训中实施行动学习法,系统全面地解决了静脉治疗中的各种问题,使新护士短期内显著地提高了静脉治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风险意识,激发了新护士学习热情,培养了新护士对问题不断反思、深入探究的能力,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法。然而本次只对培训后的近期效果做了调查,未进行远期效果的验证,将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琴珍,潘月敏,石红荣,等.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24-8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WS/T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S].2013
[3]陈云,李燕,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主动静脉治疗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1):44-46.
[4]朱桐梅,潘青,艾梅,等.“行动学习法”在病理产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6B):2144-2145.
[5] 李斯俭,陈珊珊,熊淑茹,等.采用行动学习法提升护生灾害应对能力的应用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992-994.
[6]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77.
[7]王丹,石婧,张玲.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现状及相关因素[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29-131.
[8]周美珍,丁继红,顾晓菊.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22-723.
[9]张梅,蔡盈,史德利,等.行动学习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创新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1A):3928-3931.
[10]张权,尹继云,段峰,等.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考核对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17-19.
[11]张梅芳,沈晓冬,傅晓玲,等.PDA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A):66-68.
论文作者:范桂云,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静脉论文; 护士论文; 风险论文; 意识论文; 学习法论文; 操作论文; 方法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